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为人处事的辩证关系

2007-6-20 14:18 《新理财》·翁礼华 【 】【打印】【我要纠错

  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关系,但最重要的当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管不少专家把领导概括为“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等五种行为和“找到自己声音、为他人做榜样、描绘愿景、感召他人、寻找机会、试验冒险、团结协作、让他人变得强大、承认别人的贡献、为价值实现和胜利而庆祝”等使命,究其实质仍然离不开人际关系这个不变主题,即“无论何时、何种情况下领导都是一种人际关系”。作为时时刻刻要与人相处的领导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远比其他人更为迫切和重要。

  利弊得失

  利与弊、得与失总是相互联系的,有一利必有一弊,有一得必有一失。例如,为官作宦者忙于公务,但缺少自由;平民百姓有充分自由,却无尊贵和享受;从政者有名誉权势,但赚钱不多;从商者地位不高,却拥有官员难以企及的财富;说到旅游休闲,往往有时间者没有金钱,有金钱者没有时间,有时间有金钱者却年事已高,难以出行。可见,人要想得到什么,就必须准备失去什么。在许多情况下,失去本身就是一种得到,得到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失去;得到的东西越多失去的也越多。所以人既不能因得到而满足,也不要因失去而惋惜。因得而失,因失而得,或得而复失,失而复得,都是平常事。能够做到利大弊小,多得少失,便是上上大吉。

  人在生活中要正确权衡利弊得失,关键要有高尚的品德。德高才能有远见,德高才能心系百姓,德高才能分清轻重。不能设想,一个利欲熏心的人会牺牲个人利益去服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不能设想,一个巧取豪夺的人会情愿舍弃小团体的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可以肯定,那些为了一已之绳头小利,不惜“千斤拨四两”,慷国家之慨的贪官污吏是绝对不可能正确处理利弊得失关系的。

  无论什么人,利弊得失都会伴随他的一生,能否正确处理将是人生的一大考验。希冀无弊尽利、有得无失,只是痴心妄想,能舍弃私弊赢得公利是一种美德,贪图小利招致大弊是一种愚蠢,因谋取一己之私利而酿成公弊则是人生之奇耻大辱!

  喜忧义利

  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但最能影响人的心绪。因忧导致心理失衡者有之,因喜而乐极生悲者有之。人切忌大喜大悲,因为大喜与大悲都不利于心灵的宁静。人要经常意识到喜中有忧,忧中有喜。当好事落到你头上的时候要看到忧的影子,当坏事不幸降临时要想到喜已离你不远。生活中绝对的好事和绝对的坏事都不多见,在多数情况下,喜与忧都会结伴而行。正因为如此,好事连连者,不要冲昏头脑,注意喜之有度;坏事不断者,不能丧失信心,也要看到希望之光。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人最容易失去理智,使原本和谐的生活变得紊乱,美丽的人生失去韵味。

  人之喜忧无不与名利相伴。众所周知,人皆有名利之心,但对待名利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持正确态度者既不为获得名利而沾沾自喜,也不因失去名利而痛苦不堪。他们也珍惜名利,但从来不为个人争名争利。他们靠奉献赢得名利,靠诚信呵护名利,并能把个人的名利置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中。因而,他们虽有名利之心,却无贪图名利之嫌。

  持不正确态度者以追名逐利为己任,把名利看得很重,以得到名利为喜,失去名利为忧,被名利两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这种人的可悲之处在于,既不知名利为何物,也不知应当怎样去获得名利,更不知怎样驾驭个人的名利。由于诸多“不知”,往往把名利颠倒过来看,因而总是看不清名利,也得不到名利,甚至还会走向反面,被名利所捉弄。

  真假美丑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有真假美丑问题。当你袒露缺点时,你是“真我”,是内心美的表现;当你把自己装饰得很完美时,你就可能是“假我”,是内心丑的反映。正因为如此,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良知都要求我们多一点真诚、美好,少一点虚伪、假丑。

  与人相处要真心实意。有的人“礼贤下士”想听别人的真话,而他自己讲出来却都是假话,这种人永远不会有朋友。要知道,人是万物之灵,直觉极强,讲的人清楚,听的人更清楚,言语表达中倘有半点儿虚情假意对方都能觉察到,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做事也来不得半点虚假。做老百姓需要做的事,是一种责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是一种探索;做自己想做、又喜欢做的事,是一种快乐。但不管做哪种事,都应当实实在在。做表面文章,是对责任的亵渎;做虚假文章,是对群众的欺骗;做违心文章,是对自我的讽刺。

  生活中的美和丑,随处可见。生活告诉我们,美丑有内外之别,若以美的表象掩盖丑的实质,是真丑假美;而美的实质被丑所掩盖,则是真美假丑。作为智者,不但自己要成为真美,同时还要以金睛火眼,对真假美丑加以识别,切不可被虚假的表象所蒙蔽。

  上下进退

  生活中有不少涉及上下进退之事。电梯的时上时下,对乘客来说,是一种方便,是一种享受,人生的上下又何偿不是如此呢?

  然而,人在生活中,特别在仕途上,总是追求上,以上为荣,以上为乐;总是躲避下,因下而忧,因下而悲。其实,就每一个人而言,上升不仅会受高度空间限制,即使你有机会到达高峰也是暂时的,无论谁,最终都要返回地面。人皆由平凡开始,最终又回到平凡,小人物是这样,大人物也不例外。高处有高处之美,低处有低处之乐。并且低处的温馨往往是高处难以比拟的,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学会感受。

  至于进与退,一般地说,进比退好,但当该退而不该进的时候,退则比进好,因为退一步或许以后能进两步。其实,无论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应当有进退,只进不退或只退不进,都容易招致挫折和失败。

  大小长短

  生活中常常离不开大小长短。就大小而言,犹如汉字之“尖”,小在上,大在下,正确排列方有尖锐之力。人生的大小亦不例外。有些事,乍一看很大,多少年后回过头来看,其实很小。仔细想想,曾经让你烦心的所谓大事,今天看来竟成了不足挂齿的小事。当年让你悲伤过、叹息过的事,如今反而成了你一生中具有历史意义的追忆。

  经验告诉我们,当生活中冒出一些不顺心的小事时,你千万不要过分在意,能处理就快速处理,不能马上处置的就放一放再说,有些小事甚至可以一笑了之。千万不可因想化解这些不顺心之事而过分与自己较劲,明明无法挽回还死死纠缠下去,其结果只是徒添麻烦,对自己造成新的伤害。

  一般来说,工作和生活中涉及的问题不会都是不可变通的原则问题,涉及到某些事的处理,常常既可这样也可那样。人不可只能拿得起,而不能放得下,该放下的就要放下。适时地放开自己,就等于解放自己。

  荣辱勤懒

  人生在世,谁都会面临荣辱勤懒的考验。就荣辱而言,人总是喜欢荣誉,而害怕耻辱。荣誉是个双刃剑,如果视荣誉为一钱不值,那他可能是一个毫无进取心的人;而视荣誉为一切,那他就有可能成为荣誉的俘虏。

  要获得荣誉既离不开天赋的聪明才智,也离不开个人的勤奋努力。机遇首先迎候的是勤奋者,天分首先偏爱的是勤奋者,命运首先光顾的也是勤奋者。以机遇不好、天分不够、命运不佳为自己的懒惰和失败开脱,是站不住脚的。多一分勤奋,才能多一分成功,勤奋的多少与成功的大小总是成正比的。你想取得成功,就要远离懒惰,因为懒惰荒废的不仅是时间,而且包括人生乐趣和宝贵的生命。

  动静曲直

  犹如比着尺子画出的线也会有不直,地球上自然形成的江河没有不弯曲的那样,人生道路有曲直之分;江河海洋既有碧波荡漾的宁静,也有恶浪排空的动荡,人生同样会有相似的动静之变。

  其实,生活就像一杯放久了的水,虽然每天都会有灰尘掉进杯中,如果静静地待着,灰尘就会慢慢沉淀到水底,杯中之水依然清澈透明。而如果不断地摇晃,那么整杯水就会变得混浊起来。与此相似,如果你能让烦心的事也静静地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你的心境也会变得敞亮起来。相反,你每天都想着这些烦心事,心情就会变得十分混乱和烦躁。

  人生的曲与直是和谐的统一。对于人的成长来说,环境复杂坎坷就是曲,环境简单顺利便是直。犹如汽司机高超的驾驶技术只有在崎岖山路上、在环境复杂的地方才能练就一样,人的意志、胆识与才能也只有在艰难困苦中才能检验。在逆境中奋斗过来的人,不但能经受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锻练,还能体会到曲的艰辛,直的可贵。遇到困难时,他们比常人更善于迎战惊涛骇浪;在顺境中,更能感恩知足,比他人拥有多得多的快乐和幸福。

  善恶爱恨

  爱与善,恨与恶,是谁都不得不面对的孪生兄弟。因为,一个人有了爱心才会有善的行为;反之,一个人心里有了仇恨,才会有恶的行为。人之初是善是恶,各有不同的说法。西方基督教文化认为,“人有原罪”,从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那一天开始人的罪名便已成立;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的观点则与之相反,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其实,人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人世间,对于犯错误者的不法行为谁都厌恶,谁都会产生仇恨之心。若一概用以牙还牙的办法来处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心”,人与人的关系就会走上冤冤相报的不归路。倘能把仇恨之心化为疾首痛心,那你就会痛惜他的堕落,产生爱心,随之就会想到如何开动脑筋,更好地帮助犯错误者改邪归正,从而善行也就会油然而生。可见,为人处事须“以人为本”,对触犯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而失足落水者,对一切犯有错误者,我们既要有一股恨心,也要有一股痛心,还要有一股爱心,这样人世间的恨才会转化为爱,恶才会转化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