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运营商缘何排斥大唐标准

2007-9-7 11:13 《新财经》·于莉娟 【 】【打印】【我要纠错

  相对于技术和商用都十分成熟的欧洲标准,刚刚面世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唐标准就像是襁褓中的婴儿,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不愿承担试验风险也不难理解。大唐标准能否成长壮大,将最终取决于国家推广它的决心“能改造的改造,不能改造的必须拆除。”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07 第三代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研讨会”上,一位专家透露,信产部对中国移动等运营商违规在南方广州、深圳、厦门等城市建WCDMA(欧洲标准)试验网态度强硬。

  事实上,拆除命令已经是第二次下达,但因为运营商至今还在豪赌欧洲标准,这次是否就能切实执行?结果令人担忧。

  生米做成熟饭之策

  2005年年初,信产部发文,要求包括移动、电信、联通、网通、铁通、卫通六大运营商都要进行第三代移动通信商用试验网的建设和试验。

  按照规划,国家只组织了8个第三代移动通信试验网,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网通在没有获得认可的情况下,私自建设欧洲标准网。到2005年底,已经在全国30多个一级城市建设了80多个网络,基站近千个。其中,中国移动50多个网络,超过500个基站;中国电信6个网络,50多个基站;网通20多个网络,将近200个基站。

  据悉,中国移动当时与华为在广东惠州建设的欧标试验网已经实现了整个城市的覆盖,进行到室内覆盖的精细化阶段。深圳电信甚至还曾针对欧标网络维护、机建设、布网等问题进行了内部培训。此前,中国电信曾对外宣称:“只要发牌照,立刻可以放号运营。”

  三大运营商在南方城市违规建设的欧标试验网已经扰乱了国家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建设的部署。

  这些情况被新华社一位记者掌握,通过内参反映给中央。此事得到温家宝总理批示,转给发改委和信产部。发改委2006年春节前做了调查核实,在长假刚过的大年初八召开会议,要求停止欧标网建设,已经建设的必须拆除。

  在欧标试验网被叫停之后,有深圳移动的内部人士后来对记者透露,深圳移动机房的欧标设备确实已经按照要求拆除。但也有其他城市的运营商工作人员表示,拆除的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网络只是停止建设而已。

  运营商们当然不甘心拆除,“很多地方只是把电源关掉,并没有真拆掉。”著名电信专家李进良告诉记者,“但是命令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起码他们都停下来了,如果不下命令,可能把整个网都建完了。”

  “运营商是在模仿小灵通的既成事实策略。”一位电信专家说,“当时并不允许开展小灵通业务,但是小灵通却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剩下北京、上海是通过郊区蔓延到市区,生米做成熟饭,小灵通也稳稳地站住了脚。”

  欧标的网络基站如果遍布全国,运营商耗资巨大,再拆就损失不起了。据悉,一个遍布全国的网络需要耗资200亿元人民币。此次要求拆除的是无线网部分的基站等设备,因为它不能实现与大唐标准的共享互通。

  谎报测试结果

  事实上,运营商这种不太合作的态度并不是第一次。

  最初是说大唐标准不成熟,李进良不以为然:“不是真不行,我搞了一辈子移动通信,代表我们国家出席国际电联的会议,我知道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来龙去脉。”

  舆论达不到目的,就从测试上想办法,毕竟,测试还要运营商来进行。时逢2006年国家决定对大唐标准进行网络技术应用成规模测试。按照要求,中国电信承建保定网,基站103个,由大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鼎桥提供设备;中国网通承建青岛网,基站150个,由大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中兴提供设备;中国移动承建厦门网,基站约100个,由中兴和鼎桥提供设备。三地先后完成施工,做了规模网络优化,并完成了第一阶段全网1.6MHz同频测试、第二阶段全网5MHz同频真实加载测试和第三阶段跨系统全网测试,表现优异,年底放号,规模为2万户左右。“从开始筹建到放号历时仅半年,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意义之重,中国通信发展史无前例,在国际上也十分罕见。”李进良回忆。

  然而,这些成绩是克服了很多不为外界所知的阻力得来的。“当时中国电信网络还没建好,只建了40%的时候,就私自做了试验。”信产部一位官员透露,“试验后,中国电信自己得出结论说互通率只有40%,于是就给部里打报告说大唐标准不行,事实上是因为网络根本就没有建好。部里没有听他的一面之词,要求继续建好再做试验,最后结论是互通率98%.”

  “推广大唐标准的阻力来自很多方面。”李进良告诉记者,“某些人思想观念有问题,认为国外的东西就是好,中国就是不行。目前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要让运营商们明白政府推广大唐标准的决心,认识到了这一点,运营商自然会调整战略。”

  商用决定成败运营商比谁都明白推广大唐标准对中国的战略意义:可以节省专利费,可以拥有更多话语权,等等。但是他们更明白,新标准对于企业意味着很大的风险。技术上的成熟是一方面,产业链的成熟同样重要,市场化程度往往决定着技术的成败。欧标占据全球80%的市场份额,美国标准也已经运行了十年,相对于国际电信联盟确定的三个技术标准中的另外两个,大唐无异于襁褓中的婴儿。

  到现在为止,大唐标准只在北京、青岛和保定有过一次小规模的放号,主要用户是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相关的部委领导、工程师等人群。一位参与建网的工程师告诉记者,到今年10月大唐标准才会在中国的10个城市结束建网,开始面对普通用户放号。

  欧标利益集团强大的公关能力,雄厚的经济实力,运营商很难抗拒。据悉,违规建网的背后,就少不了欧标利益集团的影子,就连那些试验设备都是由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等国外设备商及华为、中兴等国内设备商免费提供的。这些厂商大多为欧标联盟成员。

  如果拆除,当初的安装费,以及所有基站,大部分要报废。一位参与建网的技术主管告诉记者:“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基站也不断更新换代,越变越小,已经闲置两年的设备,最终多半要报废,很难再找到买家。”

  除了像UT斯达康完全放弃做欧标的厂商外,大多数厂商还在观望,看事态的发展,是不是还有留做他用的可能。“欧标设备的销售上,我们在香港、台湾占有绝对优势,一些主要的运营商都使用我们的产品,比如中华电信、台湾大哥大等。” 诺西(诺基亚和西门子通讯部门合并组成的合资公司)公司发言人陈小姐告诉记者,“无论是欧标还是大唐,我们都有足够的技术优势和准备。”显然,诺西已经做了两手准备。

  国家意志是大唐最终推动力

  无论是欧标的强势公关还是对大唐商用不成熟的担心,都让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们相信欧标才是不二的选择,国际电信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中国公司总经理王煜全的观点颇有代表性:“大唐上马后,成败的结果都由运营商来承担,运营商青睐更成熟的技术标准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和通信安全面前,运营商拒绝承担风险是跟国家意志有冲突的。一位电信专家曾测算,即使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全部由中国华为、中兴等企业提供,只采用欧标与美标这两个国际标准,我国将付给跨国公司70%的费用(包括购买芯片、软件和付专利费),大约1.1万亿元人民币要付给外方。

  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标准,大唐在商用经验方面无疑还存在欠缺,还需要大量的测试工作以保证其商用的成功,目前大唐实验网已经在十个城市铺开。一位电信专家指出:“最后大唐用事实证明它是能赚钱的,又好用,到时再发牌照,就算有运营商拿到欧标也可能不做了,因为难成气候了。”

  李进良也很有信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讯市场,如果中国采用了哪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在全世界也会站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