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将计算机引入会计领域以来,一个问题便困惑着人们:究竟是会计人员去学计算机好呢?还是计算机人员去学会计好?
而结论往往颇为离奇:“我们需要大批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人才”。从此,会计人员进电脑培训班,计算机人员捧读会计学原理,一时盛况空前。但两相比较下,计算机显然更吸引眼球,也就占了上风。会计背景的人士或者致力于学习源代码编写,或者怀着崇拜的心情相信计算机什么都能做,会计只要原封不动地“电算化”,“管理上台阶”的美好愿景便来到了。而两种行为类型的共同盲区,则是忽视了对会计自身的专业思考,忘了自己本该发挥的优势。
在“强势IT,弱势会计”的不对称组合下,“会计电算化”实施十多年来,发展的结果未免令人遗憾:会计三大报表只能编其二。做不了多少事倒也罢了,不可容忍的是居然把最关键的事做错了——在需要会计发挥“资产保护”作用的库存领域,传统设计违反内部控制原则,采取“管物的也管明细账,只向会计人员报总金额”的方式,直接削弱和限制了会计“后台平行监控”职能的发挥,并导致总账和明细账时常对不上。
低级的簿记尚且没做好,更不用说在高级的管理决策方面起作用了。在世界范围内,会计领域引入计算机已达半个世纪的今天,会计信息系统实际达到的水平,可以说还是相当低下,许多早就该让计算机代劳的事,还是我们在亲力亲为,自已操劳。
原因很清楚,我们忘了思考在会计软件设计中本该占主导地位的会计问题,描绘不出理想中的会计信息系统,甚至于失去最基本的职业判断能力,无条件地接受外行人士的设计方案,而无视其是否符合会计职业的共识和惯例。对于上述产品缺陷,本来是略具判断力的会计人都能发现的,却似乎从来没有人去想过,集体失语,任其以讹传讹地泛滥。除了“总账与明细账对不上”这一类“硬伤”之外,还随处可见简单模仿手工实务本应改进的做法,以高科技复制和放大“愚蠢”的现象。
“信息”和“信息技术”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却常常被混为一谈。就会计软件而言,首先是“会计信息”问题,即我们想要计算机做什么,希望达到什么样的自动化程度,因此要厘清复杂的业务数据逻辑,清晰地表达出来,说明在实现过程中哪些是不可撼动的,要原封不动地再现;哪些是可以改变的,以提高效率……;然后才是“软件”,即如何让计算机不走样地、流畅地实现我们想要的目标,这就是“信息技术”的事了。在两者之间,实际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必须分别依靠不同的知识结构来思考。因为用的是不同的“脑”,谁越界,谁就是干了“扬短避长”的傻事。会计背景的人士一旦玩起了IT,往往只能作为业余水准的程序员“挨踢”;而计算机背景的人士若想代劳提炼会计模型,套用新新人类的句式:“不太懂会计不是你的错,随意把会计'大卸八块',阉割了会计的基本要义,就是你的不对了。”当然,两方面都达到极高专业水准,“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人士不受此限,只是这样的“高人”我们从未见到过。
笔者以为,这是两个知识领域都要求有很高专业水准的事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质量将取决于其中较低水准的任何一方。因此正确的回答应该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复合的专家团队”,而不是大量的“两栖人才”。软件产业是典型的知识经济产业,知识的可复制性意味着数量上的无限性,代表最高水准的极少数专业人士的思想,完全可能通过复制而扩散开来。
很少有人注意到,会计至少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而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最多不过半个世纪,在手工处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现行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几乎没有为计算机作过考虑,没有根据计算机的特点而留有余地。在两个知识领域中,作为各行各业的通用工具,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远远地走在前头了;显然,问题出在会计界而不在IT界,“会计如何更好地适应电子计算机”,以及“会计如何更好地应用电子计算机”是我们应当补强的薄弱环节。会计界再不主动参与研究设计,会计软件将永远没戏。呼吁会计界的研究和思考,全面提升会计信息系统水准已是刻不容缓了。
作者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重点并不在于硬件技术和软件实现技巧等方面,而在于从自动数据处理的角度来重新考察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希望能提出对会计系统设计开发具有确实指导作用的、首尾一致的理论基础,构建符合计算机严格要求的、最简洁的数据模型,从而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计算机。象牙塔的研究难免“空对空”,不敢直面实际课题;急功近利的商业开发想从低起点爬升,则可称为“地对空”,其难度不亚于“向上兼容”;作者采取“高起点理论构建”与“高精度系统开发”并行推进的方式,自称为“空对地”式的研究,感想颇丰。
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会计理论与方法,是“会计人员导向”的,人的悟性高,灵活性大,一点就通,哪怕是模糊的、语焉不详的说法;然而对计算机就不同了,在我们想来“很简单”的事,一旦要让计算机来做,往往就变得无比复杂。因为计算机不能理解“为什么”等原理性的东西,只能接受“怎么做”之类的指令。为了让其高效有序地执行,事先廓清思路,采用比主流会计学更明晰的表述是至关重要的。“计算机导向”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只能“一板一眼”的,含糊不得。从而,本丛书所具有的“叛逆性”特色是,对构成会计学论著与教材核心的某些重大内容,可能一点都不提起,因为那对计算机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与“自动做账”毫无关系;相反,在主流论著与教材从来都不关心的一些角落,却要浓墨重彩地加以论述,也只因为那确实有助于提高计算机的“会计学智商”从而提高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