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领导者的特殊平台

2007-1-12 14:4 《新理财》·翁礼华 【 】【打印】【我要纠错

  领导岗位的优势

  1.位置决定视野

  从工作层次来看,由于领导者处于高位,综观全局,站得高,看得远,有三大优势:

  (1)见多识广。见识,是个人接触人、物、事的产物。领导者与下属相比有更多的机会外出考察、访问,或跨行业调研取经,其所见所闻,所接触之人、物、事远比下属丰富多彩,个人识见无疑超越普通群众。

  (2)信息量大。由于领导者都有一定的管辖范围,其上下、左右皆会按程序反映情况,有报喜、有报忧、有告状、有申斥,其形式有笑、有哭、有装疯卖傻、有以死相逼,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在不少基层单位,甚至家庭矛盾、夫妻吵架都成了领导者难以回避的信息源。

  (3)了解全局。领导者处于工作和生活的中心位置,在对大量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全局有了比普通百姓更多的了解。

  2.矛盾锻炼能力

  领导与被领导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犹如天与地,雷与风,水与火,山与泽。正如宋代的大哲学家张载所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似有仇,仇必和而解。”所谓“象”就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只要有象,必定有一个东西和它相对,而相对的事物,其行为方式必然是相反的;相反的行为方式免不了有矛盾、有挫折、有斗争,但最后一定要“和”,不但不能让矛盾冲突扩大,而且还要协调一致,共同做好工作。张载不愧是理学大师,把领导与被领导的对立关系及最终要达到的结果说得一清二楚。但这种和谐,并非自然而然地获得,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过程,那就是领导者的主动协调,艰苦工作。

  正因为领导与被领导必然是一对矛盾,就使负有重要责任的领导者往往处于矛盾的焦点,有机会在各种意想不到的错综复杂环境中磨练,从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协调指挥能力。这主要是:

  (1)处人处事能力。诚如人们所知,将军的指挥能力在于战争实践,医生的经验来自对各式各样病人的治疗。战争越是惨烈,将军的指挥能力提高越快;病人越多,医生的技术水准越精湛。

  个人的处人、处事能力亦与将军和医生一样,因为领导者不但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事关系、事与事关系的机会比普通人多得多,而且在处理中所遇到的碰撞和磨擦及其体会到的甜酸苦辣也远非其下属可及,领导者处人、处事能力超越普通百姓也就不言而喻了。

  (2)预见指挥能力。认准目标,驾驭团队,完成任务,这几乎是人们赋予所有领导者的光荣职责。由于领导者肩负着这一重大任务,不得不时时处处见微知着,洞察前进方向,预测进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未雨绸缪,早作准备,从而提高了自己的预测能力。同时,领导者为了指挥好队伍,会时时刻刻注意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动员激励水平 ,从而使自己被下属所认同的指挥能力不断提高。

  领导岗位的缺憾

  1.忙于事务,学习时间少

  在以儒家伦理为主导的中国,千百年来形成了惟上、惟书、惟等级,事无巨细,皆由领导拍板的传统。这使多数领导者被极其繁忙的事务所包围,整天忙于讲话、剪彩、奠基、作指示,陪会、陪餐、陪考察,周而复始地做那些场面上的工作,以至于其中不少人无暇读书、学习,更谈不上提高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平常除了能滔滔不绝地泛泛而谈外,很难通过读书学习进入某一专业领域,成为有造诣、有影响的大家或专家。

  2.服务周到,自理能力减弱

  现代社会,开会作报告、剪彩讲话、主持各种仪式成了长官们的一大任务。于是应运而生的秘书便开始取代旧时的师爷充当起草工作,不但报告讲话要写成文字材料,就是极其简单的主持词都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即便如此,少数可怜的大人物还是常常出差错。正因为处于社会管理高层的长官疏于亲自动脑动手起草报告、精心组织会议,而把千斤重担仅仅压在工作层次并不太高的秘书身上,导致各种程序越来越繁琐的会议内容日趋空洞,参会者的兴趣日益消减,引发了与日俱增的逃会者。

  大人物做小事,小人物做大事,不仅为买官卖官提供了强大的诱惑力,也造成了为官者的“无能”“无用”。人的功能用进废退,当官不动脑筋便意味着自理能力的丧失,很多长官不知如何发表无讲稿的讲话、出行如何订票、如何上、如何登机、如何用信用卡取钱,甚至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官员晚间停车方便时,由于车门被大风吹上,马虎的驾驶员误以为后座的官员已上车,结果被丢在路上;因身边不带钱、不带证件,陷入了寸步难行的可笑境地。

  由此可见,在机构齐全,服务周到的和平时期,不但领导者锻炼机会越来越少;而且随着社会上“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不良风气漫延,更进一步导致领导者丧失了不少连普通人都拥有的自理能力。

  3.容易放大自身缺点

  领导岗位犹如麦克风,它会把很小的声音放得很大。当你走上领导岗位,原本很小的缺点也会被这架麦克风放大。尤其在有着悠久官本位历史的中国,领导者处于身边人群的巨大“尊崇”之中,对自己的才能容易产生高估,以至于难以认清自己身上的弱点。由于位置高于别人,极目之处,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很难看清自已身上存在的问题,

  一位著名高等学府享受副部级待遇的一把手,被派到地方担任同一职级的官员。到职后,他发现自己每逢下基层视察,不仅有警车开道,而且每到一处都会出现前呼后拥极其威风场面;但凡发表讲话,与会基层官员便会立即拿出笔记本,毕躬毕敬地认真记录;更令人称奇的是,即使他明显考虑不周的讲话,也统统被称为重要讲话,没有人会“犯上作乱”,指出其中之不足,使自己惊醒。凡此种种与他在学校作领导时的讲话常被人点评乃至非议竟有天壤之别。

  不久,悟性极高的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之奥秘,因为学校教授皆有一技之长,未来发展全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奋,没有人能挡住他前进的步伐,除非他想当官才会积极争取校领导的“青睐”。而官员则完全不同,仕途职位有限,别人上去占据岗位,他就没有机会。在权力源自上而下的体制中,要想有所发展,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博得领导对自己的好感和青睐,倘不装模作样投领导所好便会失去晋升机会。

  因此,他深有体会地对一位老朋友说,官员对上级领导毕躬毕敬并非完全出于内心对上级的尊重,而是为了寻求利益的阿谀和表演,学校里的点评和议论则是教授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可见,清代林则徐先生所书“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联语,的确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领导者的职能和特殊的工作平台,决定了作为一个领导既要了解人性特点,也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加强学习,不断改正工作方法,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领导者面对诸多“最难”

  领导者处于各行各业的主导地位,时时刻刻要以手头有限的资源面对方方面面的无限需求,包括来自家庭成员的欲求,有着说不完的难处。有一位思辩能力极强的企业家,琢磨经年,颇有心得。一日与我交谈,不禁感慨万千,还择其要者罗列为“最难”,竟有二十五个之多:最难提高的是思想;最难改变的是习惯;最难统一的是行动;最难做好的是细节;最难处理的是关系;最难把握的是机遇;最难实现的是理想;最难得到的是人心;最难分配的是利益;最难平衡的是心态;最难控制的是情绪;最难否定的是自己;最难执行制度的是领导;最难做到的是说真话;最难做到的是时刻创新;最难做到的是终身端正;最难保护的是环境;最难找到的是接班人;最难的是时刻为他人着想;最难打造的是品牌;最难教育的是孩子;最难处理的是婆媳关系;最难抵挡的是金钱美女;最难坚持的是爱从始至终;最难保持的是长期健康

  就以孩子教育而言,对领导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清末名臣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有感于社会风气奢靡不正,于1942年到1943年间,撰写《保富法》一书,将自己一生见闻的诸多显赫家族败于挥霍奢侈的事例,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劝诫世人。文章说,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以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的,有二三十年即败的,有四五十年败完的。我记得与先父往来的多数有钱人,有的做官,有的从商,都曾显赫一时,现在多数已经家道没落了。有的是因为子孙嫖赌而挥霍一空,有的连子孙都无影无踪了。算起来,四五十年前的有钱人,现在家业没有全败的,子孙能读书、务正业、上进的,百家之中,仅有一两家了。

  不单是上海这样,在我湖南家乡也是一样的。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中兴时代的权贵人,封爵的人六七家,做到总督、巡抚的有二三十家,做到提镇的有五六十家,现在也已经多数萧条了。

  然而当时不肯发财,不为子孙攒钱的几家,他们的子孙反而多优秀。曾文正公(曾国藩)的地位最高,权力最重,为官数十年,死的时候,家中只有两万两银子。他亲手创立的两淮盐票,定价很便宜,而利息非常高。每张盐票的票价二百两,后来卖到二万两,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两。当时,家中只要有一张盐票,就能称为富家了。曾文正公特别谕令家人,不准承领盐票。因此,在他逝世后多年,后人手里也没有一张盐票。若当时化些字号、花名,领一二百张盐票,是极其容易的事情,而且是照章领票,表面上并不违法。然而,借着官位取巧营私,小人认为是无碍,而君子却是不为啊。这件事,家母知道得很详细,外面人很少有知道的。

  我的先母是曾文正公的幺女。文正公的家规规定:凡是嫁女儿、娶媳妇,花费限定在二百两银子以内。先母出嫁,是在文正公夫妇逝世之后,有三千两银子的陪嫁,也是东拼西凑而来,以供家用。先母中年时,每次谈到当时艰苦的情况,常常是声泪俱下。自己身为王侯将相之女,又嫁入名门,生活尚且如此困窘,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实在是令人难以相信。

  曾氏虽然数代清贫,却换得了后代子孙的兴旺。就我所熟悉的曾、左、李这几家,钱最少的,后人多能读书,以专业服务社会。曾文正公的曾孙辈,在国内外大学毕业的有六七位,担任大学教授有三位;左文襄公(左宗棠)的几位曾孙,也以学术专长而闻名;李勇毅公(李续宜)的孙辈,有担任大学教授的,曾孙们也多是大学毕业。此文当时在上海《申报》刊登后,反响强烈,传为一时佳话。直至今日,这一事例对现代官宦后裔仍具警醒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