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
国外的投资基金基本来自公募养老金、企业养老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而在国内,社保基金、保险等资金刚刚有所松动,活跃的民间资本或许将成为人民币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
“如果中国的民营企业都想做LP,我觉得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如果都想做GP,那是非常可怕的现象。”在谈起本土一些欲试水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民营企业时,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炎坦言。
从2007年6月1日起,中国《有限合伙企业法》修订颁布,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多了一种成立的方式。加之红筹上市的受阻以及创业板的呼之欲出等因素,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两头在外”的情况正逐步变化,一条“两头在内”的人民币基金循环圈似乎正隐隐成形。到今天,人民币基金已日渐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外资私募基金在国内的攻城略地已经让海外LP(limited partner,即有限合伙人)赚得盆满钵溢。创投咨询公司纵横合力总经理于公表示,按照常规,在国际市场一般天使投资的回报在30倍到50倍,VC的回报在10倍到20倍,PE的回报在几倍。而在中国,PE的回报都达到了几十倍。
在股市后撤和民间资本暗流涌动的背景下,眼睁睁看着国际资本赚钱,本土许多民营企业也正跃跃欲试。据一位私募投资者介绍,国外的投资基金基本来自公募养老金、企业养老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而在国内,社保基金、保险等资金刚刚有所松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跃的民间资本或许将成为人民币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然而一位私募界人士表示,本土LP与海外成熟LP群体相比,差距大约有40年。又如阎炎所说:“这是一个很严肃的游戏。”
LP与GP: 双向选择
有限合伙制在海外来讲,占所有合伙制公司基金总数的80%以上,在国外是比较成熟的。它以特殊的规则使得投资人和管理人价值共同化,因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将钱交给专业团队,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方法。但无论对LP还是基金,都需经过严谨的选择过程。
根据记者的采访,对于LP而言,选择GP(general partner,其负责投资管理)需要注意的大致有如下几点:
首先,需有合理的投资组合。据私募投资人士介绍, LP选择私募股权基金时应该有自己的投资组合,按不同回报期望,可能的风险值来评分,根据自身偏好构成平衡。不同的私募基金有着不同的投资策略,偏向投资早、中、晚期的风险和回报均不同。他们认为,民营企业的钱更多希望快进快出,投资项目为偏后期的基金或许更适合他们。相比之下,社保基金、大学基金就可以投资长期稳定的回报。
第二,关注基金投资的产业。企业投资最好围绕自身相关的领域,这首先是由于对行业投资前景有深入的了解。例如作为LP,思科投资的基金偏爱高科技领域。同时,这种选择可能有助于自身企业以及被投资企业的发展,例如之后收购。 国内首家LP顾问——埃曼哲投资集团(IManagersGroup)总裁徐刚介绍,有的企业是既做直投,也做LP的。IBM、思科都属于这种类型。在被投资企业引入下一轮投资的时候,LP也可以考虑介入。GP在选择项目时也会考虑LP的背景,因为LP可以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各种资源和机会。LP和GP的共同利益使这种合作得以实现。而非企业LP追求的是财务回报,可以投资各个行业的基金,考虑更多的是投资策略,投资收益等。
第三,对投资团队的考察。这需要一个合理的考评体系,对团队的投资历史,包括曾投资哪些知名的企业、回报和退出情况、投资管理体系、决策标准、成立时间以及投资领域等进行考察。其中投资历史十分关键。据介绍,国外成熟的LP往往会建立一个数据库,并研究活跃在某一领域的基金有哪些。同时建立一个评价体系和投资流程,包括尽职调查等等。
“但过去的成绩不代表将来。”软银中国合伙人宋安澜表示,有一个容易忽略但很重要的因素是团队的稳定性。他介绍,如今有许多投资界人士不断跳槽,不稳定的团队的业绩又怎能保持稳定?
对于很多本土企业对私募股权投资的理解并不充分的情况,私募投资者建议,企业可以委托专业的LP投资顾问进行行业调研,在对PE投资机构进行充分尽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决策。或者投资于由LP投资顾问成立的FOF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Of-Funds),由FOF组合基金投资到多支私募股权基金。
FOF是一种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组合的基金。到2006年,被私募股权FOF管理的资本数额接近5000亿美元,占全球私募股权资产总额的38%.FOF基金拥有更专业的水平,投资FOF基金具有低风险、高回报的特点。据中国有限合伙人协会介绍,如今已有部分外资FOF开始考虑筹集人民币的FOF,在一两年后将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参与股权投资的又一种选择。
而GP如何选择LP也有其标准,例如LP资金的稳定性及其他战略性资源。宋安澜介绍,基金希望可以和LP建立长期的关系,以拥有稳定的资金源。“建立关系也需要长期的磨合。如果LP里有一个很‘野’的人,会影响我们的运作。”
此外,如前文所述,一些LP能主动提供一些网络、关系和项目源。对于优秀的基金,各个LP也有着竞争关系。如果LP能提供这样的资源,GP将会优先考虑。“LP、GP和被投企业是共赢体。LP需要为GP提供价值,正如GP需要向被投企业提供价值。”宋安澜表示。此外,为了防止后续资金断流的风险,GP也会考虑引进具有不同特点的LP组合,将资金来源分散化。
另外,从个人品牌和机构品牌来说,双方的高标准会提高对方的品牌。KPCB副总裁周炜介绍,“例如,好的风险投资会对被投企业说他的钱都来自某个著名学府。由于成熟的LP对基金的选择是高标准的,这也提升了基金的品牌含金量。”
双方的合作
可以说,国内也有很多好的LP,但总体而言,国内LP和国际相比有较大差距,一些私募投资者表示。主要体现在对私募基金投资的性质和操作流程不够了解,他们需要一些观念上的改变。
“一个基金有其投资周期。国外一般给钱后不会去干涉投资决定。不会急着去看到赚钱。中国经济发展快,企业也往往比较急,往往造成GP的动作变形。”周炜表示。许多老板认为,自己投了资就是大股东,就应该掌管公司的财务,就应该拥有决策权。事实证明,这种操作使出资人、资本管理者以及创业者的关系不明确,专业的人没有做专业的事,最终往往以失败收场。LP在投资委员会有投票权,这在国际上也是禁止的。徐刚指出,因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传统就是家长制作风,出资人手伸的比较长,这是对合伙制核心理念的严峻考验。
另外,国内诚信体制的薄弱也将制肘双方的合作。例如,国外诚信体系、法律制度较健全,资金一般是分期到位。投资行为都由银行托管。中国就存在LP到期时资金未到位的情况,这让基金往往要选择要求LP将资金一次到位,这将制约GP的投资效率。
据介绍,基金融资有一个私募备忘录(private placement memorandum,简称PPM),上面将介绍基金公司及以往业绩, 描述投资方向、投资策略、风险、收益分成条款和入股方式等等。而最终的投资协议将从法律上明确PPM中的各项条款以及各方的权力和职责, 还有资金注入方式, 基金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关闭等等。“投资协议比较复杂详细,一般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进行。”宋安澜指出。
投资协议也将对GP行为进行监督。“我们在很多投资协议书中会和投资者对投资行为进行事先约定,我们公司不会在二级市场买股票,我们不会投房地产,我们不会进行短期的资金拆借等等,对自己的投资会做一些事先的约定和监管,投资者可以通过托管银行托管行为对我的行为进行监管,说明我的投资不会违背我们跟投资者签订的投资协议。” 硅谷天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鲍钺介绍,协议中将对投资者进行一些约定,比如激励措施、业绩提成等。如果银行认为GP投资行为违背投资协议,就可以不支付资金。如果由于GP的投资水平出现了失误,将由发起人基金部分弥补。如果投资出现超额收益,将提取一部分的业绩奖金,可以解决投资者对管理者的疑惑。
同时,依据国际惯例,GP将按季度对LP进行汇报。比如基金的升值、退出、投资情况,接受LP的监督。并且重大决策(而非投资决策)也需要LP来决定,如钱投完了是不是要扩充等。
身兼GP和LP?
东方富海总裁程厚博表示,实践已经证明,有限合伙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式,作为投资管理者的普通合伙人与LP没关系,LP只享受收益分成。不过,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很多出资人要干预投资决策。因此,虽然东方富海是有限合伙制,但在上期资金募集中,也做了一些变通,将投资公司的董事会一个席位给了出资人,没有严格遵循国际上的模式。程厚博说,在第二期资金募集时,将严格按照有限合伙制的方式来操作,LP与GP完全分离。
既做GP又做LP,这或许是如今中国企业投资现阶段一种折中的方法。“现实一些考虑,如今有多少企业愿意完全不参与投资决策?”徐刚坦言。民营企业可以如此选择:把钱委托给一个基金管理公司,并且适当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这样,第一民营企业拥有了了解专业的团队,第二部分解决了LP和GP沟通之间的问题。“我相信既做LP又做GP是2008年企业股权投资的主流。据我所知,在江浙等地的企业,往往拿出一笔现金组建管理公司做GP,同时也以1亿元现金做LP之一用来体现信用,来动员他的企业家朋友和内部的商务圈人士来担任其他LP.他相当于自己压了一部分的身家在里面,形成一个比较密切的关系。这样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这就相当于自己出钱组建了一个专业团队。如果靠企业家投资很容易失败,如果全部委托给其他GP,现阶段企业又不放心。因此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过渡。”徐刚补充道。“例如,诺基亚公司原先作为单一LP和GP成立基金,之后逐渐引入其他的LP.”跨国公司股权投资基金,例如思科、IBM、西门子、英特尔等纷纷将风险投资部门独立化,而且基本围绕自身行业特点,进行高新技术方面的投资。联想控股集团下属的联想投资与弘毅投资同样是此类选择的杰出代表,在联想投资成立的初期,LP和GP均是由联想控股出资,之后逐渐引入其他LP.
徐刚认为,在现阶段有意投身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或许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自己做直接的股权投资,获取相应的经验,机构投资者有自己的专业团队;第二步可以考虑参与一些国家支持的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做LP;第三步,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分散投资的办法,比如说通过FOF把钱委托给一部分基金管理公司,而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中国企业家学习能力也是很快的。有的私募投资者只是技术性人才,却并不是实业家。如果企业家和技术性人才结合起来效果或许会更好,因为企业家‘看人’很厉害。”
孔子曰,礼失,求诸野。而人民基金的资本匮乏问题同样可以问计于民间资本。但是,在看到私募股权投资光鲜的成绩和人民币基金如火如荼之时,企业家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例如人民币基金的退出渠道、国内法律制度的欠缺等等,有利与不利的因素层层叠叠,都需要长期的思索和磨炼。在一个名为“中国的民营企业以及上市企业,未来的LP”的圆桌对话中,各个成功企业家却很明确地表示近期不会投身私募股权基金,甚至“谈不上思考这个话题”。正如7天连锁酒店CFO吴海兵所说,“我们现在还不是最成功的经济型连锁酒店,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对于现在,‘专注’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