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星光:一个“村办企业”要上市

2007-3-17 14:27 《新财经》·崔晓红 【 】【打印】【我要纠错

  星光发展的原动力在于陈瑞福一次次把握住了机会,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每一次把握都恰好踩在了经济发展转型的节点上。

  采访星光之前,记者先听到了一个故事:他是一个企业的董事长,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只要不出差,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六点准时去探望母亲。如果去早了,母亲还没起床,他从不敲门,就站在门外候着,直到母亲起床。这个人就是陈瑞福,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个故事让记者非常感动,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又带领着一个怎样的企业?带着疑问,记者两次走访星光。

  2007年2月6日下午,李咏带着一帮“梦想中国”的成员在1600平方米的演播大厅一遍一遍走台,灯光炫目,歌声震天。这个场景不是发生在中央电视台,而是几十公里外的星光影视园。在圈内,无人不晓星光这个幕后大佬。

  在圈外,了解星光的人并不多,更不知道它是一个靠制造照相器材起家的作坊式村办企业。就是这个曾经的村办企业,已完成上市辅导期,计划今年在A股上市,完成从生产经营向资本运营的过渡。

  上市在即

  2000年,星光全体高层围坐在会议室讨论上市前的企业重组问题。一个部门经理复印了一份报纸分发给大家,是一个重组失败的案例,发生在一个和星光非常相似的民营企业身上。这位经理对相关案例进行过分析,在会上,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像我们这样的企业,重组的成功率太小了;六七个企业重组在一起,太难了。”会场一时陷入僵局。

  事实上,上市这个想法更多可能只是陈瑞福的一己之愿,但需要整个公司陪他一起玩,下属企业并非都心甘情愿,“现在挺好,上市干什么?上市就是多交税,就是增加透明度。”

  “重组过程中,存在管理、人才等各方面的很多问题。大家最终能统一思想,在一条路上走,不容易。”对于重组的艰难,陈瑞福简略带过,也省略了自己付出的辛劳。但不难发现,欲言又止的他对这段往事饱含着一种复杂的情愫。

  目前,星光主导产品影视照明灯具设备,在全国各省、市电视台的占有率达70%以上。陈瑞福也说,就星光而言,发展规模“足够了”。为什么一定要上市?

  毋庸置疑,上市对企业最大的效能就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圈”来最多的资金。对此,陈瑞福颇有微词:“人跟人想法不一样。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规范。上市公司非常规范,受社会关注、受股民监督。企业不愿上市,主要是不敢公开。”星光希望以上市为契机,拟通过上市融资,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打造国内影视设备制造行业的航空母舰。

  2001年12月,星光完成增资扩股,并收购了集团公司下属五家骨干企业的核心资产。成立了拟上市公司——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1300万元,现已完成上市辅导,企业资料已报中国证监会备案。重组后,企业的产值、利润、税收等指标每年的增长率都在50%以上。说到这里,陈瑞福满意地起了起身。

  在A股上市,业内人都知道要“排队”,为了避免延误融资时机,很多企业选择海外上市。陈瑞福不以为然,“地点不重要,关键自身是否做好了准备。如果国内上市失败,我会第一时间转战其他市场。”上市,陈瑞福志在必得。

  陈瑞福的难题也许不在重组,而在于真正上市以后。面对大笔资金,面对暴涨的身价,如何还能保持平静?又怎样在此基础上,保持公司持续的盈利能力,获取投资者的信任?

  闯入时髦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两年提出的一个很时髦的产业形态,星光赶着时髦成为一分子。2004年底,北京“两会”上正式提出北京要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06年,文化创意产业列入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成为重点支柱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北京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星光也算借势成功。

  对于星光的“走运”,星光办公室主任王晓红对《新财经》记者表示:“如果没有准备,想借势也借不上。”

  陈瑞福指了指身后,非常自豪:“这张图,我们2004年就完成了。”记者顺着他的指向,看到了那张完成于2004年的星光影视园规划图。目前,星光影视园一期主体建设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拥有面积为1600、1200、800、600平方米四种规格的六个演播室,能提供所有的音频、视频、灯光设备及相应技术服务。此外,星光影视园正在建设一个2200平方米的北京最大的演播室。

  2006年11月3日晚,在星光影视园新落成的1200平方米的演播厅内,重庆卫视娱乐节目《第一次心动》正在现场直播。结束后,现场所有工作人员都激动地欢呼雀跃:成功了!这是星光影视园首次进行异地现场直播。

  让陈瑞福“心动”的是广电产业的制播分离。他研究国外广电行业的发展,发现国外电视台很小,制作公司却很大。这让他很兴奋,他找到了星光的另一片天。对相关政策,特别是世贸组织相关规定的研读更坚定了他的方向,他说:“2006底,随着五年过渡期的结束,银行业全面开放。虽然传媒业还没有全面开放,但已有国外媒体进入中国。传媒业开放是迟早的事,希望在,星光的空间就在。”

  不神秘,就在于那一瞬间的把握。陈瑞福的聪明之处,正是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每一个瞬间在他面前出现的机会。

  龙头企业的责任

  记者再次去星光,正碰上国家统计局一行40人前来参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待访客已成为星光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有时候,一天就得接待好几批。凡是去新媒体产业基地参观考察的,星光是必到之地。

  星光是新媒体基地成员单位之一,陈瑞福和他的星光参与了新媒体基地筹备的整个过程。陈瑞福说:作为龙头企业,起个带头作用是应该的。

  一个龙头企业的感召力对于区域经济的招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对于新媒体产业基地,平地盖楼,产业基础匮乏,星光在这片土地上就尤为夺目。陈瑞福请来众多业内人士,为基地的建设和招商牵线搭桥。

  区域经济和企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基地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产业链的完善,星光也因此会成为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器。另外,就影响力而言,星光将不再是一个民营企业这么单薄,它将成为一个区域的主角,随着区域整体影响力的提升而得到提升。

  随着企业的不断涌入,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这是否会影响星光?陈瑞福表示:没有竞争就会产生垄断,企业离死期就不远了。竞争中会碰撞出新的火花,产生新的机遇。有竞争,星光才有发展;竞争越激烈,星光会走得越远。

  随着上市的临近,陈瑞福的目标即将实现。他为自己设立了第二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实现的时间可能更长:“上市一直是我的目标,现在,我希望能为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发展作点贡献。我当然救不了大兴,但我有这样的抱负。”

  记者观察

  和很多民营企业一样,作为创立者,陈瑞福主导着星光的一路发展。他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超常的机遇把控能力,他执著于自己的追求,这成就了他,也成就了星光。

  将企业的发展维系在个人身上,是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一大风险,特别是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以后。即便企业或者个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因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积淀的习惯,改变并不容易,所以,唯有下决心逼自己改变。

  从星光影视园出来,已是傍晚。在门口,碰到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小生。工作人员告诉我:那是陈总的儿子,现在负责星光影视园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