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二十年前,中集集团还是深圳海边一家濒临破产的无名小厂,但现在,其全球集装箱市场的销售额从1994年的6%提升到了2005年的55%,在海内外拥有40余家子公司,客户遍布全球。中集的集装箱产销量已经连续十年保持世界第一,登机桥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一家优秀的国际化企业。中集对于全球产业转移机遇的高超把握,国内外资源的深度整合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使其即使处在全球竞争的风口浪尖,仍能运作自如地矗立潮头。
集装箱工业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
兴起,90年代初开始向中国转移。中集敏锐地发现,劳动力成本是集装箱行业竞争最关键因素。在最先转移的低技术含量的干货集装箱,制造成本和人工成本是中国企业唯一能够发挥空间的项目。当时国内集装箱工厂间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存在通过重整、合并形成大规模企业集团的机会。中集果断启动了整合国内厂家迅速“做大规模、降低成本”的策略。
成功=国内资产+国外技术
中集采用的策略是低成本扩张。基本模式是对目标工厂先承包经营,再进行收购。随着不断做大,中集积累了商誉、品牌等无形资产,并利用其作为谈判筹码,进一步降低并购成本。通过这种方式,从1993年开始,中集先后将大连、南通、新会、天津、上海、青岛等地十多个集装箱企业收归麾下。1996年,中集的制造规模一举超过韩国现代和进道,成为全球最大的干货集装箱制造厂,市场份额逾20%.这标志着在全球集装箱制造领域,中国龙头企业已现雏形。
但当时,做大后的中集在产品结构上仍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低,形成的规模化低成本优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取代。市场瞬息万变,中集必须扩大产品种类,提升技术档次。此时,中集选择了有“移动冰柜”之称、用来存储运输易腐烂货物的冷藏集装箱作为产业升级的突破口。由于要经受起吊、海运、堆压以及从两极到赤道的剧烈环境变化,冷藏集装箱的技术含量远远高于冰柜。但此项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20世纪90年代中期,冷藏集装箱分为不锈钢质和铝质两个技术流派,分别采用“三明治发泡”和“整箱发泡”,技术均掌握在德国和日本企业手中。日本企业研发的铝质冷藏箱占据着市场95%的份额。1995年,中集投资5000万美元组建合资公司,德国Graaff公司以出售关键设备和授权使用其所拥有的12项关键专利技术参股2%.选择相对弱势的合作伙伴,降低了中集引进技术的门槛。
掌握了德国技术,中集以巨大的价格优势迅速侵蚀“铝制冷箱”市场。不到八年时间,中集的冷藏集装箱就成为全球行业规范。目前全球已有超过70%的冷箱以钢质和“三明治发泡”技术生产。在控制了冷箱全球制造权之后,中集又迅速进逼更高端的罐式集装箱、折叠式集装箱以及其他特种集装箱市场,这是西方集装箱制造商坚守的最后领地。
2000年,中集与英国的UBHI公司签订协议,获得其罐箱制造技术。十五个月后,中集不锈钢罐式集装箱制造厂开业,当年生产出300台罐式集装箱。仅用了两年半时间,中集罐式集装箱的全球市场份额就达到了30%.2004年产销量达到世界第一。
在折叠式集装箱领域,英国Clive-Smith Cowley公司垄断着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2004年,中集收购该公司60%的股权,获得折叠式集装箱的关键专利技术,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
点 评
并购是形成垄断的捷径
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捷径。中集在集装箱领域进军世界并成为第一,不断收购兼并加速了这一过程。兼并可以迅速形成规模效益,这使中集在全球集装箱制造领域形成了寡头垄断地位。中集凭借国内资源的快速整合能力使国内其他同行、强大的日韩集装箱制造企业失去了整合中国工厂的机会,进而占据了有利的竞争高地。
做大的同时,中集通过并购国外公司技术资源的方式,而不是常规性的产能并购,从而规避了承担人员和运营整合所需的巨大成本。在并购中,选择最有价值的国际资源为己所用,成为中集国际化的典范之举,也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路径选择提供了成功蓝本。
在并购国外公司时,将国外品牌和技术人员与中集融合,绕开市场及技术壁垒。中集对并购资源的“狼吞虎咽”并没有引起“消化不良”,被其并购的企业全部存活。依托优质国际资源对全球集装箱资源进行整合与聚集,在快速切入高端市场的同时,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竞争势力之外。
创新:借用外脑+研发投入
作为行业领导者,竞争战略不能仅仅体现在成本和规模层面,更应体现在技术领域。产业转移以后,如何垫高底部,爬出“洼地”,攀跃到产业高附加值位置,中集的实践给出了一种有益的思考。
中集没有简单地靠不断降低成本增大规模使“洼地”越来越深,而是将低成本作为取得暂时优势的手段,借做大后形成的龙头之势,立即启动技术创新,打造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收购技术成为中集发掘创新源泉的一把“金锹”。
进军冷藏集装箱领域的策略显现了中集的战略创新能力。在引进德国核心设备和技术后,中集很快就开始创新,加强德国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把“三明治发泡”技术整体提升到“改进型三明治发泡技术”,不仅加强了集装箱的强度,还提高了绝热性,比原技术前进了一大步。当时引入一台德国原装发泡机需要900万元,两年后中集自己组装第二台发泡机时,成本已经降到了原来的1/10.现在,中集一台发泡机的成本已降到40万元以下。冷藏箱引进时有12项专利,中集经过几年的独立研发,逐步替代国外公司的核心技术,共取得了11项专利,70%的技术为中集自主拥有。此后,中集又将德国Waggonbau公司77项冷箱制造与设计专利收入囊中,完全掌握了冷箱制造和设计方面的主要技术。
中集借用“外脑”使产品适应全球客户。在开发罐箱过程中,与英国UBHI公司结成战略联盟。UBHI设计的产品具有自重轻、容积大的优点,而中集有雄厚的资金和制造优势,合作让中集赢得了市场开拓的时间。仅在特种箱上,中集就形成超宽箱、日本内陆箱、澳洲市场专用箱、北美内陆箱等适应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中集成为行内唯一能提供全系列产品的企业。中集产品成本和费用始终在下降,而利润率却基本保持稳定,甚至从2003年开始大幅上升,显示已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跃升到产业高附加值环节。
中集建立的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集装箱领域的研发中心,拥有专职研发人员300余人,指挥着遍布全球的1000多名技术人员的运转,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近11亿元,约占总销售收入的4%,居行业领先水平。研发分中心位于下属企业中,形成技术开发与制造基地“无缝对接”。中集平均每年有35%的销售额和利润来自于新产品,年均新产品开发多达200多项。中集以每个工作日申报1项专利的速度取得创新成果,拥有500多项集装箱设计专利和800多项专有技术。这使中集牢牢掌握了行业发展话语权。现在,只要中集进入的领域,其他对手都被逼退,不再投资于集装箱技术开发。在全球范围内,凡有新、特产品开发需求的客户,大多要求中集参与和推动。
点 评
技术聚合提升产业价值链
中集之所以成功,重要的一条就是搭建自主创新系统,每一个重大的技术成果都经历了从模仿到学习再到自主创新三个阶段,从而形成后发优势快速占领市场。
国内制造业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常出现“成本和利润率双降低”的现象,企业深陷低成本“洼地”无力自拔。中集通过规模扩张和成本控制,始终保持基本稳定的利润率,并很早就通过并购技术与国外有核心技术资源的同行建立同盟,消化吸收本行业的全球高端技术资源后再创新,培育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抢在传统产品还未彻底淘汰之前,成功攀上更高的世界级技术平台。自主创新借力于成本降低和规模扩张,实现了企业跨越式发展。中集组合国内资本和国外技术两种资源,巧妙而娴熟地将中国低成本优势和世界技术资源锻造成强大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风险:国际化中的产业依赖
2001年,中集提出国际化目标是“成为所进入行业的世界级企业”,先在规模上达到世界第一,进一步在产品和技术的标准制订方面占据行业领袖地位。
目前,全球前20位主要集装箱用户都是中集的长期客户。中集已成为全世界唯一能对所有集装箱产品提供设计、制造、维护的“一站式”优秀技术服务企业。
但是,外界对于中集经营业绩和前景的质疑一直都存在。虽然中集在集装箱行业保持了世界第一,但近年国际集装箱市场价格却一直呈现跌势。中集海外收入所占比例连年上升,2005年达到93%.优秀跨国公司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销量的40%~60%来自本土市场。中集的产品结构表现出“过度国际化”倾向。国内内河运输及其他运输方式中,集装箱使用量都不理想,中集是“一头扎入大海”的企业,尽管游得很好,但缺乏本土市场的支撑,在抗风险能力方面存在缺陷。
尽管已经意识到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国这块土壤,但中集最大的生存空间仍然在海外市场。集装箱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水平不高的行业,中国具有低成本生产优势,中集必然是生产立足本土、销售面向全球。但中集提出的“以中国优势为依托的”的“全球化营运体系”,目前也只能是国内不足国外找。
中集还无法决定一个行业的走向,集装箱只是运输领域的一个环节,没有强大的下游海、陆运产业支持。中集只能选择不断拓展市场边界,盈利来源从与贸易相关的干货标准箱,扩展到与能源和化工相关的罐式箱、托盘箱,以及各种功能箱。
中集现在希望将集装箱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制造方面的优势移植到车辆产业。由于专用车辆行业准入门槛低,中集似乎面对着类似当初进入集装箱领域的同样问题。不同的是,其中已不乏“巨无霸”的参与。
点 评
持续发展受制于资源与市场
中集国际化根植于非常强大的国内生产基地,但国内市场仍无法为其提供足够的生存发展空间。不为自己国内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却能够成为行业强有力的竞争者,正是中集案例特殊之处。中集展示了中国制造企业如何摆脱低水平“引进依赖”,在更广阔的全球舞台上建立强大而有深度的市场产业链体系。
中集的深层次危机可能是其选择的产业在国内不仅发育不足,而且对钢材、木材、电力、土地等资源的消耗和占用大,对环境的破坏也不容忽视。靠拼资源和低层次的简单加工,中国必然会在下一阶段输给一些更低成本的国家,政府不可能长期支持中集这样的产业,中集还需努力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