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洋品牌变“枳”谁之过

2007-3-17 13:20 《新财经》·彭化英 【 】【打印】【我要纠错

  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大多以优质著称。但近几年来,与洋品牌有关的消费纠纷却屡见不鲜。

  去年,柯达公司遭到几百名消费者集体投诉,称该公司一款LS443型号数码相机存在质量问题,要求换货遭拒。据了解,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款相机出现类似问题,柯达公司都会免费更换或维修,但在中国内地,他们却对消费者的要求置若罔闻。

  零售巨头家乐福超市在中国也是问题不断,先是“咸鱼干爬蛆虫”事件被曝光,接着,涂改商品生产日期、虾皮桶内苍蝇乱飞、销售涉嫌仿冒世界杯用球等问题也浮出水面。这些问题在其他国家的家乐福卖场内,几乎不可能出现。

  全球电脑市场的老大戴尔也未能在中国保持“清白”之身。去年,戴尔不仅被“换芯门”事件弄得灰头土脸,还因产品漏电问题被几十名用户告上了法庭。这在它的老家美国,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亨氏、宝洁、卡夫、联合利华、波音、肯德基、强生等众多跨国企业,在中国都曾遭到过同样的质疑——为什么在对待消费者的态度上,要采取双重标准?这些企业中,不乏如雷贯耳的“世界五百强”,漠视消费者决不是他们应有的“性格”。有人说,这是“洋和尚”们不服中国的水土。其实恰恰相反,是它们太服中国水土了,甚至已经被“同化”。

  商品从生产到流通要经过诸多环节,出现瑕疵在所难免,但出现问题后企业所采取的态度和补救措施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有些跨国企业在中国的表现却令人遗憾。与其说跨国公司的危机公关不到位,还不如说它们所用的方式已经“本土化”。

  产品出现问题后,有些跨国公司不去与消费者沟通,却拼命做政府公关,希望私下了结。而这一招,正是一些中国企业的惯用做法。从这一点来看,跨国公司将一些“中国特色”的做派研究得相当到位,进而形成了跨国公司“中国病”。

  为何跨国公司在其本国或其他地方不会出现的错误,在我们这里却屡见不鲜?知名营销策划人叶茂中说:“一些跨国公司产品的生产标准在中国和在欧洲市场是不同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检测标准,或者检测标准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全。比如针织品,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生产这些纤维的羊毛怎么样,棉花怎么样,都有相关的条款规定。我们的标准还没有那么精细,这就给一些公司提供了可钻的空子。为什么宝洁或其他跨国公司在问题出来后,敢于出示我国相关部门出具的检验标准,并高声宣布自己没有任何问题呢?为什么他们敢于向消费者叫板,说消费者诬陷呢?这和市场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想来也是,我们本土的企业没有做到的事情,凭什么让外国企业做到呢?我们自己都不遵守的游戏规则,外国企业又有什么义务去遵守呢?也许从这个角度看,很难说跨国公司是在故意轻视中国消费者。

  某些跨国公司之所以敢轻视中国消费者,与我们在市场管理方面长期存在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很大关系。

  我们不能说跨国公司与生俱来就会使用“双重标准”,洋品牌被“同化”的导因需要我们更深层次的反思。在指责不负责任的跨国公司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改善自己的市场环境,打破各种潜规则,创建一个规范公平的市场秩序。这样,市场才能走上健康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