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货币紧缩来控制物价的上升是必要的,但紧缩过度,导致负面因素过大也是需要回避的。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在出台这一货币紧缩政策时特别强调,出台这一政策的意图是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在刚结束的两会上政府重申了货币政策从紧的态度,因此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应该是在意料之中的。
这一紧缩货币政策的出台反映了政府对于2月份CPI数据同比上涨8.7%的高度忧虑,因此将控制物价上升确定为目前的首要宏观经济目标,我们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识。2月份异常高的CPI虽然有其特殊性,例如雪灾等因素强化了食品价格的上升幅度,虽然在雪灾等负面因素逐步消除后,食品价格出现过明显的下降,但可以观察到,食品价格在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盘整的态势,目前并没有继续显示进一步明显的下降,而可能维持在一个相对高位。由于一二月份物价很高,已经大大超过全年控制4.8%的物价上涨目标,为了能够在年末达到控制4.8%的物价上涨目标,需要有很多月份的物价上升幅度要明显低于这个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在CPI没有明显下降以前,货币政策紧缩的态势不太可能有根本的变化,但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会有一定的灵活性。
按照央行公布的2月份的货币统计数据,2007年紧缩货币政策的效应正在积累,并逐步显现,货币供应量和贷款的增长都有所减缓,例如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7.48%,增幅比上月末低1.4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22万亿元,同比增长15.73%,增幅比上月末低1.01个百分点。相信这个趋势还会持续。新的货币紧缩政策出台,表明宏观管理部门对于目前的状态还不满意,恐怕货币紧缩的力度不够。经济学的分析表明,货币紧缩的效应并不是在货币紧缩政策出台的时候就立即完全显示出来,需要一个时间滞后的过程。这一点在目前特别重要,因为从2007年开始的紧缩政策效应将持续体现,需要特别细致的政策评估,充分考虑时间滞后的因素,通过货币紧缩来控制物价的上升是必要的,但紧缩过度,导致负面因素过大也是需要回避的。这就是货币政策实施中的艺术性。
目前已经有人将这样一个宏观经济的尖锐争议问题概括为,是要GDP,还是要CPI.笔者实际上已经在很多场合,包括在这个专栏阐述过争议问题的本质。其本质在于,宏观调控应该关注三个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在目前宏观调控政策将焦点对准物价虽然可以理解,但是过于关注一个调控目标,可能会对其他经济发展目标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宏观调控更多地采用货币政策,容易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遭受“误伤”。
目前一些强调要将控制物价上升作为惟一宏观调控目标,并强调要使用货币政策作为治理物价上升主要手段的言论,常常向我们描述一个可怕的“居民抢购囤积”前景。他们的依据主要是1987年和1988年间物价上升期间,所出现的大规模“居民抢购囤积”的历史现象。对于那段历史,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厉害。但稍微想一想,就会看出这种历史的比拟是如何荒谬。现在和1987~1988年间的最主要不同是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出现的变化。在中国居民的主体中,食品的支出比例已有很明显的减少。更多的支出用于工业消费品,而工业消费品的价格并没有大幅度上升,有些还在下降,例如计算机和一些家用电器。更重要的是工业消费品基本上是不能“囤积”的。而反观食品,其中很多也是难以“囤积”的,例如蔬菜、肉类、家禽等,在一个追求新鲜,健康食品的时代,预期居民会“囤积”食品的经济学分析实在令人哭笑不得。这些分析人员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囤积”的食品——食用油。但对今天的大多数家庭来说,“囤积”食用油也将是一个可笑的建议而不会被采纳。
让我们还是拒绝这些不切实际的预言,回到宏观调控应该关注三个目标的本义之上,将政策的科学分析与实施艺术相结合,在宏观经济各个目标之间寻找平衡点。
对于一个普通人,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情景分析,当你有一份收入稳定,尚好的工作时,你在祈求物价稳定,使得你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但当你失去工作时,你就会认为只要能够有工作,对物价的关切就降为第二位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当GDP的增长速度超过11%的时候,我们还知道有很多就业的艰辛,那么在GDP的增长下降到9%,甚至更低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什么问题,就不难想像了。想到这样的前景,我们能够不要GDP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