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流动性过剩面面观

2007-8-22 14:54 《首席财务官》 【 】【打印】【我要纠错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来,“流动性”和“流动性过剩”之类的词汇成为媒体使用最频繁的经济学术语,但很明显,人们对该术语有着各自的理解,态度也不相同。本文希望对此术语做一些分析和梳理,并讨论一下对所谓“流动性”该采取的态度。

  凯恩斯是较早使用“流动性”一词的经济学家。在他的著作中 “流动性”指的是货币。他分析货币需求时,假设人们需要在两种金融资产中进行选择,一种是货币,一种是债券。他认为虽然货币不能如债券一般产生收益,但人们仍然愿意持有一定的货币,其原因在于偏好货币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由此构成了他的流动性偏好的理论基石。

  在中国,讨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曾有两个误解。曾有一段时候中国学术界将上述三个动机批评为“唯心主义”,因为当时人们将心理学也几乎划入唯心主义的范畴,以心理动机解释经济现象更是不能想像的。另一个重要误解就是将“投机”看作负面的现象,直到今天这种观念仍比较盛行。实际上在凯恩斯的理论中,“投机”就是指一个投资者在面对一个投资机会的时候需要一定的货币来投资,是一个中性的术语……

  进一步深入分析“流动性过剩”现象,首先要研究如何测定“流动性”。比较狭义的理解是在银行体系内定义“流动性”。对此可能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将其定义为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一种是定义为商业银行“存贷差”。对这两个定义未必一定要分出优劣:这两个计算方法都十分清晰,相互之间可以换算,因此都是可用的。这两种定义下的流动性正好是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因此也是政府减少流动性过剩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对商业银行来说,为了获取利润他们不会有意把超额存款准备金或者存贷差留得过大。因此目前讨论的显然不是指的这类概念下的流动性过剩。采用通常的货币政策手段似乎成效不大也因此可以理解。而从为商业银行保留一定的盈利空间出发,继续紧缩还需三思。

  此时我们可以考虑更广义的流动性定义,例如将其定义为某一个货币总量指标,如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按照标准的货币供应理论, M2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最近有研究显示*,在2004~2006年间,基础货币增长基本呈下降趋势。但从货币乘数分析,2000年以来商业银行的平均货币乘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0年为3.77倍,2002年之后,稳定在4倍以上,2006年4月后一直在5倍以上。很奇怪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央银行曾五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货币乘数并没有随着下降。

  而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是有说服力的,他们认为:近些年银行货币乘数的扩大与过去不同,它已不完全是通过贷款扩张创造的。银行贷款占金融机构资产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中可以看出一些新现象在起作用,例如近几年商业银行不断增持的大量非信贷资产所具有的货币扩张能力,换句话说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在以银行体系和贷款这些传统渠道之外的方式创造着货币。对于这种方式创造出来的流动性,仅仅靠控制信贷规模或者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已不能完全奏效。因此不论是美国央行加息还是中国央行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整个市场资金仍非常充裕。而我们上期分析的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即居民将自己的商业银行存款转变为金融市场的投资资金,其导致的流动性增加更是货币政策所不能完全控制的。

  目前所使用的货币总量指标的局限性显露无疑。我们对于货币总量的定义,或者说对于流动性的定义应该有一个根本变革。美国货币总量的定义和范围一直在发生变化,他们已经在使用M3和L(相当于M4)的货币总量概念,其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

  读者读到此处或许会觉得,目前如果还没有有效的工具来控制流动性,不是太糟了吗?实际上流动性多了未必完全是坏事。对于流动性的狭义理解,也就是银行的可贷资金多了不应是坏事。对于广义的理解,也要看流动性在哪里过剩。其实不外乎三个流动性出口:实物经济、房地产(兼有消费和投资的功能)和金融市场。在实物经济中流动性多了导致物价上升,导致房地产的价格高企,自然需要控制。但如果流动性进入金融市场而导致金融资产价格高涨,使得投资者的财富增加就是好事。一方面说到控制流动性的不易,一方面说到流动性进入金融市场是好事,结论也就有了:发展金融市场,将流动性过剩为我所用,就是非常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