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资金流动过剩,产业型资本、国际性股权私募基金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目标,逐利性和“霸道的强买逻辑”是各路资本真实的本性。此时,CFO应冷静地按资本和商业规律看待资本的流动。以稳健的运营为资本的狂飙找到支点,真正维护全体投资人和资产所有人的利益。
——跨国公司2006年报解读
春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也是投资人收获业绩的时刻,此时股东、投资人、公司掌门人、分析师都将目光投向上市公司年报(Annual Report)。 投资人和股东们关心公司业绩、企业前景、公司价值,各大上市公司高管CEO、CFO 则忙于各种业绩发布会、投资分析会,向投资人展示过去一年企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创造了多少新价值。
当中国上市公司是在股价疯涨中渡过了一个“兴奋的2006财务年度”时, 跨国公司大多是渡过了一个“平静的”财务年度。对比国内上市公司的年报,笔者发现跨国公司的新年报更像是一本“最新版商业趋势指南”。独具特色个性化的年报格式,数据信息背后揭示的是跨国公司在竞争、资本、运营等方面的理念和相互之间的制约与支撑关系中都有值得中国上市公司借鉴的商业经验。
本文精选覆盖行业众多,经营复杂度高的世界一流装备、设备业领军企业——通用电气公司(GE,General Electrics)、联合技术公司(UTC,United Technologies)、卡特彼勒公司(CAT,Caterpillar Inc.)在2006年度年报中的精彩内容部分与大家分享。希望通过向读者介绍其年报信息披露中的特色,解读其背后有价值的竞争趋势分析和策略,以及其领先的管理思想。
“会说话”的年报
做“活”数据,重在揭示企业运营、价值、战略,向全球投资人推销、展示企业是跨国公司年报的一大特色。跨国公司的年报不仅是将审计后的数据向投资人公布,更是借此向投资人全面宣传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企业承担和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让投资人清楚地知晓企业的未来和前景,巩固投资人信心。
年报目录、内容对比
跨国公司在年报上可谓是“用心良苦”,尽一切可能向股东、公众投资人推销和展示公司的价值和前景。事实上体现了“投资人资本主义”。例如联合技术公司年报提到在过去10年中全体股东回报是标准普尔平均值的2.5倍。这也说明,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股价是“价值趋动型”,投资人关注的是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而在新兴资本市场,投资人尤其是投机型资金更关注的是“题材型炒作”,即利用资金的流动性推动股票价格的上涨。
上述比较是相对的,但细心品读跨国公司年报的信息,能从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管理思路,例如创新、实现有机增长是企业核心发展战略、如何实施稳健的资本和财务运营策略、扩张中依然保持稳健的资本结构等。
以“有机增长”为核心的竞争策略
创新、实现有机增长是跨国公司核心发展战略
跨国公司重视和关注有机增长(Organic Growth)。企业借助于收购、兼并等手段的创利模式并不能保障企业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和维系稳健的运营赢利机制。因为在企业借助这些手段放大规模的同时,风险也在无限度地被放大。收购和兼并新资产能为企业的肌体中注入一定新活力,但是代价通常也是巨大的。通过激活企业现有机体中的创造性和创新元素,同样能实现企业稳健、有机地健康发展。而企业长期、稳健的发展前提是企业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的延续和持久。
设定年销售额、利润额中的有机增长率,以创新推动企业有机增长。例如GE公司的年报中显示出企业正在向“创新拉动型”转化,年业务计划中明确显示了有机增长率。联合技术公司年报的第一页标题定义为:“Growing From Within”(见表3)。
持续研发是实现有机增长的基石
现代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跨多学科、汇集不同领域人才进行系统性开发和集成的庞大体系。依赖综合型研究开发平台需要对产品关键性领域实施全方位技术整合和提供集成性综合解决方案。例如开发一项新产品需要涉及的专业有动力学、材料学、流体力学、机械、液压、电气传动、仪表、工艺等多学科。另外,装备制造企业的特点之一是产品研发周期长、需要对研究的产品和技术储备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人力的保障。跨国公司通过兼并、整合、收购,能将不同产品整合在一个大型技术平台上,为研发提供了可能。例如联合技术公司下属有六大类产品、涉及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电扶梯、大型制冷和空调、直升飞机、燃料电池、安全和防火设备等。集合并整合相关领域中的技术资源为集团内部公司共享。
全球范围内,装备制造能力是世界经济强国的重要国家战略竞争力之一。装备制造业涉及的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含量高,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现代装备制造业需要产品有非常高的可连续性、产品的创新和新产品的延续性是维系企业未来营业能力的关键。美国装备、设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益于同军工、国防产品有特殊的紧密联系。例如GE公司年度研发费用中有7亿美元是客户提供的研发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政府。同期,UTC公司也有16亿美元研发经费来自政府。装备企业可以借助研制军品的经验将高端产品的研发技术逐渐向民用产品转化,在一个大产品系列研发平台下共同享有技术资源优势、转化民用产品的效率。这也是世界经济强国的装备、设备企业的成功经验之一(见表4)。
倡导“绿色产业”
全球气候变暖是未来全球制造业面临的一大困难和挑战。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正在着手制订新的环境和气体排放标准。新标准对传统装备产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是迫使装备企业向绿色能源和绿色产业转化。跨国公司正在着手积极应对全球绿色革命,在将绿色装备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上升到战略高度的同时,纷纷设定远景目标与具体的投资和行动计划(见表5)。
向“产品服务型”转化的赢利模式
装备产品,特别是大型工、装型产品的使用周期长,装备企业单纯依靠产品销售的收益和现金贡献不足以维系庞大的产业运营成本和实现持久赢利目标。现代制造业的赢利模式正在向产品后销售市场(after sales market)延伸,业务链一直延续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业务和解决方案,覆盖设备最终用户的维护、保养、配件和改造。
产品服务性业务的一大优势是赢利稳定、现金流有保证、出现业务不良资产的可能性低。对比产品销售贡献率,GE公司产品服务贡献率高过产品销售贡献率14个百分点;UTC公司产品服务贡献率高过产品销售贡献8.79个百分点(见表6)。
稳定的服务领域收益和增量现金为新产品研发和试制提供了资源保证,服务本身可以将企业和用户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加强服务的同时也有利于维持同长期客户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培养和积累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而且从客服部门反馈的产品运营情况、性能信息为产品后继开发和更新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和有价值的客户需求、设备改进信息,可以帮助完善产品功能和推动新产品更新的频率。
此外,产品服务信息化也是装备企业成功转向的关键。例如联合技术公司下属的OTIS 电梯早在10多年前就已成功实现在线服务,现在更通过使用先进的“网络社区”实现对运行中的所有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扩张中平稳的资产、资本结构
过去的几个财务年度中,三家公司都有过无数次兼并、收购行业内公司的业务出现。例如自2001~2007年1月GE公司支出的收购资本超过了1000亿美元。收购对象覆盖的主要行业为医疗、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水处理、油气设备、铁路机车等。在收购业务发生的同时,企业也同样付出了巨大的收购成本。但是仔细观察这三家公司的财务年报能清晰透露出在扩张和收购进程中依然保持稳健的资产、资本结构,平衡了股东利益,并实现了资本积累。
公司对外业务扩张是建立在公司自身已经积累了厚实的产业利润、实业资金储备基础之上的。 例如GE公司和UTC公司权益项下的“未分配利润”‘完全能足额覆盖资产项下的“商业信誉账面余额”,为企业实现产业资本推动下的全球行业兼并、收购提供了充足的资本保障。
从三家公司都在资本市场中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的表现可以看出,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尤其是以“价值型投资”主导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可以按“市场公允价值”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而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则是公司股票走势的“稳定器”,它向市场投资人和股东发出积极的信号:公司对未来业绩的增长有十足的信心和把握,能维持股价的平稳走势。
成功的跨国公司能在业务扩张、回购股票、向股东现金支付股利间注意维系平衡和控制节奏,以保证实现收购后资产的继续增值、持续回报股东(见表7)。
商业信誉
跨国公司资产负债报告中的另一个特色是突出“商业信誉”的地位。近年来,部分国内上市公司已经注意到在年报中显示商业信誉、无形资产,其展示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商业信誉在欧美企业资产中占有非常高的比例,甚至超过固定资产总额。例如GE公司无形资产为864.3亿美元(含商业信誉)超过当期账面固定资产749.66亿美元;UTC无形资产173.62亿美元(含商业信誉)超过当期账面固定资产57.25亿美元。
商业信誉的产生是伴随企业发生收购、兼并业务而产生的。维持商业信誉账面价值的关键在于上市公司能否对兼并和收购后的企业实施业务改造、让收购后的资产继续增值和赢利。否则,商业信誉就会出现减值。商业信誉在财务报表中的出现更像是“一把悬在企业高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运用的好,能为企业和集团带来可观的整合效益和收益,否则就会成为业绩陷阱。
商业信誉的评估和价值重新评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上市公司对收购资本的控制和整合后企业资源的赢利能力。而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在企业现实经营中这两者是紧密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无形资产管理折射出的是上市公司驾驭有型资产的能力。无形资产的价值也是市场对企业有形价值的认可和价值界定。同时无形资产也是对被收购企业原资产所有人和股东的回报,即提前买断被收购企业股东未来年度中可能获得的收益。
巨额商业信誉的支付体现出跨国公司收购中的收购战略是定位在“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商誉”的重要性还在于催生收购公司内部经营变革、释放出该公司的内在价值,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例如GE公司收购NBC 支付的商业信誉是180亿美元。GE公司为新资产注入“GE式管理精髓和管理模式”后,让收购的资产放大收益。
稳健的财务运营
稳健的财务操作本身是为实现企业长期稳定的业务发展、实现赢利能力的健康和平稳。跨国公司财务年报中能体现稳健财务核算之一是“预题应计负债”。作为税前列支的这部分成本,采用“递延税款”做调节,计算模式和程序覆盖当期影响税前利润的多个科目的年初、年末余额的调整。企业选择递延税款可以平衡当期收益和未来承担的支出和义务。例如2006年联合技术公司账面中预题应计负债是57.51 亿美元,包括:环境保护支出、设备维护质量保证金、合同争议和纠纷、企业重组费用、职工福利和养老金等。
GE公司在财务核算中使用新账务处理方式——衍生品会计处理和对冲会计处理2006年末资产负债表中, GE的衍生资本是22亿美元,负债是29亿美元。GE公司推行的是全球风险管理体系,公司董事会下设“首席风险官”一职。使用金融衍生品、对冲、掉期等手段控制各类风险,针对利率、汇率、大综商品价格,控制可能出现的因利率、汇率、价格波动对利润的影响。
它山之石
尽管在过去一年中,中国资本市场股票指数上涨了150%以上,许多人依然沉浸在“二级市场股价狂飙”的兴奋中,作为上市公司领军人的CFO 们此刻更需要冷静的思考,在股价飞涨的背后该如何在竞争、资本和运营中打造坚实的产业根基、做“实”产业赢利。
专注运营
成功的上市公司都是以“价值型”盈利模式来长期吸引投资人视线的。对外扩张也是以企业的稳健运营为基石的,国内上市公司要避免盲目追逐资本而冷落运营,将目光专注于提升公司产品的赢利能力和技术创新。
关注投资人、特别是公众股东的利益
国内资本市场正朝着“投资人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随着资本市场的成熟,今后国内上市公司年报应将“全体投资人收益和回报”作为重点陈述内容,上市公司的高管应将主要精力放在为股东创造和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增值上。
产权交易中采用“公允价值”评估企业资产和价值
全球性资金流动过剩,产业型资本、国际性股权私募基金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目标,逐利性和“霸道的强买逻辑”是各路资本真实的本性。当国内媒体大量将“产业安全”、“民族主义”和“企业贱卖”等情绪化的字眼用于评论企业兼并和收购业务时,CFO应冷静地按资本规律和商业规律看待资本的流动。同时,国内应尽快按公允标准评定企业的价值,让资产、产权在“阳光下”实现透明、公平、公允的交易,避免出现公司价值被人为地低估和贱卖资产的现象,维护全体投资人和资产所有人的利益。
(图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