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从庄股横行看圈钱操作产业化

2007-4-17 10:3 《新财经》 【 】【打印】【我要纠错

  随着投资者对市场圈钱行为逐渐警惕,圈钱者除了在行为方式上更加隐蔽之外,也更加注重在圈钱过程中的分工合作,这使得圈钱行为在操作上体现出明显的产业化特点。圈钱高手甚至可以仅用一则信息,通过精妙配合,就将投资者圈得血本无归。近期,证券市场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一只名叫某某科技的“妖股”,正是这种圈钱手段的精妙再现。

  庄家获利路线图略

  据媒体报道,一位署名“利国利市”的人士,在博客中撰文进行解析,矛头直指某某科技股的幕后黑手。

  这只科技股可流通股份为6237万股。根据数据监测,大资金持股约占20%,属于被控盘的上市公司,从十大流通股东列表可以看出,没有基金之类的机构投资者。保守计算,庄家持股为2000万股。

  从2006年3月至10月31日,在庄家的操纵下,该科技股股价涨跌历经五个阶段。

  3月25日,该科技股发布公告,2005年每股收益0.19元人民币,比2004年的每股0.16元有所增长。当天,该科技股的收盘价为4.66元。此前一段时间,该股走势是盘整态势,没有大的涨幅。随后一个月不到,该科技股股价在“利好”的刺激下发力上攻,甚至以连续涨停的形式摸到7元附近,升幅为50%多。

  4月26日,该科技股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每股收益8分钱,净利润同比下降19%.第二天,该股下跌4%,可谓是借利空消息洗盘。第三天该股价位回升至7.17元,此后继续以涨停的形式向上攻击,最高价格在5月16日达到11.55元。本阶段上涨幅度为60%多。

  6月2日,该科技股公告股改,对价为公积金转增,10股转增2.8股,相当于10送1.788股,远低于平均股改对价水平。此时,为配合股改,该科技股公布半年度业绩预告,一反前期的下跌,每股收益0.11元,净利润同比增长8.12%.与此同时,公司高层在股改中宣称,以股改促业绩质变:公司计划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实现利润4500万元。五年之内将形成20亿元的销售规模,净利润将达到3亿~4亿元。

  7月11日,该科技股股改获得通过并复牌,当天实际涨幅27.53%,第二天继续涨停。此后一直到10月17日,该股一直在10元左右反复震荡,直到18、19日连续两个涨停板,随后是10月20日因审议重大资产交易事项停牌。

  六天后的10月26日,该科技股复牌,同时公布控股子公司拟以15800万美元出售抗感止咳类西药OTC业务,按道理这确实是一个利好消息,毕竟上市公司还可以有一笔投资收益。当天,该科技股以全天最高价格12.74元高开,到收盘时跌2.07%.这时,庄家明目张胆地借所谓“利好”高位出货。

  10月31日,该科技股复牌,伴随着的“炸弹”终于出现了:累计被占用15.88亿元。如此之高的占用,对于一个总盘子仅2.6亿股的上市公司来讲,几乎是每股要被占用6元钱,而此时该科技股每股净资产才2.29元。可想而知,这个上市公司已经被占用得破产了。

  从开始时股价4元附近起步,达到12元的高位出货,由此推算,庄家至少可以从中获得2亿元的净利润。

  9.5亿元归属了利益圈

  署名“利国利市”的人士写道:“我们不能确定这个庄家就是该科技股董事长,但是,从以上走势和配合的消息发布,我们可以看到,至少上市公司难以对此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有一个细节成为上市公司管理层难脱干系的重要证据。该科技股巨额占款黑洞是在10月31日被公告的。对于这一事项,按理来说,之前已经经过详细的核查。但公司管理层却采取了非常令人费解的方式处理。

  10月26日当天,在公布控股公司出售资产的同时,还公布了一个公告,称将审议重大事项,10月27日起停牌。该公告直到10月31日才被正式披露。原本可以只用一个公告就披露清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偏偏分两次来重复发布。恰恰就是因为这一时间差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便给庄家借“利好”高位出货以可乘之机,而股民受这种不对称信息所误导,损失惨重。

  在10月31日之后的连续几个交易日中,该科技股一再跌停,短短数日之内,换手过半。如此狠心的杀跌,实在让人胆战心惊。“恶庄”行径令人侧目。假定这个庄家是由该公司董事长操纵的,那么,当他“胜利”退出时,将圈走多少财富?

  署名“利国利市”的人士算了一个账:其第一笔财富来自股市,至少可获得2亿元的净利润,第二笔财富来自以资抵债,用来抵15亿元债务的资产可能实际只值7.5亿元,以上两者相加,以该公司董事长为核心的利益圈子至少获利在9.5亿元人民币以上。一次完美的谢幕,投资者为此付出的却是9.5亿元的门票,代价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圈钱新形态

  时过境迁!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和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现在证券市场的情况和当年已经截然不同。但是,圈钱行为并未因丧失了曾经依赖的生存空间而就此销声匿迹,相反,它们正以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在资本市场不断重复演绎。

  方式更隐蔽。和以往上市圈钱有所不同,当前在证券市场上圈钱的主要是已上市企业。由于上市后的监管力度比上市前要高,因此,上市公司圈钱的手段变得更加隐蔽。很多上市公司往往是通过制作虚假的会计报表等方式蒙骗投资者,这对于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讲,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其查处也相对困难。

  范围更广泛。此前主要的圈钱领域出现在公司上市、增发等过程中,现在圈钱行为则进一步扩大,在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也经常出现。在圈钱对象上,此前投资者是被圈的对象,现在,出现了大量以上市公司为对象的圈钱行为。这些行为集中表现为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等等。在圈钱主体上,早已不限于上市公司,其他各类主体都在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着各种圈钱行为,圈钱主体甚至出现了券商和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

  手段更狡猾。有些上市公司和庄家相勾结,通过散布信息等各种手段操纵公司股票价格,欺骗投资者高位购买,然后从中牟利,以目前的监管水平,这些行为很难被查实。而一些特殊的圈钱主体,手段则更加高明,例如某券商利用理财产品圈钱过程中,就利用自身的公信力进行误导性宣传。

  危害更严重。随着圈钱对象的扩大和圈钱方式的升级,其危害性也在与日俱增,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德隆集团利用控制的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大肆圈钱450亿元,如此大的资金被圈,对于被圈者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