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大中电器:巨头们的猎物

2007-7-18 15:23 《新财经》·张 盈 【 】【打印】【我要纠错

  既然大中无意继续经营,决定出售,就应当机立断,否则久拖不决受伤害更大。大中在国美和苏宁之间辗转腾挪,虽然可以为自己抬价,但时间是其最大的成本5月31日下午,各路记者如约赶赴大中电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等待大中发布有关“商业间谍”的重磅消息。

  在此之前,国美向大中“安插商业间谍”的传言就像插上了翅膀,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

  在新闻发布会签到处,大中方面并没有发放相关资料。但背景板上“惩戒不法,诚信为商”几个大字,仿佛证实了大中电器确有“内鬼”。

  大中高调举行新闻发布会,各路记者兴奋而热烈。但记者们很快发现被大中“摆了一道”——新闻发布会在开始前五分钟被取消了。事发突然,大中电器新闻发言人罗连面对各路记者的追问,只是机械表示“抱歉,抱歉,因故取消”,对于“是否有商业间谍这件事”以及“大中是否会继续追究”等问题,罗连都没有给出正面回答。而在发布会召开前一天,大中电器总经理宋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出对“商业间谍”的极大愤慨。

  “内鬼”泄密收购条款

  尽管大中电器没有做出正面回应,《新财经》记者还是综合多处消息源,摸清了“商业间谍案”的脉络。4月上旬,有大中内部人士主动找媒体爆料:苏宁电器30亿元人民币收购大中,协议即将签署。苏宁方面于4月10日发布公告证实了这一消息:已经委托第三方财务顾问与大中电器就行业发展、双方合并事项进行了沟通与交流,但并未与大中电器签署任何有约束性的法律文件。随后,一份详尽严谨的“条款书”从大中内部流出,开始在业内广为传播。

  这份“条款书”在大中电器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大中内部挖地三尺,要揪出泄密者。由于在相关报道中有对爆料人的直接引语,大中甚至试图从爆料人的口吻上,对公司内部知晓收购事件的人进行排查。最后,公司在对员工电脑的排查中,发现一位员工频繁与一行业竞争对手交换邮件。这位员工属于大中电器的中高层,能全面接触大中的运营资料。此次与苏宁的股权合作,此人也是知情人之一。

  这份“条款书”后来被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称为“子虚乌有”。但记者咨询了一位并购方面的法律专家,他认为,“条款书”显然是苏宁发出的主动邀约,一经大中方面签字,就会转变为收购合同。他告诉记者,“条款书”包含了收购程序、估值、对价支付、尽职调查、不竞争安排和或有事项等公司收购的主体内容,翔实、明确、严谨,不必怀疑其真实性。

  收购合同的主体部分在行业内大肆传播,给苏宁和大中当事双方带来了极大被动。记者在大中电器北京北三环中路店发现,即便是导购,也已经知道了公司将被出售的现实。尽管他们刻意保守这个已经公开的“秘密”,向记者声称“公司只是希望和行业竞争对手进行战略合作”。

  资本市场对于苏宁电器4月10日公告的解读是:双方已经有了深入谈判,签协议只是时间问题。在股票二级市场上,苏宁电器的股价自发布公告后便震荡上扬,即便在5月30日后的大盘暴跌中,向上趋势也未受到什么影响。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大中与永乐之间的仲裁案(永乐在被国美收购前,曾酝酿与大中合并,并支付了1.5亿元定金。大中方面“没收”了这笔款项引发仲裁),构成了苏宁收购大中的最大变数。

  一位苏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大中与永乐关于定金的仲裁案本应于4月下旬出结果,苏宁已经做好了并购大中的准备,并开始着手接收大中在外地的门店。但是,收购传闻和“条款书”见诸报端后,国美电器掌门人黄光裕指责大中与第三方接触,是“没事找事”。而原定于4月下旬该出的仲裁结果也了无声息,国美和大中何时结束仲裁程序,仍然是未知数。

  记者拨通了宋红、孙为民和陈晓的手机,试图得到“条款书”泄露对于苏宁收购大中有何影响的评价,但三人均拒绝置评。

  大中终将沦为别人的盘中餐

  大中电器曾经是北京电器连锁业的老大。但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中在经营上渐显疲态,终于面临被出售的命运。一位家电行业专家对大中的快速陨落大发感慨:“大中已经必须卖了,而且是尽快卖,像雪糕一样,迟了就化了,卖不上什么好价钱。”

  他告诉记者,既然大中无意继续经营,决定出售,就应当机立断,否则久拖不决受伤害更大。市场上现在有两个潜在买家——国美和苏宁,大中在二者之间辗转腾挪,虽然可以为自己抬价,“但时间是其最大的成本”。

  大中方面低调处理“商业间谍案”后,不少人认为大中将放弃追究,国美也将退让一步与大中达成和解,让大中获得自由与苏宁结合。

  大中在北京以外的业务并不成功,北京市场是其最后的救命稻草和谈判砝码。北京也是国美的大本营,二者门店多比邻而居,竞争惨烈。对于家电连锁业另一巨头苏宁电器来说,北京市场则是其薄弱环节,与国美、大中相比,无论门店数量还是地段均处于劣势。无疑,并购大中对苏宁来说,有着更大的商业价值。

  “苏宁收购大中可以增强其竞争力,而国美收购大中可以削弱竞争对手的力量。”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告诉记者,“黄光裕很有商业想象力,逆向思维能力很强,仲裁案久拖不决,就意味着国美并没有放弃大中。而张大中关注的只是卖一个好价钱。”

  国美收购永乐的代价超过50亿港元,行业排名第五的五星电器将51%股权作价12亿元,卖给美国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那么,大中值多少钱呢?孙为民曾多次公开表明:30亿元太贵,苏宁不会以此价位收购大中。

  中信证券家电行业研究员胡雅丽告诉记者:“永乐电器是张全国的网,而大中电器只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区域网,而且永乐已经是香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有溢价,二者之间不具太强的可比性。但与五星相比,大中30亿元的估值应算合理。”

  如今,盘踞北京的大中面临被出售,偏安山东一隅的三联电器则陷入持续亏损,中国家电连锁业只剩下国美和苏宁在全国对峙。胡雅丽认为:“在靠规模赢得与供应商谈判优势的家电连锁业,资本和融资能力至关重要。”

  国美、苏宁上市后,已经形成了募集资金收购资产—开新店—资产注入—定向增发的良性循环。大中作为非上市公司,显然缺少扩张动能。

  张大中年事已高,体力不胜,被后辈黄光裕和张近东“熬倒”,或许也是大中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但对于“司马懿熬死诸葛亮”的说法,孙为民并不认同:“大中企业制度和管理上的不完善,才是没落的主要原因。”

  现在,孙为民要将大中收为己有,除了国美放行之外,还要付出让张大中满意的对价。虽然苏宁声称不愿意掏30亿元,但与大中的100多家门店资源比起来,30亿元想必也不是什么天价。这一点,孙为民心里比谁都有数。

  记者手记

  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2005年大中电器还占据北京家电连锁近一半的市场份额,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短短两年后,大中的门店数量优势消失殆尽,销售收入裹足不前,中层精锐团队纷纷转投竞争对手,创业元老张大中也萌生了退意。

  在讲求规模效应的家电连锁业,大中电器最终将沦为国美和苏宁两大豪强的猎物。可能张大中将发出无限感慨,为何不在最辉煌的2005年激流勇退?时移事易,两大竞争对手在北京的门店网络如今已经建立起来,大中曾经熠熠生辉的黄金网点已然褪色。

  除了商业价值大打折扣外,大中还深陷与国美、苏宁的三方旋涡。虽然掌门人张大中抱着抬价的想法在“美苏”之间辗转腾挪,但他发现,黄光裕和张近东两个后辈的“鲸吞”之术,显然比他更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