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41 苹果版本:8.7.4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畜牧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

来源: 王丹 编辑: 2010/04/21 09:41:13  字体:

  一、生物资产初始计量

  (一)外购生物资产核算

  外购生物资产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

   贷:银行存款

  (二)自行培育生物资产核算

  对于自行培育的生物资产成本按生物资产的不同分类分别进行核算。

  (1)自行繁殖或养殖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包括出售前发生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等

  (2)自行繁殖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成龄)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为方便会计核算,可在“生产性生物资产”一级科目下设置两个二级科目,分别对不同阶段产畜或役畜进行明细核算。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等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二、生物资产后续计量

  (一)生物资产费用化后续计量

  生物资产在郁闭或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为了维护或提高其使用效能,需要对其进行管护、饲养等。此时的生物资产能够产出农产品,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因此所发生的这类后续支出应当予以费用化,计人当期损益。设置“生产成本”科目,实际培育过程中,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先在此科目中汇集。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期末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人生物资产的成本: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生产成本

  (二)生物资产计提折旧后续计量

  准则规定企业应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产量法等。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借:管理费用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三)生物资产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后续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对于公益性生物资产而言,由于其持有目的与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有本质不同,因此生物资产准则规定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

  (四)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后续计量

  生物资产新准则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根据准则规定,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三、生物资产收获及处置

  生物资产收获后,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一)消耗性生物资产结转

  收获的农产品作为企业存货处理;消耗性生物资产在收获或出售时,按照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借:产成品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结转

  生产型生物资产成本按照产出或采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计算确定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生产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生物资产出售、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先计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后核销,计人当期损益。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生产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

  借: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zoe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