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已进入“十一五”发展的第二个年头,海事单位利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开拓创新、勇于进取,海事执法装备、海事监管手段不断更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海事人切实履行“管一方水域、保一方平安”的誓言,为国家港航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但在海事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海事单位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并且由于海事专业性比较强,资产特点比较明显,如船舶、航标设施在海事单位资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能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一、当前固定资产管理环节存在的主要矛盾
目前,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国库直接支付制度改革等各项财政制度改革紧锣密鼓地进行,并不断向纵深推进,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财政体制下的固定资产购建、管理模式受到极大挑战,资产管理在单位预算管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形势的发展逼迫我们不得不迅速转变观念,对我们的资产管理模式进行重新审视,构建以预算管理为核心、以效能管理为重点的资产管理新体制,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看,当前海事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存在如下矛盾。
1.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意识的影响,“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还存在一定的市场,部分单位没有严格的管理约束机制,造成了单位资产管理不规范和混乱。如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缺乏明确具体的购置计划,或虽有购置计划但缺乏前瞻性,往往是为处置某紧急事件而购置,购置完毕后,办理固定资产手续时或互相推诿,或久拖不办,或办理固定资产增加手续后相关单据、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传递过程中出现差错,一段时间后自然产生账卡不符现象。
2.资产来源多渠道化,增加了资产管理的难度。
目前,海事单位资产来源不再是单一渠道,已开始多渠道化,既有从修购基金开支的,又有从项目(包括基建项目和行政事业类项目)资金开支的,还有从上级单位、外单位通过调拨等形式取得的资产。相对于前两项,从上级单位、外单位取得的资产管理难度较大。
3.存在管理机构不全,管理人员缺位的情况。
目前,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实物管理部门和价值管理部门,适应专业化分工的现代管理要求,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海事单位属于中央直属行政事业单位,各单位机构设置层次较多,管理机构相对较为复杂,部分单位以人员紧缺为由,让非专业人员分管这项工作,这与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专门化要求大相径庭,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使固定资产管理的许多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资产管理缺乏监管力度。
4.资产配置不够合理
由于缺乏合理统一的配置标准,或标准没有被严格执行,单位之间配置不平衡。
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国家对于很多资产没有明确的配备标准,对资产的配置数量是否合理,资产的效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具体可操作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
5.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部分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使用效率不高,部分单位办公用房闲置或出租。二是部分专业化设备重复购置,使用效率较低。三是由于决策等原因导致部分设备购置后无法使用或者面临更新换代,造成资产浪费。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为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议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善单位资产的配置方式并强化预算管理
海事单位应以产权管理为龙头,以固定资产大批量采购、科学管理为重点,合理、节约、高效地配备和使用各项资产。要进一步建立固定资产长效管理机制,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科学编制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奠定基础。
一是建立以政府采购制度为主的资产购建方式。利用政府采购的招投标、集中采购等管理平台,以集中采购、规模采购为重点,节约、高效使用采购资金,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预见性、准确性,实现财务预算的编制与资产预算的编制挂钩,实现固定资产购置的预算管理。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的购置应实行财政审批的管理模式,即单位要采购资产,首先必须纳入单位年度财务预算,待财政审批后方可执行采购程序。虽然这一办法目前尚未实施,但对我们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行固定资产采购、管理体系提出了挑战,资产管理人员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在这一全新模式下对资产管理实行全方位的思索。三是加强固定资产购置的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有关资产的购置标准。从目前情况看,国家对很多资产没有明确的配备标准,大部分情况下各单位对资产按需进行配备,靠单位内部一些资产管理规定进行约束性管理,但在很多情况下,这种约束力显得苍白无力,尚需国家或部门标准这种强制力进行规范,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能,避免铺张浪费。
2.统一思想,形成齐抓共管机制。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管理的任何疏漏都会导致管理链条的松动,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为此,要从提高全员思想认识和加强组织领导入手,在单位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特别是针对管理中“重钱轻物”思想和“重购建轻使用管理”的倾向,组织开展学习讨论,提高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3.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规章制度来管理,通过制度建设来对有关经济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各海事单位也需要有适合自己特色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体制。为达到上述目的,应进一步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建议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各单位(部门)“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同时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量化固定资产管理指标,资产管理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部门领导调离原工作岗位的,应先将其与继任者的交接清单与固定资产卡片部门的台账核对无误并且有关个人借款等事项清算后,方可办理人事工资(或调动)手续。一般职工的工作调动,亦应先将其管理的有关资产交接清楚后方可办理调动手续。
4.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应从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两个方面入手,有条件的单位,应首先考虑设立资产处(科),全面承担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海事单位受单位人员编制因素影响,一般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能分配在不同的职能部门,目前较多的运行模式是: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局办公室、设备装备部门或计划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从各种运行模式看,各有其优缺点。要达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必须做到分工明确、责权结合,并要不断加强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
各单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尽量设立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定期学习固定资产管理基础知识,以提高资产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本部门卡片台账制度,严格落实“物在卡在、卡随物走”的原则,建立单位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三级负责制,部门负责人作为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资产的安全、完整负总责;资产专职管理员为资产管理第二责任人,具体负责本部门资产及卡片台账的管理;资产具体使用人员作为直接责任人,对本人所管理、使用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通过逐级负责管理制,做到资产管理责任到人,逐级负责、分级管理,并直接纳入相关人员年度考核指标。
5.盘活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配置合理、流转顺畅的资产管理体制。
为达到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可以将所有固定资产在本单位或一定范围内进行统一调拨、统一配置,完善有关程序、方法,单位实物管理部门为资产调配的主管部门,负责资产调配手续、资产调拨单、卡片台账等事项的办理,财务、审计、纪检部门要积极介入,防止出现账卡物不符及其他问题,堵塞管理漏洞。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亦可进行合理调剂或对外出租,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为归口主管部门,应负责办理有关调剂或出租等手续,以盘活资产,合理配置,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6.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
目前,海事单位资产规模越来越庞大,资产管理工作非常繁琐,不借助于信息化技术,要有效对单位所属资产进行管理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海事单位应切实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一是要加强相关人员对信息化软件管理系统的操控、运用能力。二是要加强软件的设计、开发、升级等管理工作,应摆脱各自研发、各自为政的局面,建议由国家海事局统一开发适合海事管理特色、适合财务预决算管理要求、适应单位内部管理评价管理要求的固定资产应用软件,并统一做好软件的维护、升级等工作。三是要加强软件的灵活性、适应性设计,要考虑到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求,预先做好软件的不同接口,考虑到软件使用的各种特定环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