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向文波揭秘三一重工“财富神话”

2007-7-18 15:46 《新财经》·王 博 【 】【打印】【我要纠错

  “股改”即将收官,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正在“上演”。三一重工的市值亦由上市之初的10.8亿猛增至现在的400多亿。

  “真的没有想到,一夜之间我成百万富翁了。”股改时买了1万股G三一的徐先生乐得合不拢嘴。而比徐先生更乐的是向文波,他持有三一集团8%的股份,按目前的市价推算,向文波的身价已超过20亿元。然而他并不满足:“‘三一’的明天会更好,未来收益会更大。”向文波的目光自信而坚定。

  “创新”成就企业财富

  在“三一”刚进入重工行业时,国内企业普遍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的思路。当时的老板梁稳根也曾走出去“周游列国”,希望能和国际巨头谈技术引进,结果根本没人理,碰了一鼻子灰。梁稳根心里相当恼火。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自己做,结果反而做成了。

  自称是“小老百姓、不想惊世骇俗”的向文波,说话历来不绕弯子。他坦言,“三一”是个“生猛”的企业。而“生猛”的核心,则是坚持自主创新。“创新要有‘种儿’。没有胆识何谈创新?”

  向文波回忆,2002年“香港国际金融中心406米项目”就是对“三一”最大的挑战。“当时几乎到了失败的边缘,建筑商都要求‘三一’退场了。经过再三申请,对方才答应给我们最后一次机会。”提起那次会战,向文波依然心有余悸。

  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成功的关键是管道密封工艺。最初,“三一”只考虑到了泵的问题,拿到施工现场,压力一高,管道的接口就漏浆了。一漏浆,混凝土就无法流动,整个管道就堵住了,令“三一”的专家一筹莫展。“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于是,几位专家就地组织技术人员讨论了两昼夜。后来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技术人员没有跳出传统思维,“总想参考别人的做法,而事实上,我们做的事情是别人没有做过的。”最后,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把管道密封改为了O型密封,解决了泵超高空输送漏浆的难题。

  “应该说,‘三一’今天取得了成功,是因为我们坚持了自主创新、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三一重工从进入这个行业起,到自主研发的泵高达到406米,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有太多的‘三一’人为此付出了泪水和汗水。也让我们懂得了,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样不逊色。”

  向文波欣慰地说,三一重工就是凭着这一股湖南人特有的“霸蛮”气,把中国工程机械这个微利行业做成了今天的高盈利行业。三一重工也由此成为备受股民青睐的中国工程机械板块“第一股”。

  “文化”积累企业财富

  “企业文化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我却认为它非常实在。‘三一’的核心资产,不是公司取得的成就,也不是厂设备这些固定资产,而是我们的核心文化。‘三一文化’,促进了公司财富的快速提升。”

  向文波告诉记者:“三一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品质改变世界”。他说:“几年前,中国的工程机械也成为劣质产品和廉价产品的代名词。于是,我们提出了‘品质改变世界’的理念,其初衷是希望通过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来改变世界对中国工程机械的看法。”

  “品质改变世界”在向文波眼里,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以高品质的人品,来改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三一”在制造高品质产品的同时,还在培养高品质的人才。

  今年29岁的罗玉良就是一位从生产基层成长起来的高管人员。

  1999年,罗玉良大学毕业来到“三一”,他从一名普通工人做起,在公司提供的事业舞台上发奋工作,在普通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业绩,受到了公司重用和提拔,从生产管理员一步步成长为事业部副总经理。

  2005年,罗玉良被任命为三一重工印度公司的副总经理,成为公司最年轻的总监级干部。由于他锐意进取、勇担责任、业绩突出,2006年再次被提拔为公司总裁助理、营销总公司副总经理、客户服务部总监。

  向文波认为,无论是谁,要实现富有的目标,实现成就事业、报效国家的梦想,首先必须改变自己的内心世界。内在的东西决定了外在的改变。他常说:“中国要成为工业化强国,需要大量高品质的工程机械,我们以高品质的产品来改变中国的现状,就是为改变世界、推动人类进步作贡献。”

  令向文波欣慰的是,通过十多年的努力,这一初衷已获重大成果:三一混凝土机械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高达70%,公司国际业务已覆盖132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60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81亿元,其中出口4.77亿元,较2005 年增长159.51%.“三一重工”已成为倍受全球同行尊敬的品牌。

  “员工”创造共同财富

  企业要发展,人是最根本的因素。“一切为了员工”的理念说说容易,做着难。但在三一重工,“一切为了员工”、“帮助员工成功”却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用向文波的话说,一个企业的宏伟目标必须靠优秀的员工去实现,没有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一切只能是口号。

  向文波说,现在“三一”的经营动力并不主要来自领导和创始人,而是来自企业员工,因为“三一”内部有很好的激励机制。

  让员工过上富足的生活。在“三一”,刚入职的大学生最低薪酬标准为3000元/月、研究生为6000元/月、工程师为7000元/月,另加项目奖励。同时还通过“股权激励”来调动经理人和各部门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目前,伴随“三一”业绩的大幅提升,公司已造就了不少百万、千万和亿万富翁,“三一”也由此成为湖南闻名的“造富工厂”。

  为员工提供成就事业的平台。“董事长梁稳根最有价值的工作是忙于与员工见面,翻阅干部名册,从中发现有用人才。”向文波说,仅2006年,三一集团就提拔正科级以上干部近400人,为30多人配备了专车。在“三一”,有许多三十岁的总经理、二十几岁的科长、部长,他们都努力工作着,在东北、北京、上海、江苏、香港、印度、美国等“三一”的大舞台上,圆着自己的职业梦和事业梦。

  帮助员工提升能力。“大胆地使用员工、给员工锻炼的机会,这是最让‘三一’员工兴奋和自豪的。” “三一”每年100多个研发项目都采取招标的方式。比如:某个研究所有10个项目,只要具备这个资历的人都可以来竞聘项目工程师。当上项目工程师后,就拥有了所有的权力,包括:决策权、奖金分配权、人事权。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目前,三一重工已形成由杰出领军人物、优秀创业者、卓越管理团队和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员工队伍所组成的优势群体,他们正凭借企业强大的技术、资金、人才优势,把企业资源转化成一张张巨额订单。预计到2010年,三一重工有望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有一个梦,那就是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让三一重工进入世界500强。

  向文波表示,全体“三一”人会为这一共同的梦想而继续努力,以真实优异的业绩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