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中非经贸合作进入新阶段

2007-3-19 16:56 《新理财》·梅新育 【 】【打印】【我要纠错

  由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建设经营、位于赞比亚铜带省的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已经正式揭牌了,这是中国在非洲设立的第一个经济贸易合作区。它标志着中国对非经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由于双边经济互补性甚强,中非经贸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至于最近几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地理分布的突出特点就是对新兴市场贸易增长遥遥领先于对发达国家贸易增长。在新兴市场中,又以对非贸易增长最快:2002年,中非贸易额为123.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7%;2003年,中非贸易额为185.45亿美元,同比增长49.7%;2004年,中非贸易额为294.62亿美元,同比增长58.9%,非洲对华贸易差额也在这一年从逆差转为顺差;2005年,中非贸易额397.47亿美元,同比增长34.9%.2006年,中非贸易额达555亿美元,同比增长40%,比当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增幅(23.8%)高16.2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对非出口267亿美元,同比增长43%,比同期中国出口总额增幅(27.2%)高15.8个百分点;从非洲进口288亿美元,同比增长37%,比同年中国进口总额增幅(20%)高17个百分点。2002-2006年,中非贸易额从123.89亿美元上升到555亿美元,年均增长45%,明显超过同期中国外贸总额增幅。论贸易增幅之高,这块黑色大陆在中国所有贸易伙伴中无出其右者;对华贸易也为非洲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非洲有关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对2005年非洲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少达到5%.

  在贸易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对非洲投资、工程承包也蓬勃开展。仅以对非直接投资为例,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对非投资额达62.7亿美元,2006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3.7亿美元(初步统计数据)。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起步不久,疏漏尚多,我国对非洲实际投资规模必定超过上述数字不少。在某些非洲国家,中国投资、中资企业的活动在东道国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了相当的重要地位。中国正在进入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了寻求稳固的原料和能源供给、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贴近当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走进这块黑色大陆寻找机会。抓住这个机遇,是实现中非经贸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不管是双边贸易,还是中国企业横渡重洋去非洲经营,遇到的问题不会少,需要双方合作一一解决。在政治层面上,中国和非洲各国政府都相当重视为发展中非经贸创造良好环境。去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相继访问非洲10国、中非经贸合作史上规模空前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给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胡主席又出访非洲8国,当属双方趁热打铁落实承诺、巩固发展各方面关系之举。目前中国已同28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8个非洲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为扩大从非洲国家的进口,中国已经正式对原产自28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190个税目产品实施了零关税待遇;在去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上,胡主席代表中国政府承诺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

  既然中非政府都表现出了大力发展双边经贸的意愿,也为此做出了不少政策法规上的安排,发展对非经贸的外部政治环境正日趋改善。但是中国企业在发展对非经贸中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是防范在非洲的政治性风险,特别是对中国国民人身安全的威胁。今年第一个月,尼日利亚就接连发生两起绑架中国员工案件,不能不引起中国社会的深切关注;至于在南非等国华人遭遇的社会治安等风险,那已经是延续数年的老问题了。我国奉行的不干涉东道国内政的方针确有成效,在非洲国家发生的针对中国员工的绑架案中,当地政府、部族首领态度相当友好。我国政府会就此与非洲各国政府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为在非华人创造更安全的环境;同时也希望闯荡非洲的中国公民、企业既要保持可贵的冒险精神,也要增强风险意识,改进风险应对能力。

  第二是推进中非贸易商品结构多元化,特别是非洲对华出口商品多元化。毋庸讳言,近年中非贸易额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系拜初级产品牛市所赐。非洲油气对华出口增长尤为显著,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很多也集中于自然资源开发,特别是油气开发领域。问题是这一轮初级产品牛市正日益接近尾声,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自去年7月14日攀升至每桶78.40美元的高点以来,已经下跌30%至每桶55美元左右,经济仍然高度依赖初级产品的非洲国家收入和对外支付能力将因此受到影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6年11月已经预计,部分因油价下挫,俄罗斯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6.8%分别降至6%和5.5%,俄罗斯交易系统指数也从过去6年年均上涨54%转为今年以来已下跌3.4%以上。科技实力强大、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俄罗斯尚且如此,非洲国家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已经给了非洲不少力所能及的援助,并将陆续增加援助,但援助“输血”不是根本目的,根本解决非洲发展问题还是要依靠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要保证中非经贸持续稳定发展,中非商人就必须开发出更多在中国和第三国市场适销对路的新商品。

  第三是选择合适的对非投资项目。非洲需要的中国投资应当是“适用”的投资,而不应一味地追求技术先进。在这方面,我国从毛泽东时代开始就非常重视适用技术积累,这是我们相对于西方企业的优势。我们的企业也许不必花费过多精力用于满足东道国一小批上层的奢侈品需求,但要满足一个较为广大社会阶层的消费需求。从这方面而言,我国企业可以考虑向非洲转移其需要而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开发非洲丰富而国内、东道国、第三国需求甚殷的资源。

  就我方而言,我国对海外资源的需求正随着经济发展而增长,而且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从高度依赖外需转向内外需并重,我们的贸易政策取向正在从“扩大出口创汇”转向“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以至于广交会沿用多年的正式名称“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也将改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此举应当是两全其美。我国企业应当注意其中蕴藏着的商业机会,就是到这些国家投资生产国内需要的受惠商品,然后输往国内。

  不少非洲国家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粮食不能自给,如安哥拉2001年粮食缺口57%以上。中非农业合作历史较长,中国农业专家在非洲享有良好声誉,农牧业和食品又是安哥拉、赞比亚、莫桑比克等众多非洲国家政府强调的外国投资头号优先领域,与这些国家的农业合作发展潜力较大。鉴于大规模农牧业开发项目需要高度成熟的运输、流通、仓储等体系支持,而非洲国家并不具备这些条件,中国在非洲援建的多数大型农场经营也并不成功,中型农场则相对成功得多,因此应当鼓励中国农垦企业、民营企业在合适的非洲国家购买土地进行滚动式综合农业开发,建立耕地面积600公顷左右的中型农场。中资农场在地域上联成一片,以便建设共用基础设施。

  第一步是输出管理、技术和部分劳动力。笔者前两年做研究项目时曾经计算过,在安哥拉,按照气候与安哥拉相近的中赞友谊农场的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一年两季,每公顷生产15吨粮食,只需9万公顷耕地就可以解决安哥拉的粮食问题,而安哥拉除了广阔的牧场之外还有300万公顷可耕地。通过连片开发安哥拉农场,可以带动中国农业机械、种子出口。在种植业经营成功的基础上,依托农场逐步建立农机修造、农产品加工企业,滚动发展,最终奠定中国资本在安哥拉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地位。

  中国在非洲的农牧业开发,除了粮食作物以及咖啡、棕榈油等常见经济作物外,还可以面向中国市场养殖鸵鸟、河马、鳄鱼等非洲特有动物。除了皮毛加工之外,肉可供应中国餐饮业,尤其是包括港澳在内的华南餐饮业。

  此外,内地许多林业局因天然林保护工程而停产,大批林业工人下岗。如果组织他们输出劳务到非洲国家开发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供应国内市场,可收一举三得之效:增加国内就业、解决国内资源缺口、开发东道国资源。

  第四是合理解决非洲国家某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与中国同行的竞争关系,削弱和消除贸易摩擦。近年,一些非洲国家与中国的贸易争端有增长之势,一些西方舆论借机宣扬“中国威胁论”,甚至成为有的非洲国家选举中的焦点话题之一:中国廉价商品出口冲击非洲国家市场和同行;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的资源开发项目严重破坏环境;中国投资者无视、恶化了非洲国家劳工权利问题;……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我国政府对向非洲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提出了一些自我限制的承诺,这正是为了我国企业在非洲市场的长远利益,希望企业界理解。

  第五是在非洲为自己营造适宜的社会环境。中非经贸在发展中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包括环境、劳工、文化和政治传统差异等。中国企业在非洲需要积极探索与环境和谐的发展方式;需要积极掌握东道国国民、社会的文化传统和心态,掌握与东道国社会沟通的艺术。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将了解海外的重点放在西方国家,中国国民、中国社会对西方国家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及其禁忌了解较多,以至于某些源于西方的禁忌(如忌讳“13”等)甚至成为某些阶层的时尚。对其他国家了解则较少,这个缺陷应当努力加以弥补。

  所谓创造适宜的社会环境,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在东道国社会结交支持、帮助我们的力量。在这里,我们的企业要注意,我国政府在去年中非合作论坛上承诺为非洲提供人才援助与培训:3年内为非洲培训培养15000名各类人才;向非洲派遣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在非洲建立10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非洲援助30所医院,并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帮助非洲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为非洲援助100所农村学校;在2009年之前,向非洲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由目前的每年2000人次增加到4000人次。

  上述援助措施是为了让对华合作的利益尽可能广泛分布在非洲社会各个群体,切实改善非洲民生。在教育方面的计划,不仅是为了给非洲培养人才,也是为了在非洲培养中非友好的中坚力量。如果其国内有众多来华留学生且他们身居其位,那么可想而知,不仅我国与该国的经贸发展会更快,遇到的摩擦也会减少很多,政治关系也会更稳定、更密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出国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全球留学生总人数中有14%是中国留学生。相比之下,在吸收来华留学生方面我们成绩相当一般,以至于拉美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墨西哥每年公派来华留学生不过区区12人,且来华留学生中学习语言、文化者多,学习经贸专业者不足。这种局面必须改变。既然政府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