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美、苏宁的做大,渠道商取代生产商成为中国家电舞台的主角国美电器在短短十几年时间成为中国家电零售业巨头,黄光裕也一度以140亿元的身价成为中国大陆首富。美国《时代杂志》曾把黄光裕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说他是4000元起家的草根变巨富的中国典型。
低价策略成就国美
1985年,16岁的黄光裕在北京珠市口大街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店面。开始,先卖服装,不景气,之后改卖进口家电,当时店名就叫“国美”。国美初创之时,正赶上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洋家电消费浪潮,黄光裕顺应潮流,国美发展很快。
1987年,国美进入快速成长期。当时中国人买家电的唯一去处是国有商场,国有商场的家电价格普遍偏高。凭什么与国有商场竞争?黄光裕采取了低价策略。按照黄光裕的说法,他不追求单件商品的利润,而是以销量和规模来获取总体利润。从服务到价格,综合起来一定能够让消费者接受。消费者受益,就会认可你,十年如一日,品牌知名度就会越来越高。之后,黄光裕陆续又开了几家名字不同的电器专卖店。1993年,黄光裕将北京所有门店的名称统一为“国美”。
1999年,国美走出北京,开始布局全国,但每到一处,都遭到了当地商家的强烈抵制。黄光裕的低价策略迅速撕开了各地的抵制防线,面对国美的低价,消费者选择的天平开始倾斜。
在国美快速扩张过程中,黄光裕将薄利多销、微利制胜的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
2000年,黄光裕导演了一场彩电价格“跳水”战,连续在京、津、沪各家连锁店推出特价彩电,击溃了彩电联盟限价。依靠低价策略,国美不断拓展自己的连锁店,到2005年5月,国美全国门店达530家,而且覆盖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控制渠道,主宰价格
在早期,中国家电业行业实行代理商制。厂家在全国设立几个大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被称为一级供应商。在一级供应商下面,又有若干个二级代理商,有的二级代理商下面还有三级、四级代理。家电的销售渠道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产品价格在也层层盘剥的过程中不断攀升。
为了打破这种格局,黄光裕提出了“脱离中间商与厂家直接接触”的包销制模式。正是这一模式为国美的低价销售奠定了基础,让黄光裕掌握了家用电器销售价格话语权,成为了家电生厂商眼里的“价格杀手”。
1996~1997年,黄光裕完成了产品结构调整以后,率先以包销、招标、定制等形式与家电生产厂家进行联动,抛开了横亘在自己和厂家之间的各级代理商,直接从生产厂家进货。
通过包销制模式,国美卖场里的电器种类更加丰富,品牌更加广泛,价格更加低廉。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电器产品,国美的价格要比大商场便宜1000~2000元。这一策略既赢得了消费者,同时,生产厂家对国美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光裕是中国最早预见到渠道作用的商人之一。他很清楚,一旦控制了渠道,生产厂商最终会在他面前俯首称臣,价格自然也会由他主宰。这就是黄光裕成就国美的原因所在。
除了家电销售,黄光裕目前的另一块主业是房地产。2008年5月7日,停牌长达七个月之久的中关村重组预案向外公布,通过定向增发方式,中关村收购黄光裕旗下的鹏润地产,鹏润地产有望通过借壳在A股上市。此次重组完成后,黄光裕将持有中关村48.1%股权。随着黄光裕旗下相关地产资产的注入,黄光裕的身价有望超过500亿元,中关村市值也将接近300亿元,与在香港上市的国美资产规模相当。
黄光裕能否在地产界打造出另一个“国美”?一切都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