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公路养护单位经济效益审计探讨

2007-5-24 10:24 《交通财会》·潘带娟 【 】【打印】【我要纠错

  经济效益审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由此,内部审计工作须及时转型,不再局限于财务领域的审计,要向业务经营和管理方面拓展。拓展内容之一,就是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使经济效益审计成为现在乃至今后内部审计转型的核心内容。

  经济效益审计就是经济效益实现和开发途径的审计,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目的在于促进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工作,帮助它在经济过程中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李金华审计长在2005年6月召开的中国内审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暨全国内部审计“双先”表彰会上指出,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企业和部门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其目的就是“管理+效益”。尽管经济效益审计的提法多种多样,但实质是一致的,目的是相同的——都在于促进提高经济效益。

  一、 经济效益审计是公路养护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核心内容

  在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审计长讲到,“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效益和管理,最后落实到提高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提议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包括经济责任审计”。可见,经济效益审计自然发展成为内部审计特别是公路养护单位内部审计的核心内容。

  (一) 在公路养护单位干部监督领域探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公路养护单位负责人,对内是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中心,依法管理单位的人、财、物等资源;对外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依法代表单位行使权力,表达单位的意志。所以,公路养护单位负责人对于其所在单位,至少应承担三方面的经济责任:一是依法行政责任或依法经营的责任,二是规范管理责任,三是创造效益责任。在三方面的经济责任中,依法行政是基础、规范管理是手段、创造效益是目的。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根据《交通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1至4条规定,内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通过对被审计单位领导人员所在单位资产、负责、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审计,分清单位领导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对公路养护单位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直接内容,是其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状况;

  2.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情况;

  3.任期内、成本费用、损益及其分配情况;

  4.遵守国家财经纪律的情况;

  5.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6.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在上述直接内容审计的基础上,须查清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查清领导干部任期内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情况等,分清领导干部对本单位财务收支中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以及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应当负的主管责任。

  2.查清领导干部个人在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领导干部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的问题。

  3.查清重要的经济合同管理、履约情况,有无合同纠纷,属前任遗留或本任期内发生,有无已败诉的诉讼而不入账的负债;有无对外提供重大担保,有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应负何责任。

  在审计中,既要注意对一些具有普遍性问题的检查,又要注意对那些典型个性情况的检查。

  (二)在公路养护施工企业中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承揽公路工程项目,合营和投资企业可享受国民待遇。公路养护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愈加剧烈。为此,企业就要通过内部审计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自我解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和诊断。目前,我区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在投标活动中,大多是低价中标,工程项目单价低,加上粗放型的管理,导致盈利水平低甚至亏损。要扭转这种局面,提高单项合同工程的盈利水平是关键,恪守“守约、保质、薄利”的经营原则,更要发挥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审计的内容有:

  1.根据公路养护施工企业的特点,工程总成本中,材料费是大头,一般占到总成本70%左右,而影响材料费的因素有两个:第一数量,第二价格。另外,返工也是造成增加使用材料的另一个因素,故保质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基础。因此,把工程材料费用作为审计的重点。(1)材料采购与款项支付程序的审查。审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损失浪费或违规违纪现象,并延伸审查是否遵循相关的内控制度。如,审计中发现某笔材料采购业务的程序有异。据此,对采购与支付是否遵循内控制度进行验证,若与内控制度不符,则采用各种审计取证方法,收集资料,分析其原因,有无违纪或虚增成本的现象。此外,对材料采购还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采购合同。是否按施工计划与供货单位签订合同,有无多购、少购、重购或计划外的材料采购。若是大宗材料的采购,对供货单位的选择,是否通过招标竞价。有无舍近求远,且价格比同规格、同品种的材料要高的情况。特别是防止材料采购上的质次价高等问题。二是用料,有无以购代用的情况,是否做到严把施工质量关,减少返工及损失浪费。(2)材料核算和管理的审查。审查材料采购成本计算是否正确,发出材料的结算价格及使用情况,有无制订材料消耗定额,实际使用材料是否合理和节约,有无优材劣用、大材小用、跑冒滴漏的情况。

  2.生产组织与生产工艺流程的审查

  生产组织的审查,主要是分析施工企业为完成施工任务而设置的人力资源、必要的内控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使各项施工任务均能有条不紊,且经济有效地运作,更能保证工程进度及施工质量。

  生产工艺流程的检查,主要是分析施工企业为完成施工任务设置的项目经理部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做好开工后施工准备工作,例如:技术准备、机械物资准备、施工现场的准备;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以及建立质量自检体系。重点审查施工中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施工的程度,这些措施是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利好影响。

  3.加强对施工合同的审查

  施工合同是支付工程款的依据,把检查履行合同条款作为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防止超出合同约定范围的付款。检查合同条款是否严谨、合法、公允,防止因合同内容有误或遗漏而造成经济损失;检查分包合同的签订,是否符合《合同法》、《公路法》等法规的要求,这对防范企业经营风险,预防合同纠纷、以免因出现违法合同、无效合同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是十分重要的。

  (三)养路费使用的经济效益审计

  公路养护单位内审机构根据本部门职能、任务目标、资金用途和使用范围,审查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为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及特定的养护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事前。主要审查单位各项内部控制度健全性和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一贯性。内部控制制度良好,则为提高经济效益打下了基础。例如,河北邯郸钢铁公司的效益主要是实行“成本否决”的控制制度,通过“成本否决”这一内部控制制度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二是事中。审查各项养护工作是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通过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科学的财务管理,提高养护事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养路费使用是公路养护单位支出的主要内容,包括养护工程费、养护事业费、养护其他费。对养护成本支出的审计,包括成本费用控制,成本费用考核、成本费用的分析。这些是经济效益审计的重中之重,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而且也为公路养护单位向企业化管理转化积累经验。三是事后。对已完成的各项养护任务与其耗费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公路养护单位履行职能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进一步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二、公路养护单位经济效益审计应考虑的事项

  1. 单位领导对效益审计的重视程度。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内审机构应考虑单位党政领导对效益审计的需要。只有把单位领导及干部职工普遍关注的事项,或与当前中心工作相关的热点问题作为审计的重点,才能使效益审计发挥作用。否则,偏离单位党政领导的需求,效益审计的效果就体现不出来,还可能出现负作用。这也与审计的定义——是经授权或委托方可执行的一种行为——相吻合。

  2. 审计风险。受传统审计思维模式的束缚,找不准切入点,对效益审计的内容、评价指标体系不明确,缺乏科学的认识,走不出财务审计的圈子,停留在揭露违规违纪问题上。即达不到效益审计的最终目的——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和提高效益,而产生的风险。

  另外,经济效益审计应考虑被审计事项的复杂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如过于复杂或存在较高风险的事项、过于敏感的事项、没有统一明确的评价指标或标准的项目,则不宜开展效益审计。

  3. 审计资源。主要是人力资源,这是保证审计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以现有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手段、业务能力、实践经验能否与完成审计项目相适应。所以,对开展效益审计应有所选择,选择那些在当前条件下可做好的项目来实施;若选择不胜任的项目,勉强为之,会吃力不讨好。

  三、 开展公路养护单位经济效益审计的配套措施

  1.更新观念。从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看,内部审计须进一步拓展审计领域,由财务审计转向效益审计,有利于提升审计的层次;由于公路资金也属预算资金,所以,开展效益审计,也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进程中明确资金使用效益责任的客观需要。目前,尽管开展效益审计还处在摸索阶段,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公众对效益的关注,经济效益审计不可避免地成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主流。

  2.完善效益审计法规制度及评价指标体系。公路养护单位开展效益审计的法规依据只有《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交通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对单位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评价、单位效益评价,尚无专门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况且,现有的法规原则性强,操作性不强。只能参照国有企业的一些指标体系,故不能保证审计评价的完整性。所以,需制订适合公路养护单位效益审计的指标体系并完善效益审计的操作规范。

  3.提升审计人员的技能。效益审计涉及的范围广,审计的内容大大超出财务收支的范围,内审人员的专业技能力不能及的话,则无法达到预期的审计效果。因此,要采取措施,提升技能。一要提高内审人员专业素质。要求内审人员不仅具备会计知识,而且了解设计、施工、监理等其他方面的知识,能够发现与财务审计中不同的问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还要在盘活存量知识的同时,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如工程建设、采购比价审计等。二要适当引进工程、管理类人才,优化内审人员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三要加强培训,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多样化,既有知识性培训,如新知识、新制度、新法规、内部审计准则等,又有技能性培训。

  4.审计评价中的注意事项。对被审人和被审单位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经济行为和经济责任为主;(2)经济责任量化评价;(3)责任划分原则;(4)剔除客观因素。内审人员在评价时,一定要做到认定事实清楚,以政策、法规、制度为准绳,不带任何偏见或成见,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计单位和被审人的各项经济活动是否合规、合法,评定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但应注意,在审计报告中尽量不要写结论性的评语,以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