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国内部分实力强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走上集团化之路。为加强对各地分、子公司的管控,企业开始依托信息化铺就集团财务管控之路。
由于集团财务建设在我国还是一个正在探索的新事物,很容易让人把它简单理解为集中财务。实际上,笔者认为集团财务是在集中财务基础上的集权财务,企业只有充分拥有“三个基本集权”才能真正实现集团化财务的目标。
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是集团公司对分、子公司实施的集权管理方式,相对分权管理模式而言,它更多强调对财务监督权和决策权的控制,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的统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一是资金集中管控。现金为“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集团只有控制了资金,才拥有资金的分配权和调度权,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拥有绝对掌控力。但由于下属机构众多,地域分布广泛,在资金集中管理上的问题尤其突出,资金管理失控、监控手段缺乏、资金利用率低的情况是集团公司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网上银行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集团通过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式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成为可能。银行为集团公司(总公司、结算中心等)开通统一编号的网上银行服务,并将集团内成员公司账户维护在该编号网上银行服务之内,集团用户在同一网上银行视窗内就可以查询、操作各成员公司的账户,从而实现资金集中管理规划,通过合理的统筹模式,释放沉淀资金,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使资金管理做到高效有序、动态平衡。
二是经营实时合并。传统企业财务核算管理只能做到月底经营业绩的汇总、合并抵消,如今,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商机稍纵即逝,实时掌控集团的资产、负责等情况是准确、科学决策的关键。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合并抵消各类财务报表的效率,而且还能实现分、子公司账务的及时合并。合并到集团数据仓库的是分、子公司详细的凭证数据,这使得集团能进行细致地审计跟踪,并能进行各种财务数据查询和分析。实现这一个目标的关键措施就在于,账务数据不是简单凭证数据的集中,而是需要在集团内实施统一的会计政策和统一的会计科目,财务管理要从职能型向流程型转变。另外,系统可根据预先设定的匹配关系处理内部往来的业务,集团内一个成员单位会计处理涉及另一成员单位时,系统会自动将信息传递给另一成员单位,提高彼此对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也解决了自动生成合并抵销凭证,反映集团的真实财务状况。
三是预算全面拓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集团预算管理是强化集团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集团财务是要打破分、子公司各自的独立预算编制,将分、子公司的预算编制串联起来,通过管理会计系统与集团控制系统集成使用,为集团企业建立统一的预算体系和预算指标,为集团企业下发预算指标、预算批复信息,收集并汇总下属企业编制的各类预算数据。
借助信息化手段,集团企业可以拓展预算的编制、下达、控制和考核的全过程,树立集团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甚至通过系统的自动实时合并账务实现对分、子公司经营业绩和效益预算执行的科学评估,而且集团企业预算考核时也能跳出仅仅汇总收入、利润等几个预算指标的怪圈。
要实现上述“三个”集权,企业需要做到三个集成:集团内财务系统的集成、财务与业务的协同集成、财务核算政策的统一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