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机采棉的成本分摊与制度创新

2006-12-20 15:59 《中国农业会计》·刘俊浩 梁红军 王维新 【 】【打印】【我要纠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棉花总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出口占全国50%,棉花收入占职工收入的70%.随着兵团植棉面积的扩大及棉花单产和植棉技术的不断提高,兵团对植棉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每到棉花采收季节,需要劳动力约50多万人,拾花劳动力已成为兵团棉花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困扰兵团棉花生产和发展的问题呢?其技术措施是,大力发展机采棉技术。使用先进的机采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棉花生产效率,对于以棉花为主的兵团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机采棉技术推广现状

  兵团机采棉技术推广试验立项于1996年,2000年项目结题,200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几年来,兵团机采棉推广速度平稳,2001—2004年,采棉机稳定在120台左右,机采棉加工生产线稳定在30条左右。但机采棉种植面积占棉花播种面积的比重始终没有超过50%,最高年份为2004年,比重为30.69%,且机械采收面积比重亦不过50%,离兵团确定的“十五”末机采棉面积达到棉花种植面积80%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机采棉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农业技术。一方面,棉花收获的机采模式成本低于手采模式,在经济上可行且有利于团场经济结构优化,具有很高的技术效益;另一方面,机采棉和手采棉品质基本没有差异,定级为3~4级的机采棉销售到纺织厂纺织出的棉纱几乎全部为1级纱。兵团作为一个具有较强计划性的特殊经济组织,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始终走在新疆自治区的前列,其农业机械化水平亦高于新疆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成绩显著,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85%左右。具有组织优势的兵团,对于一项成熟的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技术,为什么推广比较缓慢?为什么面临种种障碍,没有实现兵团“十五”末机采棉种植达到棉花种植面积80%的目标?已有的研究中已经注意到以下影响机采棉技术推广的因素:一次性投入资金过多、成本负担过重;棉花采摘和收购过程中的产量下降及降质降价等隐形成本过大;机采棉采摘价格偏低;机采棉交易技术和规则不适应机采棉技术推广等等。以往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机采棉技术经济和技术可行性研究,虽然关注到机采棉技术的成本问题,触及到技术变迁的成本问题,但鲜有研究技术变迁的成本分摊对机采棉技术推广的影响。

  二、机采棉技术变迁的成本分摊

  兵团棉花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很高,但棉花采收环节还主要以手采为主。棉花手采的成本主要由职工家庭承担,兵团团场在棉花采收季节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组织劳动力,以支援职工家庭,发挥着调剂劳动力余缺的作用。如果对机采棉技术变迁中的成本分摊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成本收益对这一技术变迁的影响。

  从边际效益分析。设手采模式下的棉花产量为Q,手采棉综合等级率为r,机采模式下的棉花总产量为Q,机采等级率为r,等级率较高的棉花价格为P,较低的价格为P;设机采棉技术边际投入为ΔX>0.由于手采棉产量大于机采棉产量,手采棉综合等级率高于机采棉综合等级率,因而,手采棉综合价格高于机采棉综合价格,故有:

  手采棉的收益为R=Q×r×P

  机采棉的收益为R=Q×r×P

  机采棉边际收益ΔR=R-R<0

  ΔR/ΔX<0<1

  根据边际分析原理,在机采棉技术模式下,由于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且边际收益ΔR<0,所以,在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下,无论是职工家庭还是团场都不会选择机采棉技术,这就造成了机采棉技术推广中“一头热一头冷”,即兵团热,团场和职工冷的现象。

  从职工家庭的角度分析。兵团职工家庭由于生活水平总体不高,资本积累有限,且目前棉花种植单位成本较高、棉花种植定额较高,加上“两费自理”制度的实行,单个职工家庭一般难以承担机采棉技术应用的成本。尽管棉花机采成本较手采成本要低,但由于手采棉收益大于机采棉收益,且机采棉采收过程存在着一些隐形成本,成本—收益比较,还是手采棉的收益要比机采棉纯收益要高。当然,这种比较,没有考虑到职工采用机采棉技术后由于采收周期缩短而带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多数团场由于非农产业不发达,农外就业的机会小,可以认为对于大多数职工而言,其非农就业的机会成本极小,这也是为什么兵团职工农闲时节主要是在家赋闲的原因。

  从团场自身的角度分析。如果兵团各植棉团场能够承担机采棉技术变迁的费用,机采棉技术推广也可能会很顺利,但是,前提是团场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团场的利益构成,一是土地承包利费,二是农产品合同订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差额的按比例分成(差价分成)。机采棉技术的运用,并不能增加土地承包利费,也不能增加差价分成,相反可能会因为机采棉技术的采用,造成产量下降、等级降低,从而影响差价分成。另外,要团场完全承担机采棉技术推广成本,还会使团场支出大笔的可支配剩余资金,其资金方面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被削弱,农场经营者的利益将受到损失。

  三、机采棉技术变迁的因素

  (一)诱致性因素

  1.棉花市场。“十五”期间,国内整个棉花产业链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棉纺业高度发展,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棉纺企业正在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这决定了纺织用棉需求还会继续增长,国内棉花供不应求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从宏观上看,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也为今后的棉花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宽松的环境,预示着今后棉花市场将会平稳运行,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2.要素稀缺性。随着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继续扩大、棉花品种和种植技术改进、棉花单产的提高,对拾花工的需求明显增加。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导致农村劳动力回流,拾花劳动力组织日益困难,加上新疆兵团自身劳动力缺乏,必将带来拾花劳动力供给的严重不足,在劳动力供需两种矛盾力量的作用下,拾花费用会不断上升,结果是棉花丰产不丰收,出现了“种花的不如拾花的”现象。

  3.规模经济效益。兵团特有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团场与职工家庭十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农业发展的状况决定着职工家庭和团场的利益实现程度。一个比较诱人的前景是,机采棉的推广可以进一步扩大职工棉花种植规模,团场也可以解决多年来土地利用不足的问题,通过种植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给团场和职工带来新增收益。

  4.交易成本降低。兵团实行的农产品内部收购制度是职工负担的一个根源,其政策也将导致农产品流失,这提高了团场管理的交易费用。机采棉的推广,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团场的职工倒买倒卖农产品而导致农场内部交易成本上升的问题,仅此一项就会为团场带来十分可观的收益。

  (二)强制性因素

  1.兵团棉花发展战略。棉花是兵团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近几年兵团棉花种植面积一直维持在总播种面积50%左右,以至于兵团农业呈现出“一花独放”、“一花独秀”景象。棉花生产在兵团农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在团场经济和职工增收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棉花的特殊性促使兵团十分重视棉花技术的科研与推广,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更需要重视机采棉技术的推广。

  2.组织制度推进。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一方面,在科层体制中团场受兵师两级的指挥,接受上级指令;另一方面,团场对职工家庭有很强的管理职能,团场拥有职工生产过程中的经营决策权,如“统一种植计划、统一机力、统一技术标准和服务、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收购价格和年末价格波动按比例分摊”。这种体制有助于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现行的制度条件和机采棉技术推广中,作为兵团机采棉技术变迁成本分摊的主体———团场和职工都没有积极地推进机采棉技术。兵团要实现“十一五”机采棉技术推广的目标,必须进行组织制度创新,使机采棉技术的成本分摊主体多元化,制度创新将是推进兵团机采棉技术推广的关键。

  其一是推进农场组织制度变革。在坚持“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的框架下,允许私营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股份或股份合作制组织的创设,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以繁荣团场经济。如:建立若干团场共同组织的轧花企业,由各单位出资建设,独立地承担对职工家庭棉花的收购、机采棉清花等工序;组建团或连队范围内的采棉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职工出资入股,收益分红,这有利于克服采棉机因资产专用性问题而导致的农户拒绝采棉机采摘的机会主义行为,使职工主动采用机采棉技术。

  其二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首先,制定机采棉等级标准。机采棉定级为3~4级的棉花纺出的棉纱几乎全部为一级,因此,现行的机采棉收购等级标准偏低,要参照手采棉适当提高机采棉等级。其次,实行农机补贴政策。对于采用机采棉技术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补贴,包括采棉机补贴、脱叶剂补贴等,推进机采棉技术推广应用。再次,出台鼓励机采棉推广的优惠政策,发展非农产业或优化农场经济结构,通过节约劳动时间,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实现职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