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蓝筹股将再度发力

2007-6-15 11:19 《新财经》·桂浩明 【 】【打印】【我要纠错

  “蓝筹”一词源自赌具中所使用的蓝筹码,蓝筹码通常具有较高的货币价值虽说今年以来股市十分红火,但股票上涨的喜悦更多属于题材类品种。换言之,行情具有相应的投机色彩。而那些业绩好、市值大的蓝筹股,则表现平平。申银万国的风格指数显示,在2007年前四个月中,微利股指数的涨幅超过了162%,同期绩优股指数的涨幅却只有63%。另外,期间小盘股指数的涨幅是95%,而大盘股指数的涨幅是72%。显然,用市场上的通俗语言来说,就是绩优大盘股跑输了绩差小盘股,或者叫题材股战胜了蓝筹股。而由于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重点投资了蓝筹股,所以,也导致在这期间基金的投资收益普遍不是特别理想。

  蓝筹股走势疲软的三大原因

  应该说,蓝筹股在这阶段走势疲软,并非偶然。简单来说,与三方面因素有较大的关系。首先,前期累计涨幅比较大。一般在一波大行情中,都会出现板块的轮涨态势。在2006年,特别是四季度,蓝筹股普遍出现了相当大的上涨行情。当时,可以说几乎整个市场关注的焦点都对准了蓝筹股。一直有人说,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市场理性运作的表现,但实际上却并不尽然。就市场的运行规律节奏来说,当某一个板块单独上涨比较多的时候,一方面会因为比价效应而带动别的板块补涨,另一方面则会因为获利盘的增加而对上涨行情形成某种抑制。应该承认,由于2006年蓝筹股的确上涨比较多,而且是超越大盘的。所以,在2007年年初的一段时间有所疲软,也是很自然的。

  其次,蓝筹股虽然业绩一般都比较好,但由于规模大,在常规条件下增长不会特别快。在以价值发现为特征的行情中,蓝筹股较低的估值对市场是有吸引力的。但在行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转向以增长为操作主题的时候,情况就变了。在不考虑注资等题材因素的情况下,蓝筹股此时的优势就不会太大,甚至会因为市场热点的切换而让位于题材股。

  第三,在2006年的蓝筹股大幅上涨的行情中,被机构大量持有。而一旦其中某个机构需要减仓的时候,很容易陷入流动性陷阱。事实上,当工商银行股价上涨、市值超过美国花旗集团时,就引发了部分机构的减持,并且由于减持量大而产生流动性压力,使得其跌幅明显放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机构集中推动蓝筹股上涨的时候,事实上已经留下了下跌的动因。因此,在2007年一季度,市场转向对题材股的炒作,蓝筹股受到冷落,这也是很正常的。

  蓝筹股崛起需要有条件配合

  现在的问题是,蓝筹股怎样才能实现崛起,迎接它的又一个春天。显然,从持股结构来说,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是蓝筹股最主要的持有者。而只要机构对蓝筹股没有太大的兴趣,或者并不认为其后市将有较大的上涨空间,那么,由于它们的按兵不动,甚至是不断地逢高减持,蓝筹股要有所作为,显然是不现实的。

  根据当前的分析,蓝筹股要崛起,第一,需要机构投资者提高对它们的认识,进行必要的价值重估。时下,虽然很多机构投资者都重点持有蓝筹股,但同时也认为蓝筹股的价格已经处于估值的上限,因此,缺乏继续增持的积极性。客观地说,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方面的问题。从静态市盈率的角度看,现在蓝筹股的市盈率确实也不低。但是,考虑到上市公司良好的成长性,以及在本币升值背景下资产价格的上涨,还有大股东注资、央企整体上市这样一些独特的题材,蓝筹股的估值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市场应该可以接受在特殊条件下其市盈率的相对偏高。第二,还需要市场热点能够有效地实现切换。2007年,市场热点主要是在题材股方面,机构重点持有的蓝筹股没有能够成为操作的重心。题材类股票的大幅上涨,特别是由此产生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大量的普通投资者加入到炒作此类股票的行列之中,而如果缺乏普通投资者的参与,流动性不充分,即便机构投资者愿意在蓝筹股上有所作为,其难度也是很大的。

  蓝筹股崛起还要有一个条件,这就是需要有催化剂来发挥作用。市场热点的切换,虽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它的内在必然性。但是究竟在什么时候实现,则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很可能是基于某个偶然的因素。也就是一个催化剂突然发生作用,从而引发了市场的重点关注,吸引大资金的巨量介入。

  蓝筹股的又一个春天并不远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证券市场上蓝筹股相对疲软的走势,有其内在的原因。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蓝筹股要重新崛起,条件也并不是特别具备的。所以,尽管最近盘面上几次出现了蓝筹股的股价异动,但结果也仅仅是异动而已,没有演变、发展为大行情。在当今股市格外火暴的时候,作为市场上最重要板块之一的蓝筹股,还在苦苦等待着迟到的春天。

  但是,从很多方面可以肯定,蓝筹股距离又一个春天,实际上已经并不遥远。随着股市的整体上涨,市场平均市盈率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申银万国300家重点上市公司2007年目前的平均市盈率是39倍左右。但其中典型蓝筹股的平均市盈率则要低得多,基本上还在30倍上下,有些蓝筹股甚至只有20倍多一点,成为标准的“估值洼地”。显然,在股市整体处于向上运行的大背景下,也由于市场大体上也已经接受了平均40倍左右市盈率的估值标准,这样,相比之下蓝筹股就存在被低估的问题。作为一个有效性正不断提高的市场,这种状况是不可能长时间维系的,一定会得到矫正。最近一个阶段,投资者对市盈率较低的煤炭、钢铁等板块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可以说是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对蓝筹股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日后蓝筹股被重新认识,再度为各路资金所关注,显然是必然的。

  目前,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资、实现其整体上市正成为一个重要的题材,有人甚至把2007年称之为“注资年”。虽然,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来说,这更多只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未必会在短时间内实现。但是,股市却又是最讲预期的。只要有一批这种成功的案例出现,就会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应。上港集箱变身为上港集团、沪东重机成为中船旗下民用船舶类资产的资本运作平台,这些操作不但大大提升了相关上市公司的估值,也为同类型股票的上涨提供了基础。而在蓝筹股中,具有大股东注资题材的并不少,并且客观上也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这就为这些蓝筹股的上涨埋下了伏笔。

  虽然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但是股指期货推出的步伐毕竟是越来越近。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当这一重大金融创新成为现实时,蓝筹股在股票交易上的价值有望得到市场的高度重视。因为大家都清楚,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如果要掌握股指期货交易的主动权,持有必要的现货蓝筹股是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就将成为蓝筹股崛起的催化剂。在海外市场上,并不缺乏这样的先例,在境内市场出现这种状况,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现阶段蓝筹股的崛起已经是大势所趋,随着时间的推移,蓝筹股“王者归来”已经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