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资金、劳动力过剩是大利好

2007-12-7 15:0 《新财经》·段炳德 【 】【打印】【我要纠错

  当前,中国在能源、矿产和其他自然资源方面全面紧缺,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又存在劳动力、资本、产品和产能的四大过剩。有人说,过剩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不健康,其实,中国劳动力和资本过剩不但不是坏事,还是大大的利好。厘清其中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找到宏观经济的症结及深层次矛盾。

  我国宏观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际收支失衡,外汇储备增加太快,流动性过剩,国内消费水平低。但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劳动力过剩。为什么这样说呢?

  中国大多数居民的收入来源于工薪收入,也就是说,国人的工资偏低。根据收入法GDP核算,经济产出可以由工资、利润、租金、税收组成,分别对应的主体是工人、资本、土地和政府。

  我国GDP连年高增长,而工人工资增长相对滞后,经济增长的成果有很大比重被其他三部分所吞噬。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税收连年高速增长,各类富豪榜显示出资本获得了巨大收益,土地价格也连年上涨,增长水平较低的只有工资水平。

  工资水平低使国内的消费水平一直难以提高,经济的发展更多依赖出口。因此,出口顺差连年增加,使得我国进出口不平衡的问题日益严重。于是,在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基础货币被过度投放,带来流动性过剩。

  为什么工资增长缓慢?因为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从供求角度看,中国的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工资增长当然缓慢。

  中国的劳动力相对过剩是大家早已认定的事实。目前,我国农村尚有大量富余劳动力没有转化,附着在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产出上,附着在土地上。我国能够成为所谓的“世界工厂”,与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存在密不可分。也就是说,中国享有人口红利。

  不过,一个新的现象正在引起人们关注,在沿海发达地区(中国的主要出口地区)发生了“民工荒”。

  中国改革开放将近三十年,GDP翻了好几倍,民工工资变动却不大,福利待遇仍然很差。此外,我国又实行农村种粮补贴政策,农民们不愿再到沿海城市务工,工厂雇不到工人就很正常了。但这没有改变中国劳动力富余的现状。

  中国未来的经济还将继续高速发展,主要动力来自于中国人口生产力还将不断释放。除劳动力之外,中国在其他资源方面并不具有优势,而人力资本、劳动力资源又是生产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

  关于资本过剩,从GDP的分配中可以看出,资本获得了更多的收益。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也确实面临结构性资本过剩问题,许多资本在寻找好的出口。股市、房价暴涨,收藏热兴起,去年以来资产价格全面上涨,等等,都证明中国存在大量的富余资本。

  劳动力和资本的过剩决不是坏消息,而是大利好。就像是石油储量太多、铁矿资源太多一样。其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具有流动性,利用失当会带来问题。前者的问题是决策者最关心的是“失业”,后者会带来“过度投机”。

  有人认为,政府可以出台措施纠正问题,比如可以对资本加税,通过财政再分配的形式转移给低收入阶层。这个建议听起来完美,却经不起推敲。对资本课税是最坏的主意,几百年里,无数经济学研究证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资本积累,而对资本课税是削弱长期经济增长的釜底抽薪之举。

  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牺牲长远。收入再分配可能制造了公平,却牺牲了效率。“杀富济贫”符合许多人的道德观,却有可能打击勤奋,增加隐瞒工作能力的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