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汽车强国梦”已经做了半个多世纪了,还在继续。汽车产业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汽车产业一直是《新财经》关注的一个焦点。翻阅往期杂志,我们发现报道内容涉及方方面面。那么,以前报道过的现象、事件,现在又有什么新进展?我们选择了几期深入报道,做重点回顾。
本土汽车走出国门——任重道远
昨天:中国的汽车业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羽翼渐趋丰满,开始觊觎海外市场。从2005年年初开始,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自主品牌汽车纷纷“出海”。然而,出去之后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精彩。
《新财经》2005年第8期的封面文章《中国汽车 海外梦之路》,对这一焦点话题做了深入报道。
2005年,多年来积弱不振的中国汽车似乎一下子步入了全新的世界,也发现了一条未来梦想路径:到海外去。整个行业的思路似乎豁然开朗,尤其是规模偏小的本土汽车制造商,都在摩拳擦掌。
看上去,中国的汽车公司正在对全球汽车市场发起全线攻击。
但是,一拥而上的情况令人担心,就绝大多数汽车出口企业的产量、能够投入的精力来说,短期内覆盖那么多市场根本不可能。有订单就接、有钱就赚,这种简单的方式难以持久地走下去。
今天:汽车的出口形势仍不乐观。人民币不断升值,汽车企业的出口成本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国内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原材料大幅涨价,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也跟着抬高,出口竞争力受到很大影响。
本土汽车厂商出口还存在一些短期内难以修复的硬伤: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海外销售战略,喜欢扎堆凑热闹,销售目的地零散,听说哪个国家的车好卖,就一窝蜂地都去。最后发现,每个国家只能销售两三千辆,很难长久维持下去。
另外,企业在出口报价时争相压价,甚至宁愿亏本也要拿到订单,为的是赚取17%的退税。关于汽车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息过,这让依靠退税存活的汽车厂商们非常紧张。
前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曾说,“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A380.”现在,只有卖出30辆吉利轿车,才能进口一辆奔驰轿车。中国汽车要真正走出国门,还任重道远。
汽车节能环保——大势所趋
昨天:有关环保与汽车产业发展的话题,讨论越来越热烈。2006年4月1日,我国对汽车消费税进行了调整,调低了1.5L以下小排量的税率,提高了1.5L以上大排量车的征收税率。节能环保成为了换车族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新财经》2006年第5期刊发了专题文章《新税率拷问中国汽车业》。
新税率的实施,无疑给主要生产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厂商带来了压力,汽车厂商唯一的应对措施就是涨价。
汽车价格调整后,市场和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会有一些变化和波动,这是所有汽车厂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从短期看,新税率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利空,但从长远看是利好。因为在大排量汽车领域,实际上刺激了短期消费,对于国产高档车的消费愿望是一个提前消耗。在小排量领域,因为不断的价格战,再加上油价的不断上涨,消费愿望也在降低。这样的政策可以淘汰一些高油耗、低效能的生产企业。
今天:两年过去了,节能、环保、新能源已经成为汽车消费的热门话题。虽然拥有一辆威猛的悍马车是不少人的梦想,但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这样的大排量汽车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2007年以来,给大排量汽车加征污染税的呼声一直不断。
有人认为,过严的排放标准不利于自主品牌的生存和发展。但是,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自主品牌,既然是自主品牌,就更应该保护自己国家的环境。
看看日本把小型车卖给国内、大型车卖给国外的做法,看看美国明星们争相炫耀混合动力车的风气,看看欧洲小排量车免税、补贴的政策,我们也应该有所行动。
已经购买了小排量车的车友们,不用为超不过前面的“3.0”而懊恼。因为不久的将来,“小排量”将成为您骄傲的理由。
“80后”的消费需求——年轻时尚
昨天:不知不觉中,私家车已经走进入了中国的千家万户。而且,第一批拥有私家车的人已经考虑换第二辆车,甚至有些人已经换了第三辆、第四辆车。
《新财经》2007年第11期“本期关注”《我要换车》关注了这一趋势。
汽车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让人始料不及,又让人觉得顺理成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买车、换车渐成为平常百姓的平常事。有人说,美国人一生平均要换十部车。在今天的中国,美国人的汽车生活已不再遥不可及。
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议发布的信息表明,2007年,全国至少会有850万辆新车流入市场,其中,因换车带来的新车需求量将占到1/5强,即至少为200万辆。可以说,中国车市已全面步入换车时代。
今天:进入2008年,换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换车的主流群体是中年人,换车的目的重在提升生活品质。
以“80后”为主的年轻人成为新崛起的汽车消费大军。很多汽车厂家开始讨好“80后”,不断推出适合他们的新车型,以满足他们强烈的消费欲望。“80后”注重外观、关心油耗、强调动力性,女性消费者还关心外型的时尚与内饰的精巧。当然,价格是他们首先考虑的因素之一。
汽车受众年轻化时代已经到来。
让交强险真相大白——车主诉求
昨天:从来没有一个险种像交强险这般遭到如此强烈的质疑。以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为宗旨的交强险,实施之后不但没有让人得到安慰,反而成了广大车主的心头之痛。
《新财经》2008年第2期“本期关注”《交强险 我们只想知道真相》试图分析交强险招致质疑的原因。
对交强险的质疑贯穿了整个2007年。这一年,许许多多的人因为对交强险的质疑和辩护,共同站到了聚光灯下。因为这些或精彩或乏味的论辩,我们得以逐渐接近真相。
保险公司经营这一险种具有独家垄断性,而垄断经营与“不亏不盈”原则,又为保险公司谋利预留出了便利和空间。
保险公司只是交强险的代办人。代办人对于交强险这笔钱,只能是在替投保人履行赔付义务时使用,当然,为此消耗的办公成本可以摊入一些。但当摊入成本大大超过实际赔款数额时,有几个投保人愿意接受巨额保命钱被大量侵占的现实?据平安保险公司2006年度报告显示,平安保险的高管年薪高达1338.2万元。一些公众质疑,在天价年薪里究竟摊入了多少交强险的费用?
今天:就在《新财经》的《交强险 我们只想知道真相》的报道发表两个月后,一份由1055位车主委托北京市德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家辉起草的《关于对中国平安高管千万薪酬进行调查的请求》,于2008年3月27日送达保监会。显然,这又是一次对交强险“不公平、不合理、不透明”的感情宣泄。
平安方面认为:将交强险与高管年薪两者做牵强的联系,是不科学的。刘家辉律师表示:我们并没有质疑平安高管年薪超过千万与交强险有因果关系,也没有说他们的薪水全部出自交强险。我们只想知道,高管的年薪在交强险中分摊了多少?分摊的理由是什么?这些要求并不过分,这是投保人最基本的诉求。作为车主,他们有起码的知情权。
其实,平安高管千万薪酬事件并不离奇。交强险成本也不复杂,只要真相大白,只要厘清平安高管千万薪酬和交强险成本的暧昧关系,只要相关部门拿出足够的勇气和开放的胸襟,将重重迷雾拨开,回答车主的疑问,相信车主不会不依不饶,更不会无理取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