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保育钧谈小岗村

2008-6-4 16:6 《新财经》·王晓慧 【 】【打印】【我要纠错

  我对小岗村的问题和现状有三句话:

  尊重农民,引导农民,扶助农民——保育钧

  从小岗村采访回来后,记者又去采访了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这个经历、参与、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老人,在改革初期,曾经是《人民日报》记者。当年,他参与和关注了很多关于小岗村的报道。如今,保育钧看了《新财经》对小岗村的采访稿后,对今天的小岗村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小岗村通过改革开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面对小岗村现在的实际情况,我用三句话表明我的观点:尊重农民,引导农民,扶助农民。

  第一,尊重农民。当年的人民公社剥夺了农民的自由,导致农民生产没有自主权,生活没有自主权。小岗村贫穷的根源,就是人民公社盲目追求“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制),严重束缚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出工不出力,破坏了农村生产力,脱离中国实际情况。这种体制是长久不了的,小岗村农民之所以勇敢,就是突破了这个束缚。

  小岗村的经验是农民自己创造出来的。尊重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敢于冲破旧体制的束缚,解放了自己。所以,小岗村出名了。当年,以万里为首的安徽省委,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取得了重大突破。邓小平明确指出,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打击农民积极性的结果,势必会严重破坏生产力。

  第二,引导农民。农民毕竟是农民,需要引导。现在的农村还都是分散的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与市场是脱节的,他们不了解市场。这就需要有人出来引导农民走向新的农业发展道路,引导农民与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连接起来,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新财经》对小岗村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小岗村支部书记沈浩做的工作,就是在引导农民将小生产和大市场连接起来。

  四年前,我在当地政府的陪同下去过一次小岗村,跟你见到的情况大不相同。那时候,沈浩还没去,当时的小岗村还处于一个自留状态。沈浩的工作无疑是通过种葡萄和引资等方式,把分散的小农经济与大市场连接起来,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但是,引导不等于包办代替。现在小岗村的问题,是村委会的干部上面派的人太多,其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包办代替。农民确实需要引导,比如种葡萄、修路,这都是需要有人引导的。要知道,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

  第三,扶助农民。从小岗村的发展来看,我们对农村的“欠债”太多,农村的基础设施太落后,比如道路、交通,包括教育。农民为什么观念落后,跟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通过扶持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二是文化教育,仅仅通过办一个小学校是远远不够的;三是金融,农村没有自己的信用社,要想和市场衔接起来,农村的金融不活是不行的。比如,《新财经》采访稿中提到,年轻人租地后感觉负担很大,这就是由于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有个村镇银行,就会好得多。

  小岗村现在的思考和做法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帮助农民实现土地自由流转。村里没有说要收回农民的土地,而是要给他们永久使用权,让土地自由流转起来,这个方法很好。有的人出去打工,土地可以租给别人,搞现代化的农业。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把土地搞活了,这个做法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