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29日,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新财经》记者采访了数位台湾党派、商界、学界人士。每一次访谈,都使记者感觉到:我们彼此血脉相连,我们渴望融合与交流。
台商投资带动两岸贸易
记者首先采访了王志刚,他曾任国民党中常委,元智、台湾等数所大学教授,1996~2000年曾担任台湾“经济部部长”。王志刚介绍,两岸经贸往来对双方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或缺的贡献。台商到大陆的投资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在大陆加入世贸组织后,台商到大陆的投资就更多了。台湾市场小,人工、土地成本高,一些传统产业在台湾生产已经很不经济了,因此,到大陆投资对台商来说是个出路。对大陆来说,尤其在早年,外资尚未进入,台商的投资对大陆资本形成、工商企业的发展,尤其对台商管理、营销技术的引进很有帮助。
投资带动了贸易。台商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电子产品也往往从大陆进口,占两岸贸易额相当大的比重。这几年台湾的水果、农产品也销往大陆,但金额上所占比重还不太大。大陆近些年销到台湾去的商品也很多,如义乌的小产品,在台湾市场就占有很高的比重。现在,大陆销往台湾的高附加值产品在增加,如电子产品销往台湾的就很多。
每年台湾大概可以享受到大约500多亿美元的顺差,顺差对台湾经济很有帮助。两岸的经贸关系,对双方都是互补的、互惠的。这种互惠关系希望能持续地发展。
台商叶惠德现任台企联常务副会长、上海市台协资深会长,他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创建了中国最大的冷冻食品王国“龙凤食品”,不仅畅销华夏大地,更远销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叶惠德介绍,进入大陆的台资商品,品质大部分能达到国际标准。我们公司的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已有十年了,品质上是好的,关键是如何降低成本,成本太高,国际竞争力就弱。
叶惠德告诉记者,台商在大陆投资最早集中在珠三角,现在是长三角,逐渐会向北方和中西部移动,大陆的东北和中西部的潜力很大。如果配合大陆的一些政策,二、三级城市及农村也将有很大发展。
叶惠德在谈到两岸经贸关系时说,2006年,两岸贸易额高达1078.4亿美元,在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传统产业比较多,如家具、鞋等;现在,则是机电、电子类产品比较多。
保护民族产业
作为较早进入大陆投资的台商叶惠德深有感触地说,台湾目前不允许大陆的食品加工业进入。台湾人工工资很高,而中国传统食品需要手工制造,所以成本很高。大陆的家电在台湾很有市场前景,汽车业也比台湾的规模大。如果在这两方面能够扩大交流,台湾的消费者将享受到更优质、便宜的产品。
2006年,大陆从台湾进口额为871.1亿美元,大陆对台湾出口仅为207.4亿美元。对于造成这种巨大逆差的原因,叶惠德说,大陆对台出口数量很少,台湾对大陆产品进入有很多限制。比如,有些原料可以进入,但加工后的产品不可以进入;中药材可以进入,但药方就不可以进入;有的蔬菜可以进入,但加工后的水饺就不可以进入。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原料都可以进入,比如猪肉和大米就不可以进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台当局不鼓励台商到大陆投资。
需强调的是,台商进口大陆的原料,经加工后再出口。所以,台商对大陆的出口也是很有贡献的。
在被记者问及大量进口会不会影响台湾本地的产业时,王志刚说,台湾当年也有个口号:保护民族产业。结果民族产业保护得一点竞争力都没了。过去,台湾在汽车产业采取保护政策,关税很高,汽车质量反而不好。台湾的自行车一直未列入保护,结果自行车外销达到世界第一。因此,越是充分竞争发展得越好。
目前,大陆企业也在积极“向外走”,王志刚建议:大陆企业虽然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但对外投资需要花功夫深入研究当地的文化和经济背景。他举了最近两岸企业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台湾的明基收购西门子,一年不到损失了8亿欧元;另一个是大陆的TCL收购汤姆逊损失2亿欧元。因此,他建议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