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提出开征燃油税,到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公路法》,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替代养路费,并准备实施;到1998年10月,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公路法修正案(草案)》里,将燃油附加费改为燃油税为止,至今已有十四年。“燃油税”可以说已经成为老百姓最为熟知的一个税种。然而,该税种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用难产形容,恐怕并不为过。神话中的哪吒出生,应是难产之最,其母怀胎三年之久,方得一朝分娩。然而,与燃油税难产相比,却是小巫见了大巫。
今年9月,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有关领导又重新提出:要在今后适当的时候择机开征燃油税。择机开征、适时推出等词,在近几年中几乎成了开征燃油税的双胞胎姊妹篇。对于开征燃油税,老百姓似乎已经失去了耐心。这并不是说老百姓对于征税觉悟已经高到了不征难受的程度,这其中多少有点等着靴子落下的心情。再何况,燃油税开征从发展的眼光去看,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但好事不能落实,总会让人躁得慌。燃油税的好,起码有两点:其一,符合改革的潮流,由费改税,更有法可依;其二,体现着一种公平。
燃油税难以实施,让老百姓烦躁的理由中,或许有一条是最重要的,有关部门给出的不能实施的理由,让人几近绝望。有关部门官员讲,因油价太高,怕消费者心理承受不住。从这种关爱百姓的言辞之中,让百姓很难体会出诚恳之意。十年前这样说,或许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那时谁也不知到底油价多低,才是开征燃油税的最佳时机。虽然那时的油价每升只有1元左右。十年后的今天,油价已经翻了几番,还用这种理由去讲,似乎就有些站不住脚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油价是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了。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未来的价格恐怕只会高不会低。国际原油又是市场化的,而市场的变化,谁也说不清。我们又在全力地与国际接轨,哪一天、哪一刻才是开征燃油税的最佳时机,恐怕还真不好说。假定降了三天,又涨五天,又当怎办?这样一个飘忽不定的理由,怎能让老百姓心里不躁。
燃油税的推出,真的这么难吗?说白了不就是一个费改税嘛,小平同志把中国推上改革之路,恐怕也没用这么长的时间。中国人民用八年就把鬼子打回了老家,毛泽东用了三年就解放了全中国,而今天用十四年的时间却不能开征燃油税。要说征税真这么难,我看也不全对,个人所得税几乎涉及到了千家万户,说征也就征了。建设部为调控房价,推出征税品种的速度也是不容小觑的(虽然效果难以恭维)。证券交易印花税更是来得爽快,一夜之间就开征了,怎么就单单一个燃油税年年难产?
有人给燃油税难产总结了十大理由:时间问题;油价问题;税率问题;物价问题;分成问题;走私问题;税负公平问题;对汽车、公交等行业冲击的问题;改革问题;减免征问题。(原文见《新财经》网站)文章洋洋洒洒,分析入理。不能不说这十大问题都是问题,由此,作者得出一个结论:燃油税近年难以开征。
笔者认为,问题一大堆,理由很充分,但不管多少问题总有一个是主要的。问题的症结,不外乎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地方政府与中央财政的利益分配。若没有此问题,一个税种恐怕不会如此难产。
开征燃油税,于国有利,对民公平。这是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硬道理。一个“拖”字诀,恐怕也难拖太久。毕竟,改革的脚步不会就此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