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课程:真账实训纳税实训招生方案免费试听 初当会计岗位认知会计基础财务报表会计电算化

 综合辅导:会计实务行业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业务 初当出纳岗位认知现金管理报销核算图表学会计

您的位置:首页>实务操作>业界动态> 正文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研究在我国取得新进展

2011-6-2 9:59 金融时报 【 】【打印】【我要纠错

  由财政部会计司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牵头组织的《金融工具(债券)公允价值相关问题研究》课题,近日在京通过了专家评审。业界普遍认为,这标志着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我国在完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据业内权威人士介绍,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国内和国际社会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为进一步强化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方面的话语权,我国财政部组织了国内各有关专业机构分别对股权、债券、衍生产品等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进行系统性深入研究。在此背景下,2009年,财政部会计司和中央结算公司共同牵头,组织国内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会计师事务所和学术界有关专家,就债券公允价值问题成立课题组开展相关研究。

  相关资料表明,中央结算公司是我国债券市场最大的托管结算机构。自1997年成立以来,该公司除了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债券发行、托管、结算等基础性服务以外,还积极顺应市场成员的需求,充分利用中央托管机构的信息优势和中立地位,研究开发了债券收益率曲线、估值、指数、风险价值(VaR)以及中债统计等一系列完整配套的信息产品。由于在权威性、独立性和公允性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中债系列信息产品在各相关政府部门和市场机构参与者的内部管理等各个层面目前已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目前正式签约用户涵盖了全国主要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

  “由于债券是具有流动性且期限结构最为丰富、数量规模最大的利率产品,因而,债券市场在一国本币利率体系中具有提供定价基准的重要作用。”一位参与课题研究的专家评价认为,专题研究债券资产的估值定价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位参与课题研究的专家进一步介绍说,《金融工具(债券)公允价值相关问题研究》课题项目从公允价值的定义与计量、国际经验教训、我国债券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对合格第三方估值的思考、措施与建议等几个方面,对金融工具的主要品种之一——债券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课题组以扎实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翔实的文献资料为佐证,从市场微观机制、宏观制度安排两个层面论述了合格第三方估值作为公允价值主要来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课题报告结合国际经验,设计出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也可资国际借鉴的公允价值管理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债券投资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的有效性。为提高估值的公允性和透明度,防范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保护委托人利益,课题报告还提出在公允价值计量中应大力强化中立第三方估值的作用。课题组通过研究提出,在某一时点上,同一项资产只有一个价格,所谓一物一价原则。债券估值是对存量资产价值的再确认,客观上应具有中立性、可靠性、可比性和权威性。课题报告提出,会计准则应考虑明确机构需采用合格的第三方估值作为公允价值的重要来源,至少要用于与内部估值进行定期比较,对差异作出说明,甚至公开披露。同时,要对第三方估值机构在法规和监管层面提出标准要求加以约束。课题报告认为,发挥第三方估值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公允价值应用的有效性,对于防范金融危机、促进金融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课题组结合国际的实践经验及我国国情,提出对合格第三方估值评价标准至少应包括“中立性”、“专业性”、“透明性”、“历史性”、“认可度”、“物质基础”及“估值文化”七个方面的要素。

  参与课题评审的专家普遍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对我国乃至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实务操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所面临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作为本课题的评审专家,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敏在评审会上指出,目前,财政部会计司组织了多个公允价值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参与本轮国际社会公允价值计量的修订。在这些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财政部将形成我国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意见,提交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旨在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尽可能地考虑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实际情况。她在对本课题报告成果给予积极肯定的同时还透露,在去年9月份召开的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研讨会上,财政部会计司已将本课题报告的主要结论及案例向参会代表进行了介绍,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雨非
发表评论/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