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自由与风险的双刃剑

2007-1-15 13:38 《首席财务官》·王国锋 【 】【打印】【我要纠错

  新会计准则在鼓励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强烈的负面效应,在给了管理当局更多会计选择权的同时,会计弹性空间也越来越大,利润操纵现象无法回避。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将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随后会逐步推广到所有公司。

  为了对新会计准则颁布的目的、作用,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策略等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座谈和资料梳理,整理成这篇文章。

  一、新会计准则颁布的目的

  会计准则作为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专业技术标准,是市场经济“游戏规则”和国家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8月4日,在第一期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培训班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对于为什么要搞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讲了六点理由:

  1.我国国内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都需要公开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支撑,需要有一种统一的会计商业语言来进行国际经贸交流和投融资活动,需要有一套公认、一致、科学的会计标准来规范。

  2.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比、有用,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促进资金有效流动,推动产业升级,避免无效投资和资金浪费的重要举措,是深化企业改革、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3.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服务投资者经济决策为目标,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必将进一步强化对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利于社会公众作出理性决策,从而为维护自身合法利益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证。

  4.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科学、更统一的会计标准,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和有关经济管理部门提供了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评判准绳和衡量标准,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会计工作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规范,也有利于提升政府经济监管部门的行政能力。

  5.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架起了密切中外经贸合作的会计技术桥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更好更多地“走出去”,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6.从促进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的制定环节入手,一步一个脚印,环环相扣,脚踏实地,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发展水平,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话语权,推动我国会计的规范化和国际化。

  二、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和层次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具有两个突出特点:

  1.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与行业会计制度及其有关专业核算办法等之间的关系问题。确立了以基本准则为主导、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为具体规范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奠定了我国统一的会计核算平台,可以有效避免我国会计核算标准之间的不一致问题。

  2.创造了一个既坚持中国特色又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建立了一个既能让国人认可、又能使国际认同的准则趋同平台。

  基于以上两个特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理念基础、指导思想、体系设计、内容安排、技术标准等融为一体,整个体系逻辑严密、首尾一贯、一气呵成。具体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等,基本准则的作用是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和为尚未有具体准则规范的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

  二是具体准则,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38项准则,主要规范企业发生的具体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为企业处理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具体而统一的标准;

  三是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主要包括具体准则解释和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等,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

  三、新会计准则对原有会计体系的突破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1.着眼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

  2.着眼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限制企业短期行为;

  3.着眼向投资者提供更加价值相关的信号,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

  4.着眼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引入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制度;

  5.着眼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成本核算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

  6.着眼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原则。

  四、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在新准则颁布之初,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将面临一次重大挑战。实施新准则对企业具体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可以概括如下:

  1.沟通

  提供财务信息很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沟通。所以,交流信息的重点是让投资人和分析师明白: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包括哪些项目采用了公允价值计价,以及对传统的财务比例和主要业绩评价指标(如每股收益等)产生了什么影响。在沟通之前企业首先自己要做好功课,特别是新准则实施后的第一份财务报表如何编制,如何让市场建立合理的盈利预期等等。

  2.法律

  会计准则本身并不引发法律问题。但是企业现有的交易、合同、业务活动在法律层面的含义和会计层面的含义可能会发生冲突,也可能某些合同约定相对于会计操作不够清晰而带来困难。企业因此需要做出协调,应该仔细地考虑,在业务合同订立、起草、审批和管理的全程处理中都要保证对应的财务信息入账时均符合新会计准则所含的要求。

  3.资金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各种投资和避险活动,资金管理的复杂性增加,风险管理也更加重要。如果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涉及套期业务,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保存相关的文件记录和进行有效性测试。资金管理水平不但体现在创造股东财富上,也体现在完善的内控机制上。

  4.人力资源

  新准则要求将授予员工的股票期权确认为当期费用,企业可能因此重新考虑乃至改变薪酬和奖励制度。企业已经制定的方案要不要改变,既有财务方面的考虑,也有激励机制、企业在人才市场上的吸引力等综合因素的考虑,需要企业对各个目标和各种利益做出平衡。

  5.税务

  新会计准则要求采用递延所得税会计,绝大多数企业以前采用的方法与之相差很大,需要解决纳税申报的问题。新的税务处理模式不但满足会计要求,也要满足纳税实务的要求。递延所得税本身的处理比较复杂,另外由于和税务申报的计算口径不同,企业需要专人和专门的流程进行调节,才能确保此项工作常规、高效、准确。在操作细节上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也是必需的。

  6.市场营销

  不同商标、品牌下的存货管理和营销策略对资产负债表将会产生影响,包括存货可变现价值的确定、销售合同条款对收入确认的影响等等。企业的营销策略会产生什么样的财务影响,财务影响又怎样反过来影响到制定市场营销方案,两者需要兼顾。给顾客更长的信用期可以作为一种促销手段,但是有时候回收货款的条件可能影响到收入确认,企业推出这些方案时肯定需要检查一下会不会导致收入确认的延迟。

  7.生产和研发

  产能利用对存货计价的影响,生产设备分部件计算折旧对利润和设备更新的影响,对研究和开发活动进行的阶段划分决定了可资本化开发费用的金额等,都要考虑。新准则重新规定了研究开发费用的处理,首先企业对哪些是研究活动、哪些是开发活动要正确地区分,因为只有开发费用才可以递延。开发费用分期摊销缓解了对利润的压力,可能会鼓励企业从事更多的研发活动。

  五、新会计准则对实务界的挑战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实务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会计准则的技术难度系数加大;另外一个是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更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导致财务数据操纵概率增大。

  1.对会计核算的挑战

  新会计准则有不少高难度的“动作”,实务界普遍反映新会计准则最难的是金融工具系列准则。此次出台的金融工具四个系列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完全接轨,衍生金融工具表内确认,实行套期保值会计,这给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实务界要系统学习估值技术和方法,才能适应新会计计量的需要,实际上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部分资产的计量已超过了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的专业能力,需要专门的定价服务机构提供估值服务支持。目前国内具备金融资产定价能力和资格的服务机构还不明确,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很可能遇到无法计量的情形,而且还有一个成本效益原则以及数据不可取得的制约,如对被投资企业的资产公允价值的调整。

  2.对审计分析的挑战

  当会计技术升级时,审计技术也必须升级,否则很难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公允做出研判,以前公司主要造假手法是业务造假,包括虚构、隐瞒收入或费用等,而当会计准则赋予其充分的造假空间时,财务舞弊技术也立即升级换代,转向会计数字游戏,充分利用会计选择权。当财务舞弊主要手法转向数字游戏时,审计师重点也转向反数字游戏,数字游戏侦查与传统财务造假侦查不一样。银广夏式造假只要到海关核对一下报关单证据就出来了,可是数字游戏不一样,它主要得侦查主观的东西对不对,而以前的审查重点是单据是否真实、实物债权是否存在。

  面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审查需要改变传统历史成本信息的审查思路,审计师由查账师升级为分析师。不是证券分析师,而是审计分析师,报表编制者需要估值技术,包括风险管理,审计师也需要这些专业知识,也要会做企业分析,这样才能对资产风险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做出正确的审查。

  目前新审计准则也陆续出台,确立了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的思路,会计信息以经营风险的确认、计量、披露为核心,审计技术也转向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核心,这就是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财务舞弊技术升级,转向数字游戏,审计技术也同时升级,转向风险评估。这也给我国习惯于账项审计的审计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对监管层的挑战

  新会计准则在鼓励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强烈的负面效应,即利润操纵现象无法回避。新会计准则给人的感觉就是给管理当局更多的会计选择权,会计弹性空间越来越大,资产减值不得转回只是堵了一个口子,却开了更多的口子。如果不是基于反利润操纵,为什么要规定资产减值不得转回?如果是基于真实、公允表达,为何要规定资产减值不得转回?在会计标准执行监管最严厉的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现象并不少见,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推广新会计准则,面临道德风险的挑战。由于新会计准则在确认和计量、披露方面主观性增加,报表编制者的自由裁量权大大增强,会计信息由谨慎向中性过渡。滥用会计准则现象随着新准则的实施不但不能得到遏制,反而还会蔓延,会计信息质量短期内可能会恶化,这也许是会计改革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为了防范利用新会计准则的自由裁量权操纵利润,证监会应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的修订,以适应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源流。财务会计和披露是联体的,既要做好会计的规范,也要做好披露的规范,要让投资者能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或利润操纵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实现“阳光下的利润”信息披露制度。

  六、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难度

  2006年12月21日,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ACCA)北京代表处举办了一场新会计准则实施研讨会,会上景华天创总经理丘创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的实务操作经验,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困难。丘先生认为,对企业来说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将最终落实到两个问题上面:一个是税收,一个是融资。从融资的角度出发企业趋向于要把报表做得很好看,把利润做多;而从税收的角度出发企业将趋向于尽量把利润做少,想少交税,两者是反方向的。

  1. 所得税准则

  中国的现实是税务对会计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新会计准则中实施难度最大的就是所得税准则。新所得税准则采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递延纳税法,而且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与以前的利润表债务法有根本的不同,导致调整的范围不仅仅是影响损益的项目,结果是暂时性差异的调整范围扩大。也就是说企业的资产账面值和资产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比以前损益项目的时间性差异宽泛得多,调整的内容更多。而且新准则又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而税务很多规则是基于历史成本的,这又是暂时性差异比以往时间性差异调整项目更多的重要原因。

  总之,一个是由损益项目的调整转变成资产项目的调整,另一个是由原来的单一历史成本计量基础转变为多种计量基础共存,这就造成了更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当然,在新准则中历史成本还是很重要的计量基础,但是比较多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

  2. 职工薪酬准则

  另外,执行职工薪酬准则也面临现实的难题。以前国企很多的福利费是变着法子走账的,借方记入成本和费用,贷方记入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交款,大量不好下账的福利费用记入其他应付款。而新准则把凡是由于职工提供服务而支付的报酬以及相关费用都统一到职工应酬的范畴,并在统一的负债科目“应付职工薪酬”中核算,这就把以前可能躲躲藏藏的东西都暴露出来,这就涉及到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特别是效益好的企业,比如国资委公布的七大行业还是国家占主导控制地位的企业。这些企业效益非常好,员工福利很高,而且社会都盯着,就有可能是躲躲藏藏的。以前在职工薪酬方面的规范分散在不同的文件制度中,没有统一的规范,现在确实统一了。举例来说,原来的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来提,超出部分是不能扣税的。而国家税务不管会计准则怎么规范,如果无变化,还是按以前的税务规则征税。对企业来说,税务成本还是很高的。

  3. 信息成本

  还有一个就是新准则执行的信息成本问题,新准则的实施将大大提高了企业在信息系统上的投入。可以这样讲,一个大的企业集团如果严格按新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合并报表,并同时支持“萨班斯法案”,如果买世界级的合并报表软件工具来实现,仅在合并报表信息系统的投资就会有数百万元的数额,如果加上咨询费、培训费等其他成本,合规成本至少在千万元以上。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否采用新会计准则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因为中小企业要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难度实在太大了,中小企业可能会请会计师事务所代做账,一般会计师事务所代企业做账的会计员工资是比较低的,如何以较低的人工成本聘请到熟练掌握新准则的会计就是一个挑战。会计员使用会计软件,理论上可以做一百多套账,但是用的会计规则对不对就不知道了,因为计算机不知道会计准则及其如何使用准则去对实际业务判断,它只知道借贷平衡就行了,基本上不会帮助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等工作。

  七、企业面对新会计准则的应对策略

  中海油财务分析高级主管、ACCA会员李鹏先生在谈到企业如何应对会计准则的问题时,建议企业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新旧准则转换涉及到内容和工作量的评估。

  首先要评估这项工作对企业的综合影响有哪几方面,这样才能够在下一步制订一个各个方面都明确的目标和有关的子计划,并进行相应的实施。

  2.根据评估的结果,做一个时间表。

  因为新会计准则的采用,除了对上市公司是强制性要求外,下一步陆陆续续会对非上市公司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表。如果不提前对大趋势有一个准备,等大时间表下来,准备不足就会措手不及。

  3.做一个尽可能详细的培训计划。

  培训主要涉及两方面的人员:一方面是专业的财务人员,首先要学习这种新旧准则之间的差异,对自己的专业、业务上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企业的非财务、一般管理人员也要做相关的培训,因为以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从领导到员工都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认为公司的会计信息是财务的事情,跟业务部门没有关系。这种观念在新会计准则体制下,可能就会变得非常有害。因为在新会计准则下,有一个大原则要求,公司以会计语言表现出来的经营成果和资产质量都是要建立在管理人员做出专业判断的基础之上,再由财务人员进行计量。如果在管理判断最基础的层面上,有关管理人员和自己业务的结合没有很好的认识,那么判断的基础就有可能是错的。而财务人员拿到错误的判断基础,他就没法做出质量可靠的会计报表。因为毕竟我国的很多管理人员财务背景知识非常贫乏。它们在这方面接受的难度和企业所要付出的投入,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4.需要调整内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一个规范的公司,肯定要有一系列完整的内部流程和管理制度来保证信息流的正确流向和有关信息使用者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地点接受正确的信息。企业在现在的新准则下,首先进行管理团队,然后是财务人员的确认计量,第三步才是公司财务信息的计量。这就要求对公司内部的流程进行有关的调整,保证财务人员拿到的信息确实是经过了必要的或者正确的管理层判断的,作为下一步记账、确认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流程保证,财务人员很难拿到有效的信息。

  5.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和相配套的其他模块,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会计准则的调整,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公司管理人员可能接受来自不同层面的财务信息作为业务的定期总结和前瞻的基础。对于公司管理层也一样,需要通过有效的内部信息系统,得到一些关键的绩效指标和公司经营情况的一个评价,这样有助于它进行管理层的判断。如果说没有很好的信息系统的调整,比如有关的预算系统、生产系统,还有一般企业的ERP,需要大量的调整,可能企业的信息系统不能支持管理层对于有效的财务信息取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