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公司融资有多种切入点,诸如融资方式、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融资结构等,而本文认为应从战略视角分析和把握融资决策问题。立足战略分析,融资的首要目标是适时足额地满足有效益的资本预算、投资战略、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财务资源,防范“巧妇难为无米之吹”。所谓适时是指企业必须按照投资机会来确定合理的融资计划与融资时机,避免因取得资金过早而造成闲置,或者取得资金滞后而影响投资时机。所谓足额是指企业无论通过何种渠道、采用何种方式融资,都应预先确定资金的需要量,使融资量与需要量相互平衡,防止融资不足而影响资本开支和有效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也避免融资过剩而降低融资效益。这一点是显而易见,但经常被理论和实践忽视。
与适时、足额相关联的是应该本着“什么项目配置什么资金”或者“什么用途找什么钱”的原则,充分把握“资产负债表”左右两边的内在关联与差异,设计与运作公司融资问题。绝对不能割裂融资与投资的固有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众所周知,根据投资与长、短期资金来源的配比关系,主要有三种可供选择的资金营运政策:(1)配合型融资政策。其特点是:对于临时性流动资产,运用临时性负债筹集资金,满足其资金需要;对于永久性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全部长期资产),运用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筹集资金满足其资金需要。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与负债的期间相配,以降低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和尽可能降低债务的资本成本。(2)激进型融资政策。其特点是:临时性负债不但融通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还解决部分永久性资产的资金需要。这是一种收益性和风险性均较高的资本融资政策。(3)稳健型融资政策。其特点是:临时性负债只融通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另一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资产,则由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作为资金来源,这是一种风险性和收益性均较低的资本融资政策。我之所以单独重复教科书里已经阐明了的这三种融资与投资配比政策,只是想强调这是融资规划与战略最相融合的“知识点”。它充分说明了融资规划必须结合“募资投向”来考虑,而且融资政策的差异亦说明了融资战略必须具有的权变性。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有财务常识的人都熟知该指标通常有大于1.5或2倍的数值要求,这是基于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的考虑。如果从融资规划角度分析,这个2倍比率的要求实质就是短期融资必须全部用于流动资产投资,而且有1/2的流动资产资金需求应该由长期融资解决。换言之,企业随时做好了以流动资产打五折的安排,以应对流动负债的支付压力。这种固化的比率要求是财务稳健的标志,也由此构造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无论如何公司都不能以长期资产来偿还流动负债。一旦企业“贫穷”得只能以长期资产去应对流动性压力,谁都知道企业将陷于何种境地。
这种稳健的流动比率要求也要求财务上不能“短贷长投(即短期贷款用于固定资产和并购类投资)”。很多人认为包括德隆在内的企业“死于”“短贷长投”,所以人们也把“短贷长投”列为企业投融资的“高压线”。从稳健经营、控制风险的角度看,这是绝对正确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崇尚“跨越式发展”、执着扩张的企业来说,完全有必要时刻保持这种职业谨慎。但是这种僵化的流动性“配比”要求与公司战略的多样性和权变性是相悖的。所以“短贷长投”,“流动资产投资全部用短期融资解决”等也不能绝对看作是战略“禁区”与“高压线”。比如,我认为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就可以采用“短贷长投”:(1)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快于行业平均水平;(2)安排比较保守的现金储备;(3)流动负债比例较高,但长期负债比例较低;(4)“短贷长投”的金额控制在适度水平。
其实,据文献介绍,像海尔公司等越来越多的企业极力推行“零营运资本(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为零)”策略。这也是对固化的“2倍流动比率”经营理念的挑战。显然这种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要求具有极高的风险性,也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速度,提出了极高的挑战和要求。“零营运资本”策略既是一个融资问题,也是一个用资问题;既是一个涉及公司盈利模式的战略方针问题,也是一个涉及需要“持续改进”的执行能力问题。
所以,权变性和配比性是融资战略应该考虑的第二个层面的问题。与这些适时足额、权变性的要求相比,公司融资成本和结构等的其他问题都属于次要问题。基于这种战略上的考虑,我认为公司融资理论中对不少问题的分析实属“本末倒置”,或者“以已昏昏使人昭昭”。比如融资理论以往关注的重点是融资成本,尤其是综合资本成本(WACC)。我们必须懂得对WACC的考察,主要不是为融资决策服务,而直接服务于公司估值。公司估值需要把资本成本作为一个基本变量,来对未来的所有现金流进行折现。实际上隐含着这样的假定:公司能够以一个固定的比率来锁定其资本结构。虽然WACC计算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评估公司价值,计算WACC的前提却又需要已知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各自的价值,这样就似乎陷入了一个互为前提、自我循环的怪圈。再比如,融资理论对资本结构的研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至今也无法理解其(包括获得诺贝尔奖的MM理论在内)对公司实际融资战略有什么意义!
当然本文只想强调应从战略入手分析公司融资问题,这也许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