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本费用的基本概念
费用作为会计要素或会计报表要素的构成内容之一,是和收入相对应而存在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将成本定义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费用和成本是两个并行使用的概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成本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也就是说,生产成本是相对于一定的产品而言所发生的费用,是按照产品品种等成本计算对象对当期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而形成的。两者之间也是有区别的: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商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
二、路桥施工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概念、目标及意义。
路桥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主要是施工项目的工程成本费用控制,即对施工企业在施工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工程成本及费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预测、控制、计划、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活动。根本目的是通过组织和发动企业员工,在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的前提下,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以合理较低的标价在投标活动中签订更多的中标合同,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
路桥施工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总体要求是成本最低,工期能满足合同工期,工程质量合格或优良。但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质量、成本、工期“三大目标”是对立与统一的,在确定目标值时,不可能达到三个目标都是最优,也不能使每个目标都绝对满意。在确定每个目标时都要考虑其他目标的影响,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比较,做到目标最优化。应当注意的是,工程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功能目标以及施工质量合格是必须优先予以保证的,并力争在此基础上使整个目标系统最优,满足确定目标值的相对满意原则。对于设定的最终目标要使工程达到优质水平,让用户满意、社会满意。为企业在竞争中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表现在对成本费用加强预测,最终控制成本,使企业获取最大利润。
路桥施工企业在满足工期质量的前提下,突出强化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努力降低工程成本,可以提高企业信誉和增强竞争实力。项目信息跟踪、投标、施工等全过程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成本费用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以保证利润目标的实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路桥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掌握市场动态,广泛组织经营活动,广开财源,同时,应尽量以少的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努力节流,完成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工效高、技术先进等要求的工程项目。
路桥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成本费用控制中,以市场导向,以国内先进水平和本单位历史水平或其他标准为依据,对组成的各项指标逐项进行比较,找出潜在效益。原材料和提供的劳务、分项工程产品均应以预算定额(或计划成本、投标单价)为核算参数,核定出先进可行的施工项目的内部目标和目标利润,层层分解落实,实行成本费用否决权。这样才能从挖掘潜力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以便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扩大再生产能力、盈利能力和应变能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发展潜力。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现代企业技术创新更为重要,能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特别是路桥施工企业能够在同类型施工项目具全国第一、世界第一的科研项目,必定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和提高自身知名度。技术创新主要措施为,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适应生产施工需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把已经开发的效果好、见效快的科研成果推广到生产施工上,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确保企业先进技术的转化,不断降低工程成本,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针对国内外市场急需的高科技项目,应结合自身实际的生产技术现状,集中有限资金重点进行开发和应用;同时要注意吸收、引进、培养企业的科技人才,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协作与配合。这些工作都与成本费用控制密切联系,充分利用当代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改进施工生产管理手段,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消耗,不断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增强企业发展潜力。
(三)以人为本,知识强企。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处于知识产业时代。企业内部员工主要由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人员构成;拥有大量高、尖、新技术设备;产品具有较高的知识与技术含量;生产与管理内容和环节主要依赖知识与技术活动;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有相当的比重。路桥施工企业也如此,60、70年代主要靠肩挑背驮,完全靠人海战术,一座小型桥梁修建时间3年多,现在一座特大型桥梁,一百来人两年内完成,靠机械化施工。需要的人才不再是体力劳动,而是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一是靠引进,二是靠培养,都需要成本,怎样权衡和认识所需的人力成本是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成本费用的降低需要人才支撑,需要技术更新,需要知识来指导。
(四)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等相关财会法规的规定,确保企业财会工作秩序和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施工企业广大财会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杜绝职务犯罪,如篡改数据、弄虚作假等问题的出现,是完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路桥施工企业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以便为企业预测、决策和分析特别是为企业参与投标提供成本参考服务,在强化成本核算中必须建立和完善成本费用控制的各项基础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须建立完整的施工定额及管理制度,加强施工预算的管理;二是全面、准确及时地计量、检验和盘点;三是建立完整、真实、可靠的施工、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原始记录;四是严格按中标价编好标后施工预算,编制整体和各部分的目标成本,作为考核成本升降的依据;五是编制科学合理的用工、材料、机械使用、工具、能源各项消耗定额;六是制定符合市场供求规律与内部管理相衔接的内部结算价格;七是不断健全和改善企业内部核算、成本责任、考核办法等方面的管理条件;八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在价格体系、承包方式下,与成本相关的政策法规等相适应的企业行为机制,以降低人、财、物的消耗,合理控制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做好上述基础工作,才能为成本费用控制提供良好的条件。
(五)强化内部管理,获取最大利润。
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实际上就要强化内部管理,路桥施工企业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把成本费用控制落实到管理层重视和职工积极参与的全员关心成本费用控制上来,认真做好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各环节的工作。建立健全成本费用控制责任制,并将其确定的目标分解到责任人。根据工程成本费用的不同特点,实施全过程的监控,严格考核,奖惩兑现,这样才能将成本费用控制贯穿于项目经营全过程,全面、有效地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三、路桥施工企业费用、成本的构成。
路桥施工企业成本、费用的构成类似于工业企业的制造成本,由于行业特点,又不完全相同。
(一)施工企业成本费用构成
1.按施工承担任务的主体划分:自行施工成本和协作工程成本 .
2.按其经济用途划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期间费用。
3.按计入成本的方式划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在实际工作中,将以上三种方法综合分类:首先分为自行施工成本和协作工程成本,再将自行施工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划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期间费用。再将协作工程成本按是否纳入合同预计总成本以及进入损益方式不同划分为:工程施工协作单项成本和分包工程结算单项成本。
(二)各成本费用包含的具体内容及其特征
1.自行施工成本是指企业直接参与人力的组织、材料的采购、施工机械的进退场、质量保障等活动,不转嫁人力成本、材料成本、机械使用成本的风险。主要针对关键工序、技术难度大、机械化程度高等技术密集型工程项目。
协作施工成本是指企业不直接参与人力的组织、材料的采购、施工机械的进退场等活动,只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等关键要素进行全过程监控,转嫁人力成本、材料成本、机械使用成本的风险,但不能转嫁质量成本、工期等项目的关键要素(国家法规不允许非法转包)。主要针对劳动力密集型的工程项目。
2.构成自行施工成本的具体项目内容和特征
施工企业人工费与工业企业类似,工业企业核算车间整个生产工人人力劳动成本,包括所有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等,而施工企业核算的对象为施工项目的一线工人的劳动成本。
施工企业材料费与工业企业类似,但核算难度大,品种繁多,特别是桥梁施工的工程项目,由于计量因素的影响,半成品难以计量。
施工企业的机械使用费一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20%~35%左右,根据会计重要性原则,从工业企业的制造费用中分离出来单独核算,包括了机械台班费、油料费、修理费、操作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机械设备进退场费等。
工程其他直接费主要针对路桥施工企业露天施工耗用的成本,包括与设计有关的技术援助费、施工现场材料的二次转运费、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实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用、场地清理费等。工业企业不具有该成本项目。
间接费用类似于工业企业的制造费用,是企业下属的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临时设施摊销费用和施工、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奖金、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办公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财产保险费、工程保修费、排污费等。
工业企业的制造费用是企业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从上述各自包含的内容看,施工企业间接费用不包括生产所使用的机械使用费,而制造费用包括了车间的生产所需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期间费用和工业企业相同,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和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
3.构成协作工程成本的具体内容及其特征
协作工程成本类似于工业企业的委托加工成本,主要指单项工程协作的合同成本,又分为工程施工协作单项成本和分包工程结算单项成本。
工程施工协作单项成本针对非联合中标的企业中标后,将辅助或非关键性的单项工程以劳务单包或劳务承包材料消耗量包干的双包形式分包给有资质的单位。该成本应纳入企业施工单位的合同预计总成本,将其每期与协作单位按分包合同单价和以与业主计量的该单位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进行结算,归集到“工程施工”科目,再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确认收入、成本。
分包工程结算单项成本针对技术难度高、单项工程的专业化技术水平高,单靠一个企业无法完成的工程项目,联合投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在投标时已划定各自的工程量,并得到业主(建设方)的许可,联合主要承担者成为业主和其他联合者的沟通桥梁,工程计量报表、工程索赔、工程变更和从业主拨付款项都由其承担,也是流转税的代扣代缴义务人。施工企业一般将其给业主批复的其他联合体上报的计量支付报表金额作为成本直接进入当期损益,不再进入“工程施工”科目,有些企业作为代收代付处理(不利于工程统计月报表核对)。
两者共同点:一种合同成本,可塑性大,能转移施工中的部分风险,合同谈判技巧要求高。
四、路桥施工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所面临的困惑及原因分析。
路桥施工企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固定性、产品多样性、露天作业、产品生产周期长,从而使得成本费用的控制变得很困难,具体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成本管理体制中的责权利不明确
权责对等原理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组织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一个企业中管理人员的职权和职责必须相当,有职必须有权,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激励基本方法是利益的驱使,合理的利益促使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利益或利益不能兑现,人们也不可能积极参与成本管理。现在有很多路桥施工企业未将成本管理的责任落实分解,责任不清,亏损不知出在哪一个环节。例如某工程项目,因质量问题导致返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结果因职责分工不明确,找不到直接负责人,最终不了了之,使项目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真正的责任人却逃脱了应有的惩罚。又如某项目经理部某技术员提出了一个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为项目部节省了50多万元的支出,此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奖励,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技术发明人的积极性,不利于项目部更进一步的技术开发,也就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二)投标决策偏离成本重心,造成潜亏。
路桥施工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的多少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特别是国家政策采取紧缩银根时,显得“僧多粥少”,建筑市场会出现恶性竞争,相互杀价,也会出现业主(建设方)招标不规范,通常会选择最低价中标。个别施工企业为了占有市场份额,价格降到成本价以下中标,并出台很多内部奖励政策(如按中标金额的一定比率奖励参与投标人员)。于是,编标人员不顾及成本,也不顾及标书的质量经常漏项缺项,造成工程预算不真实,一味追求中标率,以获得丰厚的奖励。
(三)现金保证金,企业承担巨额财务费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规范市场的法律法规有待建立健全,路桥施工建筑市场不是十分规范。建设单位为回避法律责任(法律规定不允许施工单位垫资),招标书中明确投标保证金、预付款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缴纳货币资金并存入建设单位指定的银行账号上(国际惯例银行开具保函即可),实际上变相地要求施工单位垫资。各路桥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占有市场份额,自由货币资金量不足,只能向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利率很高,而中标的项目毛利率小于利息率。如一个项目中标价2亿元,通常按标价的10%缴纳各种保证金,总计高达6000万元。
(四)不能处理好工程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4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路桥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五)不能较准确地测算生产资料消耗市场未来价格趋势,材料大幅度涨价,增大工程成本,亏损严重,束手无策。
路桥施工企业的材料费占中标价的比重大,大约60%~70%.因项目周期长,一旦材料涨价,材料价差将给企业带来巨额亏损。2003年~2004年钢材、油料等材料价格攀升幅度达30%~50%,加上施工合同是“霸王”条款,所有物价上涨风险由施工单位承担,违反国际招投标惯例(物价上涨指数5%以内由施工单位承担,超过部分由建设单位承担),路桥施工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束手无策。
(六)企业职能部门仅关心各自的单方面职责,对成本费用控制缺乏统一认识。
目前,很多路桥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全员共同管理和控制,项目效益是靠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七)合同管理失控,“入不敷出”。
1.同建设单位签订合同时,忽视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条款没有留余地。
路桥施工企业尽量保证能中标,对施工环境、地理位置、当地社会治安等因素考察不充分,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增加成本。合同中条款特别是《工程量清单》的单价明确包括所有工程风险,不能向建设单位索赔,施工企业自行消化损失,正常的变更又因责任不明确而无人问津,月进度结算周期长达3个月,已结算的工程款又不能及时到位。
2.劳务协作合同、材料供应合同、设备租赁合同等条款的内涵不清楚,不严谨,漏洞百出,合同结算不规范,有机可乘,价款支付手续不全,划出资金“错位”,超付现象严重。如委托收款没有交易对方的委托书将款划出,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八)不能恰当处理好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成本费用增大。
“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五、加强路桥施工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对策。
路桥施工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对象是工程项目,其主体则是人的管理活动,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此,成本控制的一般原则有:
(一)节约原则
节约就是项目施工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节约绝对不是消极的限制与监督,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要着眼于成本的事前监督、过程控制,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是否出偏差,以优化施工方案,从提高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入手来达到节约。
(二)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原则包括两个涵义,即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
1.项目全员控制
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所有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并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应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班组和每一个员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如果认为成本控制仅是负责预、结算及财务方面的事,就片面了。
2.项目全过程控制
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修期结束。因此,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如在施工准备阶段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施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施工成本支出,并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返工费和工程移交后的保修费用。工程验收移交阶段,要及时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使工程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三)目标控制原则
目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它是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实。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责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部门(人)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同其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四)动态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若无偏差,则继续进行,否则要找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实施成本控制过程应遵循“例外”管理方法,所谓“例外”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那些不经常出现的问题,但关键性问题对成本目标的顺利完成影响重大,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属于“例外”的情况通常有如下几个方面:
1.重要性:一般是从金额上来看有重要意义的差异,才称做“例外”,成本差额的确定,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差异占原标准的百分率。差异分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实际成本支出低于标准成本过多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它可能造成两种情况:一种是给后续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作业带来不利影响;另一种是造成质量低,除可能带来返工和增加保修费用外,还影响企业声誉。
2.一贯性:尽管有些成本差异虽未超过规定的百分率或最低金额,但一直在控制线的上下限线附近徘徊,亦应视为“例外”。意味着原来的成本预测可能不准确,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控制能力:有些是项目管理人员无法控制的成本项目,即使发生重大的差异,也应视为“例外”,如征地、拆迁、临时租用费用的上升等。
4.特殊性:凡对项目施工全过程都有影响的成本项目,即使差异没有达到重要性的地位,也应受到成本管理人员的密切注意。如机械维修费的片面强调节约。在短期内虽可再降低成本,但因维修不足可能造成未来的停工修理,从而影响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寻找有效途径,实现成本费用控制目标,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投标、风险预测、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
(一)克服潜亏,提高工程项目的中标质量,划清亏损责任。
1.不仅仔细阅读招标文件,而且要实地考察工程项目,研究对策:
(1)对工程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如结构特征,地质特征等。
(2)对业主单位有关情况的分析,包括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到位情况、组织协调能力等。
(3)对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分析,包括施工组织设计、资源配备、队伍素质等方面。
(4)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能源、电力的分析。 (5)对气候的分析。
2.认真编制标书,严格审查,研究企业本身的实力和历年类似项目的成本。根据业主对工程概况的介绍和地质水文资料的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凭借企业历来的施工经验和成本资料,逐项编制预算,合理核算单价。
3.中标奖励制度必须与项目的预期利润挂钩。项目的中标尽管很重要,但也应讲求中标项目的获利空间,中标奖励应与预期利润的多少相结合,计算基础应以预期利润为准,当然,企业为取得施工业绩或获得其他无形资产除外,如中标项目是具有世界科技领先水平。
4.竭力同业主协商,以银行保函代替货币资金保函,不搞低标投标。
投标时尽量满足招标书中的要求缴纳货币资金投标保证金(否则取消投标资格),中标的价格测算的利润率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尽量同业主协商,预付款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不再缴纳货币资金,以银行保函替代。
5.组建投标小组,严格投标内控制度,防范投标风险。
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擅自组织投标,各种招标信息统一由投标小组证实其真实性;购买的投标书由公司法律部门审核招标项目的立项、审批和招标程序的合法性;投标价格的编制由相关职能部门参与,最好有拟订的该项目负责人直接编制,最后报出价格应根据施工企业相关历史数据和同类型工程项目的成本比较,测算毛利,确定最低价位。
(二)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降低生产资料上涨因素带来的损失。
路桥施工企业主要材料消耗有三大类:钢材、水泥、油料,在期货市场买入一份标准合约的同时卖出一份标准合约,价格都以投标时的预算价格为准,数量以单项工程耗用量为准,合同期限以计划工程进度的时间段为准。
(三)加强施工项目的控制和管理
1.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模式和体制,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进行建立。
施工项目经理部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施工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的主体是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队全体施工人员,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主体的核心领导,这样形成了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在责任支配下完成工作任务后,需要用一定物质奖励去刺激,彻底打破过去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格局。这样层层落实,逐级负责,使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做到责权利无空白,无重叠,事事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杜绝了推倭扯皮,一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便于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便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大家共同为项目的成本管理献计献策。
对施工项目要采取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制定科学合理。
2.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
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
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4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三者交叉的作用,必能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
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项目经理部也不能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不少,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
另一方面,加强质量管理,必须控制返工率。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3.从工期成本控制上要效益
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即工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经理部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施工环境及自然条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内部因素所造成,如停工、窝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费用,可称其为工期损失。一般来说,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当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上升。而工期损失则不然,因自然条件引起的工期损失,其损失额度相应较小,通常情况下不予赔偿或赔偿额度较小,该部分工期损失可不予考虑。因施工项目内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减少。综合工期成本的各种因素,就会找到一个工期成本为最低的理想点。这一点也就是工期最短并且成本最低的最优点。
由于内外部环境条件及合同条件的制约,保证合同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工期成本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增大项目成本,导致项目亏损。
4.强化经济观念,树立全员经济意识。
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员经济意识。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深地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对于施工作业队除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外,还要通过大幅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诸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建名牌工程,创最佳效益”等等,使每一位职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其次是组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
5.完善成本管理办法
通过调研发现,大约有60%的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办法不完善,只是简单的规章制度,至于由谁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没有提及,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论性东西,实际运作起来要么难度很大,要么无法执行,对实际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起不到多大作用。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如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办法、工期成本管理办法、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合同评审管理办法、材料使用控制办法等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应是责任到人、切实可行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办法,使项目的成本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6.工程项目内部加强工、料、机的控制。
(1)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2)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0%~70%,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作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1)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再就是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周转料管理,延长周转次数等。
2)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主要是由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首先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3)机械费的控制:尽理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从经济管理学的角度控制工程成本,还包括对参与成本控制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的措施。
7.加强工程计划管理,减少损失。
项目中标后,应根据合同工期要求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网络图或横道图,再编制各种计划,如年度、季度、月度、旬材料进场使用计划,设备进退场使用计划,资金使用计划,人员进退场计划,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8.加强合同管理,增源节流。
(1)加强同业主(建设方)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招标书、投标书、询标答复等管理,增加工程收入。
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攻与守,攻意味着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对方索赔。合同管理者的任务是天天念合同经,在字里行间寻找攻的机会与守的措施。总之,成本预测为成本确立行为目标,成本控制才有针对性:不进行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无从谈成本管理了,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应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实践上全面展开,扎实有效地把这些工作开展好。
(2)加强同联合体、劳务协作商、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商等合同的管理,节约成本费用开支。
1)合同的签订管理:
①合同金额是否在企业制度规定的授权范围之内,超越规定权限金额是否报批; (下转第69页) (上接第65页)
②合同条款是否完善、是否有利于企业;是否条理明晰、措辞严谨;
③项目相关部门是否存有合同原本文件;
④合同的签订是否有项目部相关部门会签;
⑤已签订合同的单位是否按企业要求交纳了保证金。
2)加强合同的结算管理:
①结算的单价数量是否按合同执行,对于劳务协作合同结算的单价数量与企业同业主签订的合同清单上的单价数量以及计量支付报表上的清单单价数量是否有出入;
②结算程序是否符合企业相关规定,原始单据是否完善,是否有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签字;
③对于分包工程是否定期结算(实际结算和暂估结算)。
3)加强款项支付管理:
①支付方式是否符合财务制度相关规定;
②是否按合同规定方式支付;
③支付金额是否按合同要求比率付款;
④是否已扣保证金;
⑤中期支付时垫付相关费用是否扣回;
⑥是否有超付款现象;
⑦最终结算是否签订确认书;
⑧支付的合同主体、方式、开户行、委托代理人等发生变动,是否有对方的声明或委托书;
⑨收款单位必须开具加盖财务专用章的有效票据,要求财务专用章、签订合同的单位、收款单位三者名称一致;
⑩办理收款业务的个人是否留有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9.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目前,在国内已开发出不少用于财务管理的软件,而且还有专门用于成本控制及管理的软件,这样不仅可大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在辅助管理人员进行设计、决策管理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在成本费用控制中的作用,可提高计划的准确性、控制的及时性,提高传输效率和资源共享利用率。
路桥施工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上提供的建议作为参考,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将起到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