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关于通胀的五个隐忧

2008-5-14 14:37 《首席财务官》·孙明春 【 】【打印】【我要纠错

  虽然今年下半年的通货膨胀率会明显回落,但无论短期还是中期内的通货膨胀风险及其潜在影响都不可忽视。

  2008年中国通货膨胀的基本预期是“前高后低”,即上半年通胀仍将维持在高位,但下半年会有大幅度回落,第四季度甚至有可能降到3%以下,估计全年的通胀率将在5.5%左右。之所以“前高后低”,是因为食品供给(尤其是肉类)的短缺预期会在下半年出现明显的好转。不过中国的通货膨胀还存在五方面的担忧。

  担忧之一: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维持时间过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都超过10%的国家,保持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从经济意义上讲,8%的整体通胀率和低于2%的非食品通胀率其实并不值得惊慌。但我们的担忧也正在于当前的通胀太多地集中在食品价格上(3月份同比上涨超过20%)。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中国农村人口的80%和城镇人口的40%(总共超过8亿人),其家庭支出的40%以上用于食品。在食品价格上涨超过20% 的情况下,如要保持食品消费的数量不变,这些家庭支出中的食品比重还会进一步上升。如食品价格长时间大幅度上涨,显然会影响低收入家庭的福利水平,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担忧之二:食品价格的通胀扩散到非食品领域。虽然当前食品价格的上涨是由于暂时性的供应短缺而出现了超调的现象,但其上涨也有合理的一面,即通过农产品相对价格的上涨来增加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问题是食品价格的上涨有可能通过影响通胀预期或工资上涨而引起非食品领域的跟风涨价,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市场垄断权和定价权的企业,有可能趁机牟取更高额的利润。如果非食品价格也跟风上涨的话,这不但会导致整体通胀水平的失控,而且不利于农产品相对于非农产品价格比的合理性恢复。

  担忧之三:出现商品囤积和抢购。1988年的“抢购风”对很多人而言还历历在目。与1988年不同,今天的中国经济已不再是“短缺经济”,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个“过剩经济”。这意味着,消费者对商品的“抢购”已完全没有必要。但是,如果通货膨胀预期强烈,生产商和批发商有可能会通过囤积来牟取暴利,而消费者也有可能借助“抢购”来保值。鉴于中国的居民储蓄存款已达到17万亿元人民币,是1988年的45倍,如果真的出现居民“抢购”某些商品的现象,其对物价的影响绝不可以忽视。从这个意义上讲,稳定通货膨胀预期至关重要。同时,通过信贷紧缩来防止企业囤积商品也是必要的。

  担忧之四:资源及能源价格不可回避的改革和调整有可能引发未来的通货膨胀。为维持物价的稳定,中国政府近来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物价的措施。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制止跟风涨价的行为,但也限制了一些必须进行的价格调整。比如,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是通过政府给予炼油企业补贴的方式来保证成品油在价格倒挂情况下的正常供应。问题是,在国际原油价格有可能长期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巨额的财政补贴不可能长期存在,对油价的长期压制也不利于能源的节约和经济的转型,因此总有一天政府会上调成品油价格。类似上调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然取决于调价的力度。但国际经验表明,大幅度的油价上调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当显著。比如2005年10月1日印度尼西亚政府为减轻财政压力而被迫取消对成品油的补贴,并上调油价50%之后,立即导致其通货膨胀率从9月份的9%跳升到10月份的18%.

  担忧之五:市场整合的完成有可能在2~3年后增大幸存企业的定价权,使其有能力将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引发一轮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在过去7~8年里,中国的制造业由于大量投资而产生了很多过剩的产能。在此情况下,厂商必须通过价格竞争来维持市场份额,因此即便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他们也很难通过提价来将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但随着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放缓,《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以及工资及环保成本的上升等等,我们估计相当一部分企业将在今后1~2年里退出市场。随着这一轮经济下行周期的结束,那些经历了“大浪淘沙”而生存下来的企业,将会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大的市场定价权。到那时,这些企业也许将有能力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甚至将多年积累的成本压力都转嫁出去,从而引起新一轮的“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

  总之,虽然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的通货膨胀率会明显回落,但无论短期还是中期内的通货膨胀风险及其潜在影响都不可忽视。因此政府仍需将反通胀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