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衢江区,只要是被财务审计过的村,说起区农业局农经科的廖贤水,村民们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那位廖专家,他可真硬扎!
廖贤水同志1963年走入会计生涯。1972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到衢县(现改为衢江区)湖南镇政府干上农经这一行。1997年他调到县农业局经营管理科,兼任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总站第一任站长,这意味着工作的面更宽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四十余年风雨历程,这位衢江“农村审计官”一直奋战在农村第一线,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区近90%的村。通过调查指导工作、开展财务审计、处理财务信访案件,他把政策带给了百姓,把农民关心的难点焦点问题及时解决在基层,改善了村集体组织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深受广大乡村干部、农民的欢迎,得到了上级领导好评。2005年他被评为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先进个人,是一名坚强的农村集体经济卫士。
一、立足本职 恪尽职守
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是滋生村官腐败的“温床”,由此而引发的群众上访事件,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是促发农村社会矛盾的根源。上世纪九十年代,衢江区虽然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财务清理和整顿,但仍然存在前清后乱的现象。廖站长上任后,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组建区、乡两级农经审计站,配齐了专职农经审计专职干部,村村建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初步形成了区、乡、村三级审计监督网络。同时,创新财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他亲自编写教材,培训专职审计人员和农村会计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2002年,在廿里镇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努力,全区又全面推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实现了审计工作全方位服务。
二、坚持原则 办事公正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一直是农经工作的难点。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党在农村的减负政策要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更是难上加难。2002年,为了查明乡、村级收取农村乡统筹费的农负情况,他联系全区实际,精心组织实施了一次大范围的农民负担情况专项审计。他坚持原则,顶住压力,不怕得罪人,历时四个多月,对全区30个乡镇统筹费收取、使用情况逐项审计,对超规定收取的费用,坚决退回农民手中;对挪作他用的专项资金,责令纠正,并将审计结果在全区通报,有效遏制了农村乱收费行为,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2005年10月,老廖接手东港街道闹桥村村民多次到市里信访,反映该村党支部书记经济问题的审计任务。在三个月的日子里,不乏涉及其利害关系的上门说情者,更有打电话威胁者,老廖始终坚守住一个审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不亢不卑,坦然面对,终于查明了事实,得到了市区两级领导及闹桥村村民的一致好评。
三、情系群众 无私奉献
年近花甲的老廖,风里来,雨里去,曾为“黑暗村”(因欠电费15万元停电)石梁镇黄茶村查清村级36个“经济包”,恢复了“光明”。全旺镇全旺村300多名群众到市群访,他不顾岳父病危,坚持吃住在基层搞审计。岳父病故后,他料理完后事即返回工作岗位,亲自到全旺村连夜走访了18位农户,收集42条线索意见,并顺藤摸瓜,使该村党支书赖小平贪污11万多元的经济案件浮出了水面,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2003年夏天,根据群众要求,他冒着高温到徐家坞村查账,查明了群众有疑问的38个问题,保证了该村工作正常运行。2005年9月,为了维护被征用土地后群众的合法权益,他对东港横路后村进行财务审计,查出了该村出纳贪污土地征用费31万元的经济问题,移送司法部门作了严肃处理。
近十年来,他会同纪检、信访等部门,通过审计共查处了42起农村经济案件,追回集体财物总计138万元,挖出村集体经济“蛀虫”87人,使他们受到了党纪国法的制裁。
作为一名老审计人员,他仍然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和开拓。他两袖清风,淡泊名利,就像一头老黄牛,无怨无悔地在农村审计岗位上默默耕耘。他内心深处最惦念的是养育他成长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