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北京市税务局还跟各分局开会,讨论‘营改增’的具体事宜。”6月28日,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北京市海淀区地税局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近日媒体报道的“北京‘营改增’试点难产”的消息,该人士向记者表示,北京市税务局申请北京“营改增”试点,国务院此前已经正式批准,但得到令牌后,“具体什么时候开始试点,就由北京市税务局掌握了,如果延迟试点,可能是考虑时机还不够成熟,但总体来看,试点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如果北京不推,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洼地效应’,即企业主跑到上海去注册企业并纳税,在北京实际经营。如果全国都这样,上海承受不了,其他地方也难以承受税收的流失,这是各地都不愿意看到的。”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如此表示。
下半年将择机推开
“其实北京税务局这边一直在为试点做准备,我们这些基层税务局只待上面的指令了,发令枪一响,我们遵照执行就是了。”6月28日,北京市东城区税务局官员张劲松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6月28日,北京中瑞岳华税务所原税务经理张人杰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税务培训还正常做,没接到北京‘营改增’难产的消息。”
不过,张人杰接着告诉记者,“其实对这些传言也不难理解,上海试点‘营改增’时,当时也传说是2011年11月份推出,后来也没按那时间推,其实这都很正常。如果说北京真的延迟启动试点,估计是考虑北京地区影响比较大的缘故,这毕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其实在今年2月份,国税总局就给各税务局发文,要求各地税局调查‘营改增’后有多少税归国税,有多少税归地税,测算一下地税在试点中到底会流失多少。”陈樟表示,“目前,有关‘营改增’的各项工作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推出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
北京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日前透露,目前北京市已经做好了营改增的各项准备工作,今年下半年北京市拟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
据其介绍,“营改增”试点方案的设计是在不增加税负的前提下进行的。据测算,新的11%和6%的低税率可保证绝大部分企业税负不增加。此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整体来看,营改增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根据规范税制、合理负担的原则,通过税率设置和优惠政策过渡等安排,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
贾康明确表示,“营改增”是一个典型的减税改革设计,上海已经启动的“营改增”试点,带有明显机制转换的实质内容。
“原来的营业税覆盖建筑安装交通运输和第三产业的那些主体,他们如果自己认为有能力有潜力做专业化细分的时候,他们往往不愿意做,为什么?因为出现了重复纳税这个机制对他们的制约,他们宁可按照小而全、大而全的组织机构运行,这就阻碍了提高第三产业服务质量方面的活力来源。”
“而‘营改增’后的效果就是企业可以无所顾忌地放开手脚做专业化细分,不再担心这样一来造成重复征税对自己的约束,谁有能力有潜力更好地利用政策导向和政策空间,谁就可以更好地做大做强,它和市场机制有一个很好地内在契合。这个不是简单地表面上看起来有减税效应,更深刻的内容是中国要解决自己的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问题。”贾康说。
“当然,我个人认为,上海的试点方案还带有试错的特征。试错就是要进一步动态优化,初步定方案,用一个基金把受到明显制约没有得到实惠的细分行业的企业给一个通盘的辅助,这些事情都是技术性的处理,应该不妨碍‘营改增’大趋势的推行。”贾康表示。
或等上海试点成熟经验
张人杰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北京和上海面临管理上的很大不同,即上海国地税是统一的,北京国地税是分开的。而营业税是归地税局管的,改成增值税后,是要归国税的。
从北京的试点来讲,很多纳税人就要重新适应国税的管理,而很多营业税纳税人并没有跟国税打交道的经验,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据初步调查统计,营改增后,北京地税损失大概达到上百亿元,因为改成增值税后,企业所得税也跟着走了,归了国税,地税就剩几个小税种了,比如车船使用税、针对企业的房产税和契税、一部分企业所得税等。”上述北京市海淀区地税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这么少的税种,再为地税设置一套征管系统就没有必要了。”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样地税基本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且,这样一来,国地税将来就有合并的趋势了。”。
上述内部人士透露,他在税务局可以看到每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给税务方面的提案。提案显示,1994年国地税分开至今,每年两会都有代表委员提议,把国税地税合并,因为国地税分开征收太不方便了。
“国地税征管是两套系统,对企业来说操作起来很麻烦,比如说,企业所得税吧,地税要一张表,国税要15张表,许多企业就说,我不办国税了,我交地税。对企业来讲,税收本身就是很麻烦的事情,如果缴的方式也麻烦,就更成了负担了。”
“上海试点以来,出现漏洞时,国税总局和财政部一直在发文补漏,出来一个漏洞,发一个东西去补,这些发文我们都是可以看得到的,这样的措施对北京和其它试点地区来说,估计不太现实。如果上海试点成熟,把其现成的东西拿过来就行,现在北京如果推迟试点,肯定是在等上海试点的成熟经验。”上述内部人士认为。
降低增值税率是关键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北京市国税局网站上发现,5月28日发布的《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非试点纳税人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称,北京市即将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通知透露,此次“营改增”对象包括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北京要建立现代服务业的城市,而“营改增”中恰恰是交通运输、物流、餐饮等现代服务业受试点的影响最大。
“税负不降反增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在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金融保险及其服务业上。”张劲松告诉记者。
“物流行业原来的税率是营业额的3%,将来是抵扣后的11%。但是物流行业以及其他基础行业的特点是,末端工作完成者都是个体户,没法开发票,这样物流公司就没有可以抵扣的发票,税率就由3%变成了结结实实的11%。这相比原来的税率高了一大截。”做物流行业的张先生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在有正常购进的情况下,建筑业税负相较之前应该差不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因可抵扣项目较少,税负应该会有所提高;金融保险业及其服务业实行简易征收6%,与以前5%相比相差不大,可能会略有提高。”张劲松对记者说。
对此,专家认为,“营改增”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根本的措施是降低增值税税率,然后厘清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关系。
“目前‘减税’是国家大政方针的主流,‘营改增’设计的初衷就是减税措施,所以,降低增值税税率是关键。”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高培勇表示。
“现在听到的声音有一些细分行业,比如说交通运输行业说没有得到实惠,甚至个别企业说负担没有降,还上升了,这种情况下,如果经过调研认定之后,就需要调整现在的方案,上海的做法是采取过渡性办法,用一个基金把受到明显制约没有得到实惠的细分行业的企业给一个通盘地辅助,这些事情都是技术性的处理。”贾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