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提高公路内审水平

2007-9-10 19:28 《交通财会》·李微 李军方 【 】【打印】【我要纠错

  一、公路内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公路内审质量监督检查发现,公路内审质量控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公路内审机构设置不规范

  独立性是保证公路内审人员客观、公正地从事公路内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公路内审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公路内审组织形式是独立性的基本保障。但现行公路内审机构设置模式形式多样,如有的公路内审机构设在综合办公室;有的把公路内审机构和财务部门合并在一起;有的未设立专职审计岗位,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有的貌似设立了独立公路内审机构或专职公路内审人员,但在工作上仍听由原在职岗位部门领导安排等。上述公路内审机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路内审的独立性,无法保证公路内审业务工作的自主性和权威性,从而无法保证公路内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

  (二)公路内审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1.知识结构不合理。现有公路内审人员多数只注重财务与审计知识的学习,但对现代管理知识、科技知识,综合分析能力的把握还有较大差距。复合型人才少,普遍缺乏计算机审计技能,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因而应对复杂审计工作局面的能力较弱。

  2.职业素养欠佳。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公路内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品质,不能持谨慎、客观的态度进行审计评价,对查出的问题往往不能坚持原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随意性较大。

  3.公路内审人员安排随意性较大。安排公路内审人员时,考虑公路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胜任能力的较少,安排闲置人员较多,公路内审机构成为“老弱病闲差”职员的安置场所。

  (三)公路内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

  公路内审质量控制标准是公路内审质量的控制依据和公路内审业务的作业规范,是公路内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的公路内审规范体系建设明显地偏重于公路内审法律、公路内审准则和公路内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而忽视了公路内审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设,结果是公路内审质量标准不明确,公路内审质量控制无章可循,公路内审运行各行其是,质量状况参差不齐。在审计方案编制中,对人员的组成缺乏科学的分配控制,使人员的经验、知识结构与项目审计目标不相匹配,审计作用难以发挥。

  (四)公路内审质量控制手段不全面

  有效的公路内审质量控制手段应包括公路内审制度约束、公路内审督导复核、公路内审考核、公路内审责任追究等。但企业公路内审在这一环节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质量控制制度建设比较薄弱,即使已经建立了某些制度也形同虚设。

  2.未建立分级督导复核制,或督导复核具体职责内容不明确。

  3. 公路内审考核未能有效执行,表现为缺乏质量考核;考核内容不全面,偏重于事后结果的考核而忽略对公路内审过程的控制;考核主观性太强,缺乏客观公证性;考核不与奖惩相结合等。

  4.公路内审责任追究不到位。有的根本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的责任追究形式化,没有切实得到落实;有的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使责任追究无法实施。

  (五)公路内审方法比较落后,公路内审人员理念未能及时转变。

  公路内审方法模式仍以账目基础审计方法为主,风险观念比较淡漠,较少考虑审计风险控制因素,更谈不上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运用;抽样技术的运用更多地凭借公路内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经验,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十分欠缺;缺乏对审计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缺乏公路内审人员之间和公路内审机构之间的先进经验交流;计算机审计在公路内审中还较少应用。

  二、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提高公路内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每项基础工作、每个审计项目和每个审计环节抓起,实施全面质量控制。

  (一)建立公路内审质量控制的人员保障机制

  全面提高公路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公路内审队伍建设。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学识、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这些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要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就要有一批合格的、胜任的、高素质的公路内审人员。加强公路内审队伍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和从业资格制度。对进入公路内审机构的人员要严格把关,要求从业人员取得和具有与其工作相适应的专业资格,确保公路内审人员达到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

  2.建立公路内审人员职业教育和后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针对工作需要,系统地、有计划地组织各层次的业务培训。

  3.建立公路内审人员待遇和晋升制度。由于对公路内审人员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就要制定政策保证公路内审人员待遇的提高不低于其他部门。晋升制度也要明确执行,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内审队伍的稳定和不断壮大发展。加强公路内审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公路内审人才,是推动我国公路内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建立公路内审质量控制的手段保障机制

  为了实现公路内审质量控制的日常监督与定期监督相结合,应做到:

  1.充分发挥审计组长的督导作用。审计组长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公路内审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组长的能力与水平。审计组长除具备专业经验和全面的业务能力,做好协调工作外,主要工作应该放在加强公路内审项目质量控制方面。

  2.抓好三级复核制度的落实。所谓三级复核制度是指公路内审机构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机构负责人对具体审计项目履行情况进行逐级审查的制度。各级复核人员应明确其具体复核内容和承担责任,实现层层把关,级级负责,确保每一个审计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自始至终都处于适当层次的控制之中。实施三级复核应坚持“全面复核,突出重点”的原则,即在重点复核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同时,兼顾对审计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审计事项的调查和取证、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审计程序的实施等方面的复核,努力做到复核的内容覆盖审计项目的全部,不留盲区。

  3.建立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既定的审计项目,如果质量检查跟不上,或者查而不罚,或者处罚力度不够,再完善的公路内审规范也会形同虚设。如此,不仅使该项目的质量控制失效,其他审计项目实施也会效仿,负面示范效应得以扩大,最终公路内审质量低劣状况成为普遍。因此,建立和完善公路内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是提高公路内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促使各级公路内审人员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强化质量控制的责任意识,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并将审计质量的高低与公路内审人员的职务升降、奖金提成及相关业务技能培训挂钩,将奖惩制度落实在公路内审质量控制的实行工作中。

  (三)建立健全公路内审质量控制的过程保障机制

  审计是一个过程,同样审计质量控制也是一个过程。因此要保证公路内审质量、不断提高公路内审工作水平就必须从审前、审中、审后三个环节,对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监控。

  1.审前控制:包括审计项目选择控制和审计方案制定控制

  审计项目选择要重点放在:(1)领导关注、员工关心、社会重视、资金投入大的项目。(2)与当前中心工作相关而且容易成为热点话题的项目。(3)选择公路内审机构力所能及、能够获得被审单位接受、支持配合的项目;选择工作改进空间较大,在增值性等方面有潜力的项目;选择基础数据和资料有保障的项目。

  审计方案制定控制:应进行充分的审前调查,在摸清被审对象总体情况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目标、公路内审人员分工安排和审计时间等,并明确各级负责人对下级公路内审人员的监督和指导责任;其次,应使所制定的审计方案全面具体、细化到位、便于操作,完整体现审计的全过程要求;最后,应明确规定审计方案调整的情况和审批要求,减少审计方案调整的随意性。

  2.审中控制:主要是工作底稿编制控制和审计技术方法的控制

  从完整意义上讲,审计工作底稿应记录审计查出的问题和审计工作过程。审计查出问题的记录主要记录审计成果,它是编制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的依据,需要被审计单位认可并签字;而审计工作过程的记录反映的是公路内审人员实施审计检查的范围和方法,它有助于检查公路内审人员工作状况,分清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不需要被审计单位签字认可。针对目前公路内审人员注重审计查出问题的记录而忽视审计工作过程的记录和两种记录性质上的差异,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实行审计日记和审计底稿两种文本格式,前者登记审计工作过程,按日记录或按工作段落记录;后者登记审计工作成果,按事记录,后附原始材料或取证材料。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防范和控制公路内部审计风险。其措施:(1)使用以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为核心,兼容抽样审计法与详细审计法的审计方法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组织业务的复杂化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其内部控制越来越健全和有效,进而就更多地需要使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运用制度基础审计确定重点,对审计重点采取详细审计,增加审计证据数量,减少失误和差错;对非审计重点采取抽样审计法,确定合理的样本量,作出审计判断和结论。这样,克服了传统的、单一的审计方法的缺点,推动和促进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使审计主客体之间良性互动,达到既提高审计效率,又防范和控制公路内部审计风险的目的。(2)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当前,要大力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迅速提高公路内审人员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开发设计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建立审计作业平台。以审计方法的创新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公路内部审计风险。

  3.审后控制:主要是审计报告编制复核和审计结论的执行情况

  审计报告是公路内审机构向组织领导报告审计项目结果的文件,是公路内审机构向被审单位下达审计结论的方式,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审计质量的综合体现,应对审计报告实施三级复核。重点复核:审计事实是否清楚;审计程序是否合适,是否实现审计目标;审计证据是否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审计依据是否正确;审计评价意见是否恰当;审计建议是否利于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和增加组织价值;审计报告的结构是否完整、层次分明,用语是否规范。复核后,应做好复核标识,以便分清责任。根据审计结果及审计建议、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等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信用评价并分类,分别建立起各自的信用档案,实行分类管理,并作为今后公路内审工作的参考。

  总之,公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一个从组织、人员、手段和过程等方面实施的全面控制,只有强化实质性的控制效果,才能提高公路内审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