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降

2008-4-15 11:15 《首席财务官》·贺振华 【 】【打印】【我要纠错

  工业企业盈利增速2007年已经到达高点,综合对出口、成本、投资和政策的分析,今年全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预计为21.5%的水平。

  判断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变量,按照其重要性依次为:出口、成本、消费、三项费用、投资。

  从目前来看,一季度的出口增长率比去年将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下滑(从27.8%到16%),全年出口增长率同样大幅下降(从25.7%到18%);成本上升幅度明显加快,原材料、燃料与动力购进价明显上升,但是考虑到滞后效应,一季度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尚可;消费增速依然很快,预计一季度消费增速可以达到19%,全年为16.5%;三项费用占销售收入之比有望保持平稳甚至继续略有降低,但是空间非常小;投资增长率依然保持高位,但是与去年相比可能略有降低(一季度25.3%,全年25.8%)。

  成本上升对企业毛利率影响较大,其中农业、食品制造、机械、服务业、纺织服装业受影响最小;而机械、造纸、采掘、建材、纺织服装等行业受影响程度与2007年三季度相比有所减小,显示这些行业抵御成本能力的增强。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全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为21.5%(前期预测为23.8%)。

  全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降分析利润的框架 :关注成本与出口理解利润增长的关键在于理解成本波动和需求波动,尤其是出口需求。具体而言,从利润分解的角度来看,收入增长、毛利提升和费用收入比下降贡献相当。通过把利润增长分解为收入增长、毛利提升和费用收入比下降几个部分,我们看到收入增长、毛利提升和费用收入比下降各自贡献了利润增长的1/3.因此,分析企业利润增长,可以从这三个因素进行分析。

  相对而言,费用收入比比较稳定。因为通过国际比较我们知道,中国工业企业目前的费用收入比处于一个非常低的位置(7.5%),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非常小。

  而毛利和收入主要决定于供需(进一步决定了成本转嫁能力)以及成本。考虑到总体而言,供给波动有限并且决定于需求,因此需要主要关注的因素是需求端和成本端。

  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对于整个工业企业而言就是原材料、燃料与动力、劳动力成本。

  需求包括投资、出口和消费,但是我们发现,影响企业利润最重要的因素是出口,其次才是消费,最后是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而言,成本降低能够抵消需求降低的影响,从而带动工业企业利润有所反弹。

  出口 :向下趋势不改展望2008年全年,出口增速下降几成定局。理由是:

  第一、虽然美元继续贬值,但是由于人民币加速升值,有效汇率有所上升,尽管幅度很小。

  第二、中国的主要出口对象,首先是亚洲,其次是欧盟,再次是美国。如果中国有效汇率开始上升,意味着中国对亚洲的竞争优势削弱。

  第三、从美国经济来看,其消费和投资都对中国的出口有明显影响。美国经济下滑传导到欧洲需要一段时间,反映为中国出口的下降同样需要时间。也就是说,从美国经济减速到欧洲经济减速再到影响中国对欧洲出口,会有一个比较长的时滞,按照美国经济减速到其影响中国的出口来看判断,时间期限应该在3~4个月左右。也就是说,今年起估计都能反映到中国的出口上。

  从OECD领先指数来看,欧洲经济近期开始下滑的概率非常大,尽管其工业生产目前来看尚可。

  成本 :继续上行CRB指数上半年或许继续上行,但我们依然相信,下半年将下行,尽管依然处于高位。

  对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我们认为有一点需要特别关注。从2004年以来,采掘业价格指数变动对利润增速变动影响十分明显,相比起需求端的冲击而言,成本端的冲击对利润增长的影响同样重要,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我们需要判断今年成本会如何波动。我们发现,采掘业价格指数与国际CRB指数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最终决定于美国和OECD的实体经济,但是短期来看,CRB指数也受到投机资金和美元汇率的强烈影响,至少从目前来看CRB指数还在不断上行。这样一来企业的成本是不断上升的。

  但是下半年以后,如果美国实体经济和欧洲经济都下滑,那么CRB指数仍然有可能下滑。因此,作为工业企业利润的初始成本,采掘业价格指数2008年下半年有望回落。

  当然,由于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CRB指数下降幅度可能有限。

  我们看到,这里的风险在于欧佩克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力明显增强。原来普遍认为类似欧佩克这样的卡特尔会由于其内部不稳定而无法发挥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历史的确如此。但是近期以来,欧佩克对石油的控制力明显增强,原因包括:第一、不断的资源国有化过程,使得这些国家的政府对石油的控制力增强,而不再是由发达国家的企业决定;第二、随着拉美、非洲、中亚和俄罗斯新增产能逐渐释放,产能增长已经非常困难,并且潜在的产能高度集中在欧佩克手中。

  而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到石油价格走势:地缘政治因素,比如中东爆发新的战争或者局势再度紧张;委内瑞拉等南美国家与美国关系紧张等这些因素虽然概率比较小,但是却会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升,进而国内采掘业价格指数大幅上扬,企业面临沉重的成本压力。从目前来看,虽然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持续下滑,但是由于美元贬值和投机资金,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持续上扬,国内燃料与动力购进价、原材料购进价都大幅上扬。

  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扬。原因包括:

  第一、生活成本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很大。

  第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过度向企业倾斜的不利影响,并试图改变,根据政治经济学最新发展(不是我们通胀所谓的政治经济学,而是基于现代经济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我们习惯称为“新政治经济学”),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越来越在乎“相对收入”,也就是要求收入分配更加平均,向劳动力倾斜。

  第三、新劳动合同的法实施将给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

  投资与调控 :利润向下的因素市场预期,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和政府换届的背景下,不能排除政府财政支出大量增加所导致的投资热潮。如果投资超预期增长,可能会为企业盈利增长提供一定的动力。另外,如果政府观察到出口快速下降,为了保证稳定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放松政策,这也能为企业利润的上升提供一定的动能。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并不大,我们对这一观点的反驳理由如下:

  第一、政府的目标是什么?稳定,也就是民众的支持。因此,政府必须做到四点:第一,保证一定的就业率;第二,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第三,保证通胀稳定;第四,保证收入差距合理。从目前来看,市场忽视了收入差距,而是主要讨论前三点。由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是同比增长的(我国曾出现背离,这是由于制度变革所导致的,随着制度变革结束,这种背离会消除),所以,其实市场关注的是两个问题:经济增长和通胀之间如何选择?很多研究说明,包括我们自己的研究,经济增长只要高于9%,就不会对就业构成压力。而且就业不仅与增长有关,还与经济结构有关,所以要保证就业就必须改变经济结构,而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增长率。一般来说,重化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劳动力吸收能力很差,而中小企业、轻工业、服务业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载体,所以未来要吸收就业,必须更多地依靠经济结构调整。我们相信,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服务业发展如此重视。在经济增长有保证的情况下,通胀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胀至少有这么几个坏处:第一,恶化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在直接补贴不能到位的情况下,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稳定;第二、加大收入差距,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量实证和理论研究一再证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有致命的影响,这也是拉美国家(包括菲律宾、印尼等)在人均GDP2000美元以后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第三、扰乱经济信号,增加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最终会导致投资减少。综上所述,如果GDP能够保持9%以上(保守一点,9.5%以上)通胀超过4%(保守一点,5%)就是不能容忍的。因为此时经济增长不会对居民收入和就业产生影响,而通胀的负面影响却很严重。

  第二、如果政策放开,结果会如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信贷反弹和投资扩张。如果说目前的通胀是供给冲击(也就是成本推动)所导致的话,信贷放开就很可能导致通胀向需求拉动型转变,一旦这个过程完成,通胀的解决就非常困难。投资扩张的后果有这么几个:第一,除去最初的投资扩展所导致的需求扩展(投资会形成需求),随后就是产能的过剩。1997年起中国的投资不断扩张,导致的结果就是2001年以后的通货紧缩、出口扩张和贸易顺差加大,经过这么几年的治理,投资过多、产能过剩的难题才有所好转(这反应在企业毛利率提高上),如果继续投资扩张,中国未来必然重复1997年以来的历史;第二、需求扩张导致通胀扩散,PPI目前已经抬头,投资扩张只会使PPI上涨的趋势加剧;第三、如果投资过多,则最终会反应为银行系统的风险,中国从1997年以后已经经历过一段这样的历史,政府应该懂得其中的利害。

  如果通胀持续超出预期,则必定进一步改变市场的通胀预期,为更严重的通胀创造条件。而通胀一旦扩散,我们认为国家就会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措施,这会严重威胁企业利润,正如2004年一样。

  企业利润增速下调至21.5%从目前来看,一季度的出口增长率比去年将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下滑(从27.8%到16%),全年出口增长率同样大幅下降(从25.7%到18%);成本上升幅度明显加快,CRB指数屡创新高,原材料、燃料与动力购进价明显上升,但是考虑到滞后效应,一季度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尚可;消费增速依然很快,预计一季度消费增速可以达到19%,全年为16.5%;三项费用占销售收入之比有望保持平稳甚至继续略有降低,但是空间非常小;投资增长率依然保持高位,但是与去年相比可能略有降低(一季度25.3%,全年25.8%)。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全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为21.5%(前期预测为23.8%)。

  成本上升对工业企业利润的影响对总成本的影响:石化影响最显著我们着重考虑未来最有可能进行改革或者重新定价的几类要素的影响。包括采掘业产品(石油、煤炭、金属矿、非金属矿、其他矿产),成品油和焦炭、电气和水、劳动力。

  我们把前面三类归结为原材料。

  我们首先分别考虑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变动对各行业总成本的影响,(见表1.注意:数据未经处理,比如,第一个数字,0.0014,换成百分比,应该是0.14%)。结果表明,原材料价格上升,对炼焦与石油加工行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对电力、热力和水的生产与供应也影响最大。另外,化工、建材、金属冶炼、运输等行业所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大。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资源价格上升与价格上升并行,炼油、电力等行业不会受益,比如说,煤电联动对电力企业的意义比较有限。

  接下来我们考虑原材料与劳动力成本同时变动的后果。我们考虑了四种情况。以最保守的情况看,即原材料上涨5%,劳动力上涨15%,炼焦和石油加工行业受影响仍然是最大的,其次是农业、采掘和电力等行业。

  如果把所有中间投入品都算为原材料的话,对石油加工与炼焦、造纸、食品加工、纺织、化工、金属冶炼等行业影响最大。

  利率的影响 :农业、食品制造、服务业、机械影响小以2007年1~5月份的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为基准,我们测算所有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各个行业毛利率的变化程度。由于我们重点关注矿产资源(包括石油与天然气)、成品油、电、气、水几个方面的改革,所以我们只测算这几个方面的成本上升所造成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见表2),虽然对成本影响相对较小,对毛利率的影响却非常大。其中,原材料成本上升对炼焦与石油加工、电力、建材、金属产品制造业四个行业的影响尤其明显。成本上升5%,会使得炼焦与石油加工业利润毛利率下降84.36%,电力行业毛利率下降13.8%,建材行业下降5.8%,金属产品制造业毛利率下降8.4%;而且成本上升速度增快,会使得毛利率下降速度更快,比如,成本上升10%,会使得石油与加工业行业毛利率下降1078.6%,这意味着成本继续上涨会使得炼油行业彻底陷入亏损。

  由此可以看出,成本上升对部分原料行业而言是致命的。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期测算相比,只有机械、其他制造业(包括造纸、家俱等)、采掘、建材和纺织行业抵抗成本的能力增强了。

  如果同时考虑到劳动力成本,那么受影响最大的除了炼焦与石油加工、电力、建材、金属产品制造业外,农业和运输业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价格变动多少,才能弥补成本变动的损失?

  前面的讨论忽略了企业的成本转嫁,接下来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价格上涨多少才能完全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呢?显然,需要转嫁的程度越小,转嫁相对而言就越容易,从而企业保持毛利率的可能性就更大。

  在原材料上涨5%,劳动力成本上涨15%的情况下,农业价格需要上涨6.3%,采掘业需要上涨4.8%,炼焦与石油加工需要上涨3.9%,运输业也需要上涨3.8%,电力行业也需要上涨3.1%才能弥补成本空缺。相对而言,食品制造、纺织、轻工制造、化学工业、机械等行业需要转嫁的成本小得多,从而成本转嫁或许也相对容易些。换言之,这些行业具有较强的抵御成本上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