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基民与“饥民”

2007-4-17 11:20 《新财经》·何辉东 【 】【打印】【我要纠错

  中国人相互见面时有一句问候语:吃了么?当前,这句问候语却不流行了,取而代之的是:你买基金了么?买基金仿佛成了一种时尚,一种生活中的必需,甚至比“吃了么”还要重要一千倍、一万倍。

  去年以来,我国股市一路高歌猛进。上证指数踩着千三,挑破两千二百五,打了鸡血似的蹿到了三千点,据各路有关或无关人士分析,或许五千点、八千点都不是梦。原先熊市中“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证券投资基金,在“东风吹、战鼓擂”的大好形势下也逐渐变得奇货可居,成了老百姓竞相争抢的金娃娃。虽然基金发行的脚步从未停止,但每当新基金发售,银行代销点仍会人头攒动,如饥似渴的人们手中挥舞着钞票,执著高喊:买,买,买。买到者中了头彩般喜笑颜开,没买到者并不放弃,握紧钞票盼着下只……一片买声之中,基民队伍飞速壮大,大有“全民皆基”之势。

  一个事情“热”了,就会有人出来“冷”思考,“购买基金要慎重,要有风险意识”、“不要被基金热冲昏了头脑”等“高屋建瓴”的教诲逐渐多了起来。“冷”思考是对的。由于基金热得太快,跟风购买者众。很多投资者并未对这种投资渠道进行深入了解,对其运行规则并不清楚,甚至根本没有风险概念。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基民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会对所要购买的品种左挑右选,为了几毛钱斤斤计较;而在拿出多年的积蓄购买基金时,却显得大方得很,一掷千金眼都不眨。

  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基民的专业知识相对贫乏,在看得见的财富效应驱动下出现了羊群效应。再加上基金公司在宣传基金时,难免有片面或夸大之词,对相关领域并不熟稔的投资者自然争先恐后,生怕漏吃一勺羹。

  然而,让基民们保持清醒头脑谨慎投资说起来容易,形成这样的理性市场却难上加难。基民不是专业人士,也不需要变为专业人士——基金的特征之一便是专家理财,如果基民们都成专家了,那基金经理们上哪混饭去?每个基民甚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朴素的理念,那就是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如果能挣钱,那就干!趋利是投资的最原始动力。在证券市场如火如荼的今天,基民们有什么理由,又有什么能力去“谨慎”呢?

  如此看来,“基金热”似乎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但深思起来却又值得玩味。为什么老百姓如此钟情基金,甚至典了房子卖了车也要加入基民队伍呢?那是因为,我国老百姓的可投资渠道太少了,财产保值增值的强烈需求与狭窄的投资出口之间矛盾重重。把钱存银行安全性倒是高了,但负利率让储户眼睁睁看着钞票“缩水”;买国债吧,那点利息也是杯水车薪,本金增值有限;投资房地产虽或有利可图,但一来投资不起,二来政府天天喊着打压,前途莫测;参加传销更惨,百分百的血本无归……可老百姓“钱生钱”的需要是迫切的,他们需要钱买房子,需要钱以备患病时的“挥金如土”,需要钱让子女接受“昂贵”的教育,需要钱给自己未来的生活吃一颗定心丸。而证券市场带给基金的火暴,恰恰让人们找到了这样一个“钱生钱”的突破口。于是,这种投资压抑倾泻而出,将基金烧得滚烫。

  打招呼时问对方说“吃了么”,对方不见得是挨饿的;问“买基金了么”,一方面是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另一方面,或许是人们真的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