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投资欧洲

2007-6-15 14:2 《新财经》·封 莉 【 】【打印】【我要纠错

  当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贸易保护在全球范围此起彼伏时,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尝试着走出国门,投资海外。他们不仅远征非洲发展中国家,还踏上了欧洲的土地。欧洲国家招商引资机构也纷纷向中国企业伸出橄榄枝。中国企业的任务,不仅仅是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融入当地的社会和文化,融入当地的经济,并最终在那里生存下来。

Charming Europe

欧洲吸引力

  当中国企业急欲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寻找栖身之所时,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正急切地期待能从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发现更多机会。

  近日,法国政府投资部与德国政府投资促进署联手推出一项名为“欧洲吸引力排行榜”(EAS)的分析工具,旨在展示欧洲的投资机会,吸引外商的投资。中国投资者成为欧洲国家的重要目标客户和推介对象。

  欧洲国家到中国招商

  “去年,欧盟成员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FDI)高达60亿欧元,而中国到欧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却很少。我相信,随着中国投资者的日益壮大,未来欧盟将从更多中国投资者那里获益。”法国政府投资部主席、国际投资巡回大使华伟立说。

  作为联合巡访的最重要一站,日前,华伟立与德国政府投资促进署副主席马银丽联袂来到北京招商引资,向中国投资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推介欧洲,推介“欧洲吸引力排行榜”。

  不同于以往类似榜单之处在于,“欧洲吸引力排行榜”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世界领先的经济体相比较,而不是基于一个国家来分析;排行榜建立在量化的具体数据基础上,56个客观指标均由相关国际机构采集,并以国际认可的统计为基础。而此前的类似榜单则是通过对跨国企业总裁或执行官的各项调查而形成。

  谈到此次为何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推介,华伟立表示,在欧盟这个大市场内,欧洲各国不是竞争关系,投资者可以同时考察德国和法国,也可以同时考察其他国家。此举是为了让投资者了解欧洲整体的投资环境,以便全方位地评价欧洲市场。他认为,此前,投资者由于倾向于关注某一个国家,欧洲大市场的活力和规模往往被低估了。

  不过,就在同一天,伦敦投资局中国区首席代表胡胜利多少挑战了一下华伟力“欧盟大市场”的说法。他表示,“只要中国企业来伦敦落户,就能获得三个月的免费办公桌。”

  英国争抢“桥头堡”的举动,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尽管在吸引中国企业进驻时,欧盟二十七国是毫无疑问的利益共同体,但企业最终落户之前,各国之间还是免不了一番明争暗斗。

  而这一点,从华伟立和马银丽的话里话外也可以听得出,尽管此次合作法、德两国共同进退,但他们无不在有意无意地着重宣传自己的国家。

  中国向投资大国转身

  据了解,除英、法、德三国外,近期,希腊、瑞典、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纷纷与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达成合作意向,希望能够举办投资促进洽谈会,以吸引中国企业前去投资。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在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银行业的企业到海外寻求上市。华伟立表示,欧洲已经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他相信,欧洲作为非洲、中东等地区的商业、商务提供者,是一个很有优势的投资目的地。

  华伟立还诚恳地表示:欢迎中国的国有企业前去欧盟投资。欧洲在这方面的政策不同于美国。欧洲也有许多国家控股或管理的企业,因此,在欧盟不用担心会遇到对国有企业的限制或歧视,任何外商投资在欧盟都将享受国民待遇。只是某些成员国在一些具体领域,如国防方面,可能会有一些限制条件,但只要达到要求,外国企业在欧洲直接投资就没有问题。

  截至目前,中国有近4000家企业在境外设立了6426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企业,遍布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直接投资额达773亿美元,仅2006年就实现对外直接投资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三至五年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相当规模,2010年,可达700亿~1000 亿美元的年输出规模。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钟广权介绍,境外并购类投资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4.7%,主要集中在电讯、汽车、资源开发等领域。此外,在制造业方面,虽然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近几年发展却最快。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企业进一步全球化,在海外建立总部的热情将达到空前高度。发达国家投资促进机构已将中国企业作为首要公关目标,各国争抢中国投资的白热化竞争即将到来。

  投资欧洲利与弊

  据IBM旗下咨询公司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在海外扩张时,跨国公司对欧洲的青睐程度更胜于亚洲。该调查认为,近年将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包给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热潮,可能正在减退。同时,以英国和法国为首的西欧国家,正开始在研发领域重新获得优势,从而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压力,促使它们提高劳动力的技术和教育水平。

  调查发现,2005年,欧洲吸引了全球39%的新投资工厂和项目,亚太和北美地区分别获得了31%和18%.而在2004年,欧洲与亚洲打成平手,各获得35%的份额。

  据了解,在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平均水平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法国占到27%,日本则是2%,美国是12%.以法国为例,股票市场的交易指标显示,其股票市场40%份额由外国投资者占有。

  对此,华伟立的观点是:市场是影响投资最重要的因素,跨国公司希望靠近客户和供应商,而不仅仅是获取廉价劳动力。以往人们谈到亚洲经济发展时,经常会认为劳动力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投资者完全可向劳动力更低廉的越南、缅甸等国投资。

  “欧洲吸引力排行榜”显示,欧洲国家拥有稳定的市场增长与商业活力,较强的经济与科技实力,一流的基础设施与高效人才,在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有不少先进经验和做法。同时,欧洲经济正处于调整过程中,需要注入新的活力,这其中蕴藏着很大投资机会。

  投资欧洲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成本较高。尤其是在英、法、德等国,当地雇员工资特别高,福利很多,成本费用水平较高。中国投资者如果只看营业额,不考虑费用支出,投资结果可能不理想。二、调研相对复杂。欧洲国家多,欧盟内部有新老成员,欧元区和非欧元区,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也不一样。因此,投资欧洲的研究非常复杂。三、法律制度差异。欧洲各国对雇员比例、员工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法律制度非常严格,经营法、税收法等也很复杂,与国内法律差别很大,中国企业需要有一个了解和习惯的过程。此外,中国外派人员签证居留、工作就业困难较多。

  吸引外资排行榜

  根据联合国UNCTAD最新发布的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前十名国家中,中国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达1.2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34%.美国成为FDI最大的接收国,流入美国的FDI上升到1770亿美元。其次是英国和法国,英国为1700亿美元,法国为884亿美元。欧盟去年仍然是最大的FDI流入地区,吸引了全球45%的FDI.

  中国仅次于法国排在全球第四位。流入中国的FDI为700亿美元,继续列发展中国家首位。

Some suggestions to Chinese enterprises from France

法国投资部主席: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做

  投资建议书中国是华伟立非常熟悉的国家。

  1993~2001年,他曾作为法国领事馆经济处主任在香港及台北两地任职。

  此次,法国投资部主席华伟立先生到访北京的任务是,推介法国与德国联袂打造的“欧洲吸引力排行榜”,向中国投资者推介欧洲,推介法国。

  在中国两天的行程繁忙而紧促,在会见中国政界、商界人士的间隙,《新财经》记者独家采访了华伟立先生。

  在法的中国投资远超日本

  《新财经》:目前,中国企业在法投资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或区域?法国哪些领域或区域适合中国企业前去投资?

  华伟立:作为法国政府投资部,我们的职能是为客户的需求服务。根据中国企业的需求,我们会与法国不同省(大区)的投资机构联系,提供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投资建议,为不同企业量身定做投资建议书。

  我认为,物流、化工、生物医药、制造、IT、汽车和旅游业等,是适合中国企业在法国投资的。我们预见中国企业将会在法国设置新的业务领域,由此将加快中国航空企业的进驻。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去年,中国在法国的投资远远超过了日本在法国的投资。

  尽管法国的人工成本并不便宜,但中国在法国投资最多的却恰恰是制造业。吸引外来投资有两个因素最为关键:一是市场潜力、市场容量;二是人员素质,包括研发素质。中国公司目前正在构建自己的国际品牌,正因如此,中国企业应该到欧洲投资,如果不到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也就是欧洲市场投资的话,就不能称为真正国际化的公司。

  《新财经》:您刚才提到,中国在法投资最多的是制造业,他们的发展状况如何?

  华伟立:我给你举三个例子。蓝星集团,这家化工企业在法国本土有2500名员工,从人数上来说,这是中国公司目前在欧洲最大的投资项目。另外两家中国平面电视制造商海信和厦华,都在法国建立了装配基地。这三家公司代表了中国制造业在法国投资的现状,他们的发展状况都很好。今天早上,蓝星公司的领导告诉我,2006年,他们在法国的营业额非常令人满意。

  120项政策吸引外来投资者

  《新财经》:法国政府能给中国企业的投资提供什么帮助和政策?

  华伟立:法国政府投资部在上海有机构,负责中国企业到法国建立投资项目。中国公司是我们非常欢迎的客户,一旦知道中国公司有意到欧洲投资,我们会主动与他们接洽,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给他们做两到三个不同的投资计划书,建议他们到法国不同地区投资。根据他们选择的投资区域和投资计划所能带来的新增工作岗位,我们会给他们提供整体投资建议。我们还能帮助他们在法国66个研发园区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法国政府近几年所做的一项努力是,为所有外国投资公司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法国有120项政策来吸引外来投资者,此外,法国各省(大区)也针对不同行业的外来投资者,制定了不同的鼓励政策。

  《新财经》:中国企业在法国投资,在欧洲市场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机会?

  华伟立:在法国投资的中国公司完全可以以法国为中心,向欧洲不同区域扩展。比如在法国北部有一个物流园区,通过这个园区,可以很容易进入荷兰、英国、德国、比利时等其他国家的园区,即使往南去意大利或西班牙的市场也是非常便捷的。事实上,四个最大的欧洲市场都是法国的邻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正因如此,许多跨国公司选择法国作为他们的物流中心。

  企业要融进法国,才能最终留下来

  《新财经》:中国企业赴法投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华伟立:在投资之前,中国企业应该认真做好功课,把每个细节都研究透。日本在法国投资的项目通常都非常成功,主要原因是他们准备充分。中国企业在投资方面作决策相比其他国家要快得多。当然,反应快是好事,但在收购或合并某家公司之前,做好事先的调查准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法律方面的那些细节工作。

  同西方企业相比,中国企业进入新的市场,作出新的投资战略决策前,不习惯或不愿意听取专业咨询公司及律师的建议。这样做表面上节约了成本,但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欧盟市场有很多规章制度,因此,很有必要在去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中国企业投资法国最重要的是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积极参与环境、慈善等方面的社会活动,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形象,让当地民众接受企业,这样才能最终留下来。

  《新财经》:法国的投资环境中有何不确定因素?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规避?

  华伟立:法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来法国的外来投资者享受本国国民的同等待遇。中国以前曾有规定,对外来投资公司和本土公司的收入税和公司税是不一样的,但在法国,对法国公司和外来公司的所有税收都是一样的。

  中国中小企业在法投资机会多

  《新财经》:您觉得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政府保护本国经济和产业应把握什么样的尺度?

  华伟立:法国的商业相关政策不是由巴黎决定的,而是由布鲁塞尔也就是欧盟决定的。这是很久之前就作出的决定:在欧洲给所有公司平等待遇,因为这对消费者是最大的实惠。欧盟有一个特别机构专门负责反托拉斯市场监督,一旦有公司想在欧洲垄断或想达成不公平市场交易,就由这个机构来干涉或管理。

  《新财经》:但是,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并购有时会遇到一些出于贸易保护的障碍,您对这点怎么看?之前媒体曾报道,法国对本国的一些产业也是保护的。

  华伟立:中国公司在欧洲是受欢迎的,但与美国相比,法国有更多的市场保护政策。另外,法国对某些特定技术也是有限制政策的,或者事关国家安全的领域,比如,军事相关领域是受到限制的。除了那些特定的行业,我不认为中国企业在法国投资会受到限制,相反,法国政府大力欢迎中国企业赴法投资。

  《新财经》:对于中国中小企业来说,在法投资有何机会?

  华伟立: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可以试着在法国的旅游业寻找一些机会,因为法国是中国人最喜欢去的欧洲国家之一。在法国发展旅游业将为中国中小型企业带来巨大商机,酒店、饭店、旅行社甚至免税商店,中国公司都可以考虑进入。

  此外,物流、研发中心也是中小企业可以考虑的。比方说在法国设个小的办事处,可以雇佣当地高效的工程师进行研发工作。

  法国政府投资部

  法国政府投资部(简称IFA)属国家机构,负责促进和吸引国际投资进入法国,并为其提供便利。它还负责协调旨在宣扬法国声音、提升法国形象的事宜。法国政府投资部在法国设有多家办事处,业务网络遍布全世界。它以巴黎总部以及北美、欧洲和亚洲各办事处的各学科专家的专业技术为依托,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

  进军欧洲的观察站和指挥部

  很多中国企业选择法国作为今后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起点。例如:丰原化工集团,占有15%欧洲柠檬酸盐市场份额;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也将其代表处升级为中航技欧洲公司,以便在巴黎集中处理其欧洲各地事务;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巴黎设立办事处,为其非洲和南美市场的相关银行业务提供服务;中国银联集团为了拓展欧洲市场,正在巴黎筹建欧洲总部。

Germany welcomes Chinese investors

德国投资署副主席:德国欢迎中国投资者

  熟练地为自己点了一杯龙井,然后问记者和中国翻译喝点什么。

  在与法国政府投资部主席华伟立共同出席了有中国投资者、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参与的“欧洲吸引力排行榜”研讨会后,德国政府投资促进署副主席马银丽女士款款落座于记者面前,开始介绍德国的招商引资政策、投资机会,以及中国投资者如何规避投资风险。

  在德国政府投资促进署,马银丽负责的项目服务部提供金融、奖励政策、税收和法律事务等方面的专家服务,并提供调查研究支援。

  不要进行买进后卖出的并购游戏

  《新财经》:请您先介绍一下目前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情况,这些投资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马银丽:中国企业目前在德国的投资大多通过兼并形式,主要集中在机械行业。中国企业不仅投资大型、重型机械项目,也有小型机械项目的投资。比如前两年,中国上工申贝集团收购德国工业缝纫机行业的杜可普阿德勒公司,就做得比较成功。目前看来,这些企业在德国的发展总体上比较好,对德国经济的影响也是比较积极的。

  中国企业在德投资显示出越来越多兴趣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在商务活动的沟通谈判、文化交流等方面还存在障碍。中国企业与德国企业进行商务交流还需要一些时间来磨合。

  《新财经》:德国哪些行业比较适合中国企业前去投资?

  马银丽:中国的沈阳机床厂选择德国作为欧洲总部所在地,在德国萨克森安哈特州购买了希斯股份的机械设备公司,到目前为止运作很成功,这是个很好的项目。原则上来说,德国所有领域都欢迎中国企业前来投资。德国市场对中国产品是完全开放的,所有中国产品都可以在德国找到市场。我们没有特别地限制或提倡哪些领域欢迎中国企业前去投资,这要看企业自身的情况。

  有的中国企业喜欢购买那些经营不下去、便宜出售的企业,然后再转手卖出。在德国进行这样的收购不是太合适,因为它会导致企业走下坡路。中国企业在购买这些濒临倒闭的企业之前要深思熟虑,这样的收购是否值得,中国企业到底想买的是什么?是这个企业的商标、技术还是这个企业的管理?我觉得双方应该坐下来进行充分沟通,而不是仅仅看出售价格是多少。不是最便宜的才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兼并不仅仅是购买合适的品牌、产品,还要有一个合适的发展前景,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零开始投资可获政府补助

  《新财经》:德国政府希望中国企业投资哪些项目?中国企业从哪里能得到相关信息?

  马银丽:在这一点上德国与中国有点区别,从政府角度来说,德国政府并不提供具体项目,中国可能有些重点项目希望引进外资,德国在这方面是完全开放的。

  如果企业要兼并购买,德国政府是不负责收集哪些企业要倒闭的信息的,德国有专门的企业顾问公司从事这方面的信息收集,企业应该去问顾问公司。但如果企业来德国选地设厂、建立公司是从零开始的,不是兼并购买,我们可以给它帮助。德国政府投资促进署就是帮助外国企业到德国设立并开展商务活动的政府促进机构。

  《新财经》:德国能给中国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投资环境和政策倾斜?

  马银丽:如果仅仅是兼并购买德国企业来经营,德国政府是不提供特别的优惠政策或补助的。如果企业完全是从零开始在德国投资,并且为当地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就可以得到政府补助,补助多少要看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

  在德国投资的有利因素有三点:一是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市场;二是德国位于欧洲的中心,有九个邻国,如果在德国投资,就等于从中心位置涵盖了整个欧洲,可以帮企业更快捷地开拓整个欧洲市场;三是物流方便,德国是欧洲的物流枢纽,从德国可以方便地到达欧洲各个角落。

  《新财经》:中国中小企业对德国投资有无机会?

  马银丽:目前,小型企业到德国投资是比较困难的,中型企业则要看它的国际化程度。比如,管理层在进行商务活动时,基本要用英语或德语完成,如果一点英语、德语也不会,投资当然是个大障碍。排除沟通障碍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德国经济界对中国没有偏见

  《新财经》:除刚才您提到的外,您对中国公司有无其他切实建议?

  马银丽:我的另一项建议是,公司的高层应由中国企业家和德国人一起组成。因为中国企业家知道企业该向哪个方向发展,而德国管理人员能权衡这种设想能否在德实行,并在投资前景、操作性及与德国员工沟通上提供切实建议。这样一种中德结合的管理层构成是比较理想的,可以避免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当然,总体上来说,德国经济并不处在最鼎盛时期,但这对中国企业投资是个机会,因为德国经济正处于复苏且上升状态,失业率在慢慢降低,政府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措施,如降低税收等,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些措施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意味着投资环境的改善。

  《新财经》:德国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有无政策限制?

  马银丽:欧洲的投资环境是公开、公平的。德国一直是个公平的投资国度,并没有针对外国企业的地方保护政策或针对行业产业的保护政策,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没必要担心有一天会被制裁,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新财经》:现在有一种说法,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有些看法。因此,有些中国企业比较担心,赴德投资将来是否会有政策上的变数?

  马银丽:我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有这样一种说法。我没有就此问题与总理进行过个人交流,但在德国,整个经济界对中国都是一种友好态度,没有不利传闻。而且,前任投资促进署主席格哈得。迈尔先生不久前调回德国经济与技术部负责对华政策研究,我相信他会带去更加积极的因素。

  德国经济界对中国没有偏见,我想这里面可能有些误解,可能是由于语言或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

  我们坚持的立场是:欢迎中国企业的投资并帮助他们。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促进德国经济发展,能为德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中国投资,我们非常欢迎。

  《新财经》:许多中国企业想到欧盟发展,您对中国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马银丽:我的建议有两点。一是企业的核心市场、主要客户在哪个国家或区域,企业就到那个国家或区域发展。如果想在整个欧洲发展,就该去欧洲的中心,德国就是欧洲的中心。二是企业对哪个国家了解得比较多,或者有比较熟悉信任的人,就该倾向于去那里。

  中国企业在德投资需参考的九大黄金定律

  1、入乡随俗

  2、组建一支公司内部有能力的并购团队

  3、制定一份战略性投资计划书

  4、战略性搜寻并购对象

  5、留意亏损或申请破产保护的德国企业

  6、制定一份收购完成后的商业发展规划

  7、准备一份详尽的融资计划书

  8、尽快熟悉德国法律和商业环境,了解当地企业管理模式

  9、 聘请参与过中国企业成功收购德国企业的德国律师担当法律顾问

  德国政府投资促进署

  德国政府投资促进署是德国联邦投资促进机构,负责向外国投资者宣传德国的投资机会,协助外国投资者并给予相应咨询。所有计划在德国投资或扩大投资的公司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法律、公司投资架构、税务法规、地区及联邦财务支持以及签证等方面的详细信息,所有服务均是免费的。

How Chinese enterprises run business in Europe

中国企业如何在欧洲打天下

  面对欧洲国家伸来的橄榄枝,中国企业该不该与之缔结秦晋之好?中国企业投资欧洲的时机成熟了吗?如何巧妙地投资欧洲?《新财经》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分别采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部主任李钢、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钟广权和欧洲著名律师事务所——隆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伊沃特。斯汤费思(音译,Ewout Stumphius),共谋如何投资欧洲。

  李钢:将科技、产业、贸易合作结合起来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部主任李钢表示,“欧洲吸引力排行榜”的客观指标对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是欧盟第一次公开在整体实力上与美国作比较,类似的评估此前很少由政府层面推出。”

  至于谁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李钢认为很难做出评价,但从几个发达国家来看,日本市场较为封闭,美国自“9.11”后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开始增加。因此,欧盟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确占有一定优势。

  尽管李钢认为“欧洲吸引力排行榜”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但他仍提醒中国企业,排行榜是拿欧盟整体与其他经济体作比较,事实上欧盟成员国间差别很大,中国企业投资欧洲时,要考察产业所在的具体领域、国别吸引力怎么样。如中欧和东欧国家就很难与西欧国家相比。此外,欧盟虽在贸易上实行统一制度,投资领域却是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自己的政策。

  那么,中国企业能否将中、东欧作为跳板,从而避开贸易壁垒,打开整个欧盟市场呢?李钢认为,在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之前,中国企业没有抓住机遇及时进入。加入欧盟之后,这些国家的技术标准抬升,投资门槛也相应抬高了,中国企业要想进入就很难了。

  目前,中国企业投资欧洲是否适宜?李钢说,这要从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考虑,分析是出口合适,还是替代贸易的产业性投资合适,或是其他类型投资更为适合。此外,在欧洲投资要考虑成本、欧洲市场与企业本身贸易连接的程度,考虑自身综合比较优势。

  李钢认为,中国企业对欧盟等高端市场投资尚不具备优势,可能存在技术上的瓶颈和障碍。不少中国企业并购欧盟濒临破产的企业,以为可得到其品牌、技术、研发人员、销售网络,但这种投资是存在风险的。中国企业还在爬升阶段,拥有多少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自主营销渠道?大部分中国企业都没有。这些客观因素应实事求是地面对。

  但中国企业投资欧洲并非无路可走,目前,商务部已在英国等欧洲国家设置了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科技部也在欧盟设置了科技合作园区。李钢认为,要科技性合作、产业性合作、贸易性合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设置园区方式,有组织地针对欧盟不同国家投资,引导更多中国企业进驻,提高某一类产业的集中度;以龙头企业进驻带动关联产业,完成真正意义上对欧盟的产业性投资。

  此外,中国企业在欧盟的研发型投资应结合当地产业的情况,如爱尔兰的IT业较发达,希望吸纳中国企业进入共同发展。中国IT企业可以把研发机构放在那边。

  投资欧洲要有长远眼光。李钢建议,中国企业要学那些跨国企业,打入一国市场就要做好三五年不赚钱、五年后再赚钱的打算。毕竟,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一关是一定要过的。

  钟广权:企业走出去,并购是捷径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钟广权认为,评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与否要从长远来看。海外投资是高风险的选择,实际操作中必定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并购可以拿到对方的品牌、市场,但与其文化、政策法规的融合,是要有个发展过程的。

  钟广权认为,从中国企业的发展来看,并购欧盟等发达国家企业是必需的。目前,我们需要企业积极走出去,并购是个捷径。有的品牌在国内销售不看好,但通过海外投资就有可能打开渠道,如温州的哈杉鞋业。不能因为几个企业失败就对并购产生怀疑,要想创世界名牌就必须到发达国家打天下。

  评价并购成功与否,要看企业的出发点是什么。收购先进些的企业价格高点也合适,要从发展前景评判其收购价值。如果买来了我国没有的高科技,付出的代价肯定高。濒临倒闭的企业技术、设备都不错,只是经营不善,这样的企业是最适合并购的。如果产品落后,又没有市场,并购这样的企业就无意义,而且还会引发巨大风险。

  据钟广权介绍,国内企业目前对欧盟投资还不是太多,一些民间投资没有在商务部门备案。从长远考虑,中国企业应到欧洲等发达国家投资,投资目标应是品牌、技术、市场和研发。有些欧洲国家的投资政策很优惠,如到意大利南部地区投资,政府可补贴40%~60%的资金。

  欧洲各国政策及环境都不一样,中国企业投资应看中他们的优势,研究其产业特点、资源、政策和环境。如罗马尼亚家具、建材业发达,荷兰造船业、港口发达。意大利南部气候好,土地便宜,农业技术先进,目前青岛方面正与其接洽。发达国家都有两下子,我们不仅要学,还要买过来。

  虽然目前投资欧洲存在种种障碍,但钟广权认为,不能等到菜都凉了才去吃。要想办法利用当地资金、资源,利用银行和国际资本市场。仅靠贸易是走不出去的,要把引资、投资双向结合起来。

  伊沃特: 荷、比、卢、爱四国的税务结构适宜投资

  伊沃特的律师事务所曾调查过一百来家有意向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他们对欧洲市场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如汽车、家电、移动电话、运输和港口等。伊沃特认为,荷兰是中国企业向欧洲投资很好的桥梁。鹿特丹是全欧洲最好的港口,适合运输业发展,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在此设有办公室。此外,伊沃特还表示,比利时、卢森堡和爱尔兰应是中国投资者投资欧洲的首选,这些国家的税务结构对投资者十分有利。如果中国企业将总部设在这些国家,可节约不少资金。

  伊沃特认为,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主要是为了研发技术、树立品牌,同时也为了证明自己的国际化水平和能力。

  中国企业应意识到,欧洲与中国文化、体制不同。伊沃特给中国公司的具体建议是:一、及早请律师做尽职调查;二、要意识到合同的必要性,在中国,如果合同中有的条款不太恰当或没写清楚,可以重新谈判、修改,但在欧洲合同就是合同,已经定下来就无法修改;三、在欧洲投资具有灵活性,有很多种付款方式;四、中国投资者需要专业机构为其提供法律、审计、税务方面的服务和咨询建议,以避免疏漏造成损失。

  目前,欧洲国家政府支持中国企业投资欧洲,是投资的好时机。但中国企业一定要意识到,投资的是欧洲市场,与中国的政策、法律、文化是有差别的,要寻求专家的帮助。

  (注:感谢法国政府投资部、德国政府投资促进署及隆路律师事务所对本专题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