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百达翡丽在中国

2007-4-17 10:50 《新财经》·凌 燕 【 】【打印】【我要纠错

  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

  全球拍卖会上成交价最高的钟表。1839年建厂,表平均零售价达13000美元至20000美元。公司是瑞士仅存的真正的独立制表商之一。共创下了70个专利,成为全球唯一的以全部机械机芯获“日内瓦优质印章”(Geneva Seal)的钟表制造商。

  在它的客户名单中,有100名国王,54名王后,还有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夏洛蒂。布郎特、柴科夫斯基等显赫人士。

  2005年9月16日世界十大名表之首的百达翡丽悄然来到中国,落户上海,成为继日内瓦以及巴黎之后的全球第三家门店。

  2006年年底,对于热衷于百达翡丽的中国消费者而言,一大满足是有机会看到1839年百达翡丽创立后制作的第一只手表。2006年12月1~3日,百达翡丽在上海举办了以“家族制表公司信守的价值”为主题的大型展览,这是百达翡丽进入中国后的第一次公开大型展览。

  展出的产品有即将推出的新款,有经典的Calatrava系列,有具有特殊意义的三问、十日陀飞轮、 天文陀飞轮、 镂空、 珐琅等怀表和手表,每一款表都蕴涵着贵族气派。500多平方米的展示厅,陈列了百达翡丽250件珍品。据悉,其中67枚乃日内瓦百达翡丽博物馆的珍贵藏品,这不仅是由百达翡丽总裁菲力。斯登先生亲自精心挑选,而且还是第一次“走出瑞士,来到中国”。

  负责人介绍,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广品牌,让更多的人更近距离地了解百达翡丽,从而进一步培育百达翡丽的中国市场,并拓展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树立品牌形象。那么,目前百达翡丽在中国市场的情况如何?

  品牌认知模糊

  开展不到一小时,展厅里已经人头攒动,笔者进行了现场采访。一位来自北京的女士告诉笔者:“拥有百达翡丽就意味着获得了一个身份。它很有可能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会因为买它而花掉半辈子的积蓄。”“在上海,面子最重要,像百达翡丽这样的高端消费品,越贵越有人买。因为这是身份的象征,是高贵的体现。”另外一位男士说,“实际上,这些表买来也不是戴的。”

  张先生是一位来自天津的钟表收藏者,这次专程来参观表展,但是对于百达翡丽推出的几款新表感到有些遗憾,“还是喜欢以前的机械表,现在石英表已经没有什么收藏价值,看不出百达翡丽在这方面的突出特质了。”

  超过半数的参观者表示百达翡丽在他们心目中“毋庸质疑”是第一位的,但大部分人却道不出其“第一”的核心价值所在,是外观设计?是内在构造?是历史传承?还是材料选择?可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正是百达翡丽目前所面临的考验。

  事实上,令百达翡丽最感骄傲的是其精品意识:从成立至今,一百多年,总产量仅有60万块,即平均一天只生产10块手表。培养一名百达翡丽制表师需要十年时间。一只复杂的百达翡丽表需要熟练的制表师制作两至三年时间;表型相对简单至少也需要九个月。对于这些,消费者知之甚少,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是,百达翡丽1100万美元的天价拍卖数字,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曾在首届伦敦钟表博览会上购买过一款精致新奇的无钥匙上链表,等等。

  过于偏重从贵族化、历史性、高贵身份象征等来诠释品牌,忽略其核心理念的宣传,会导致消费者在认识上的偏颇。有不少参观者表示,“百达翡丽在质量上和江诗丹顿、伯爵应该差不多吧。”这个想法,恐怕不是百达翡丽所希望的。

  市场导入无策

  这是百达翡丽进入中国后第一次举办大型公开展览,当表展进行到第三天,笔者在上海繁华的南京路和淮海路做调查时发现,知晓百达翡丽的为数不多,知道表展的则少之又少。除了展馆两面宣传彩旗,长长的中山东一路(外滩)就再没见到其他任何有关表展的宣传。

  据笔者展会现场调查,第一次听说百达翡丽这个品牌的参观者占到总数的1/10以上,他们对宝玑、万国、伯爵、江诗丹顿、帝陀、劳力士、欧米茄等更为熟悉。这与百达翡丽进入中国市场的低调态势紧密相关。

  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士为太太购买了一只“twenty-4”,价值40万元人民币。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奢侈品消费人群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消费主力军平均月收入7000~50000元人民币之间,年龄不是国外的40~70岁而是30~40岁,高学历、高收入。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个人财富的4%左右,而中国的部分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会花费个人财富的40%甚至更大的比例去追求奢侈品,他们有购买的能力和欲望,属于“炫耀性”消费群体。

  对于中国消费群体的这一特殊性,百达翡丽显然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在奢侈的渲染上过于低调。交易中没有尊贵的仪式,没有奢侈的渲染,一切太过于平常与平淡,那种奢侈带来的羡慕感和自豪感随之被淡化。对此,百达翡丽中国区负责人也表示,百达翡丽在中国的确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目前百达翡丽在中国市场认知度的品牌建立和推广工作更是有待不断完善。

  在宣传策略上,有关负责人并未明确表示会有所改变。但笔者以为,在广告投放上要在有针对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能影响其消费人群的传播渠道。

  对于奢侈品来说,是羡慕者的“羡慕”和“无法得到”,使得奢侈品的距离感和价值得以体现,从而成为了促进购买的因素。因此,理念传播之中,要彰显华丽与品位。

  在媒体覆盖上,针对中国市场,要讲求多层次配合。要占据高端媒体特别是财经类媒体的强势版面。另一方面,适当选择一些大众化的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从高端到中端的“眼球垄断”,使奢侈意味愈加浓厚。这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更为重要,因为,中国人很好“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