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失效】

沪国税征[2009]13号

颁布时间:2009-03-30 09:24:13.000 发文单位: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正保会计网校编辑注:根据沪国税征科[2012]2号文件规定,本文于2012年1月1日起废止。

各区县税务局,市财税三、七分局:

  为强化税源管理,提高纳税评估工作质量,提升纳税服务水平,降低税收风险,市局制定了《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制定《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试行)》,统一全市评估工作流程、文书制作和结果处理,是进一步深化本市纳税评估工作的需要;是落实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提升纳税服务水平重要途径。各分局要认真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学习规程,确保落到实处。

  二、《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试行)》自2009年3月1日起实施。各分局要结合综合征管系统纳税评估软件同步上线应用工作,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开展调研、提出建议,及时上报市局。

  三、本通知下发后,原《上海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沪国税稽[2004]81号)同时废止。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二OO九年三月三十日

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强化税源管理,提高纳税评估工作质量,规范、优化评估流程,提升纳税服务水平,降低税收风险,依据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等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下同)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进一步采取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

  第三条 纳税评估工作遵循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分类实施、因地制宜;人机结合、简便易行的原则。一般应按照评估对象初选、评估对象确定、评估分析、税务约谈、实地核查、评估处理、评估审核和评估执行等八个工作流程予以实施,根据评估实际情况,可以简化工作流程。

  第四条 纳税评估采取由市局、分局、管理所分别确定评估对象方式,组成本市三级纳税评估体系。

  市局通过总局下达、根据总局纳税评估数学模型产生、市局税收业务处室通过行业税负监控、“四位一体”联动办公室移交等,确定需要进行纳税评估的疑点对象,定义为市局级纳税评估。

  各分局在一定时期内,根据所管辖行业、重点税源企业的实际征管等情况,自行确定需要进行纳税评估的疑点对象,定义为分局级纳税评估。

  各分局管理所根据税收管理员平台预警提示,由税收管理员对预警所进行的分析处理,或者经分析处理后认为需要进一步确定为纳税评估疑点对象的,定义为所级纳税评估。

  第五条 纳税评估按照确定方法分为日常评估、专项评估。

  日常评估是指对非特定纳税人及非特定事项开展的评估;专项评估是指对特定纳税人和特定事项开展的评估。

  第六条 市局征收管理处是纳税评估工作牵头部门,负责纳税评估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进行评估对象预分析并布置下达市局级纳税评估任务,指导基层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明确纳税评估工作职责分工,并定期对评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交流。

  市局计划统计处负责对税收完成情况、税收与经济的对应规律、总体税源和税负的增减变化等情况定期进行宏观分析,为基层各分局开展纳税评估提供依据和指导。

  市局税收业务处室应根据税种管理的要求进行行业监控,建立各税种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测算指标预警值和制定分税种的具体评估方法,并提出具体需要评估的企业名单。

  第七条 各分局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可确定稽(征)管科或者根据实际情况由其他业务部门作为纳税评估工作牵头部门,负责本分局纳税评估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纳税评估业务流程操作细则,进行评估对象预分析并布置下达分局级纳税评估任务,定期组织对纳税评估工作进行总结、交流和考核。

  各分局管理所是纳税评估实施部门,由税收管理员具体负责实施纳税评估工作。

  第八条 纳税评估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权利,依法接受监督。

  第九条 本市税务机关管辖范围内各税种的纳税评估工作,均适用本规程。

  第二章 纳税评估工作流程

  第一节 评估对象初选

  第十条 纳税评估对象初选,是指纳税评估工作牵头部门,利用纳税评估系统设定的评估指标和建立的评估数学模型等,按照选用的评估方案,对被选纳税人进行人机结合的数据处理,以其处理结果产生疑点对象的过程。

  第十一条 纳税评估对象初选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一)指标分析法:利用纳税评估系统设置的税收或财务分析指标,根据指标预警值,对被选纳税人各指标值进行逐一比对;或者同时利用一定数量的税收和财务分析指标,建立综合评估分析指标集,从多方面对被选纳税人申报数据合理性做出评价,据此产生疑点对象。

  (二)数学模型分析法:利用纳税评估系统设置固化的数学模型技术,模拟被选纳税人经济运行实际情况,估算其应纳税额的总量,根据估算税额与其实际缴纳税额的差值及差异率来产生疑点对象。

  (三)导入法:利用纳税评估系统设置的“疑点对象批量导入”或“单户纳税人信息录入”模块,由纳税评估工作牵头部门直接通过导入或人工录入的方式形成疑点对象。

  对于市局级纳税评估,其中由税收业务处室确定需要进行纳税评估的疑点对象,一律由相关处室提供标准格式的疑点对象名单,提交征收管理处。由征收管理处通过纳税评估系统设置的“疑点对象批量导入”或“单户纳税人信息录入”模块,以导入或人工录入方式形成疑点对象,传输下达至各分局。

  第二节 评估对象确定

  第十二条 纳税评估对象的确定,是指纳税评估工作牵头部门,通过纳税评估对象初选产生或直接形成的疑点对象,制作《纳税评估对象疑点清册》,并通过审核确定实际评估对象的过程。

  第十三条 纳税评估对象确定原则:

  (一)市局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确定相应时期的纳税评估重点及评估方法,供各分局参考,作为各分局具体确定实际评估对象的依据;

  (二)各分局应结合市局下达的评估任务和本局的实际情况,除市局级纳税评估必评外,在保证税源管理质量的前提下,可结合工作量自行审核确定评估对象;

  (三)纳税评估工作牵头部门在确定纳税评估对象时,应与本级稽查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对已实施或拟实施稽查对象的纳税人,不得确定为纳税评估对象,但应将疑点情况告知稽查部门。

  第十四条 纳税评估对象经审核确定后,应制作《纳税评估任务分配单》,据以分配评估任务,由管理所实施评估。

  第三节 评估分析

  第十五条 评估分析是指纳税评估人员采取人机结合方式,利用所掌握的信息,针对纳税评估对象存在的疑点问题,进行案头分析或指标评析的过程。

  第十六条 评估分析过程中,应利用征管及其他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日常征管中所掌握的信息,针对疑点问题,逐一进行审核分析,并将审核分析结果填入《纳税评估分析表》。

  第十七条 纳税评估人员在将审核分析结果填入《纳税评估分析表》时,应区别不同情况,按以下原则提出转相应环节的处理意见报批:

  (一)疑点全部被排除,又未发现新的疑点,直接转入“评估处理”环节;

  (二)发现评估对象明显存在虚开或接受虚开发票现象的,直接转入“评估处理”环节;

  (三)纳税人实际申报的应纳税额小于评估分析判断的应纳税额,差异额超过10%且大于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直接转入“实地核查”环节处理;

  (四)属于其它情形的,直接转入“税务约谈”环节处理。

  第十八条 《纳税评估分析表》审批权限为管理所所长。

  第四节 税务约谈

  第十九条 税务约谈是指纳税评估人员在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就需要纳税人说明的疑点问题,约请纳税人进行说明的过程。

  根据评估实际情况,可对两个以上约谈对象采用集体约谈方式进行约谈,提高效率,加强针对性。

  第二十条 采取税务约谈方式的,负责约谈的评估人员,应制作《纳税评估约谈通知书》,采用直接送达、挂号信函等方式,通知纳税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财务负责人。

  评估人员应提前送达《纳税评估约谈通知书》,告知约谈时间、地点、需携带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一条 税务约谈可以采用当面交流、书面说明等方式。采用当面交流方式的,须有两名以上(含)评估人员同时参加,并做好《纳税评估约谈记录》。

  对通过当面交流方式,仍不能说明问题的,可要求纳税人提供书面说明材料。

  约谈后纳税人愿意自查补税的,应填报《纳税情况自查报告表》,并要求其在收到本报告表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办理补税、补滞申报。评估人员应将此情况作为约谈说明内容,记载于《纳税评估约谈记录》中。

  第二十二条 为保证税务约谈说明的效果,评估部门在向纳税人提出税务约谈建议时,应将要求说明的主要问题一并告知纳税人,但不得涉及发现疑点的具体评估方法。

  第二十三条 纳税人因某种合理原因,不能按税务机关通知的日期进行约谈需要延期的,可在税务机关通知约谈的日期到期前(含到期日)向联系人说明情况,重新约定约谈时间,延期时间一般不超过7个工作日。重新约定的约谈日期到期后,纳税人未能履约的,视同纳税人拒绝约谈。

  第二十四条 税务约谈工作完成后,评估人员应根据疑点问题的约谈结果,如未发现第二十五条所列情形的,应转入“评估处理”环节。

  第二十五条 实施约谈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形,由评估人员制作《增加评估方式申请表》报批转入“实地核查”环节:

  (一)纳税人拒绝主管税务机关约谈建议或没有在约定的期限内履行约谈承诺的;

  (二)纳税人在约谈说明中拒不解释评估人员提出的问题,或对评估人员提出的问题未能说明清楚的;

  (三)约谈后纳税人同意自查补税,但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自查补税且无正当理由的;

  (四)评估中发现的其它情形。

  第二十六条 《增加评估方式申请表》审批权限为管理所所长。

  第五节 实地核查

  第二十七条 实地核查是指评估人员根据评估分析、税务

  约谈的具体情况,就存在的疑点问题,进一步按照日常检查的要求,对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及纳税等情况进行实地核查的过程。

  第二十八条 采取实地核查方式,评估人员应制作《纳税评估实地调查核实通知书》,采用直接送达、挂号信函等方式,通知纳税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财务负责人。

  评估人员应提前送达《纳税评估实地调查核实通知书》,告知核查时间、需准备的有关资料(附《纳税人明细资料准备清单》)。

  第二十九条 实地核查不以税务约谈为前置条件,实地核查须由两名以上(含)评估人员同时参加,并做好《纳税评估实地调查核实记录》,应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法定程序、法定权限行使税收管理权。

  第三十条 实地核查应根据纳税人疑点情况确定核查内容,通过对纳税人生产工艺流程、经营特点以及资产、负债、损益、现金流量等进行调查和核实,从而对疑点问题进一步予以确认。

  第三十一条 实地核查完成后,评估人员应整理归纳有关核查情况,与《纳税评估实地调查核实记录》及相关证据材料一道转入“评估处理”环节。

  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拒绝评估人员实地核查,或者以各种方式阻挠、刁难评估人员核查的,评估人员不得强行核查,应将未能实施实地核查的原因记载于《纳税评估实地调查核实记录》中,直接转入“评估处理”环节。

  第六节 评估处理

  第三十三条 纳税评估处理是指评估人员根据评估分析、税务约谈、实地核查过程中所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 制作《纳税评估工作报告》,并就评估对象存在的疑点问题提出相应处理意见的过程。

  采取税务约谈或实地核查方式的,制作《纳税评估工作报告》前,必须填制《纳税评估工作底稿》。

  纳税评估实施部门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纳税评估实施任务,

  其评估人员应及时制作《纳税评估工作报告》提出评估处理意见。

  第三十四条 《纳税评估工作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纳税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存在疑点情况、审核分析情况;

  (三)采用的评估方法及参照的指标标准值;

  (四)税务约谈及实地核查情况;

  (五)评估处理意见。

  第三十五条 评估处理意见按以下原则提出:

  (一)疑点全部被排除,又未发现新的疑点,由评估人员在《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无问题”处理意见;

  (二)经税务约谈,纳税人就疑点问题已说明清楚,并已在规定期限内自查补税的,由评估人员在《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已自查补税”处理意见;

  (三)经税务约谈,实地核查后,纳税人疑点问题确实存在,由评估人员在《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分别按以下情况提出相应评估处理意见:

  1.属于一般问题,提出具体“补税及滞纳金”的处理意见;

  2.涉及行政处罚(行为),提出“转税务法制”处理意见;

  3.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提出“转稽查部门”处理意见:

  (1)明显存在虚开或接受虚开发票现象的;

  (2)纳税人拒绝评估人员实地核查,或者以各种方式阻挠、刁难评估人员核查的;

  (3)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纳税人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行为;

  (4)在一个年度内,发现评估对象在以前纳税评估时已被发现并得以纠正的问题再次发生的;

  (5)其它情形。

  第七节 评估审核

  第三十六条 评估审核指纳税评估工作牵头部门(包括评估实施部门)的评估审核人员,依据评估人员送审的《纳税评估工作报告》及相应的评估资料,按权限进行审核审批的过程。

  评估审核人员不得兼职同一评估对象的评估分析、约谈说明、实地核查和评估处理工作。

  第三十七条 评估审核人员对评估人员送审的《纳税评估工作报告》及相应的评估资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审核:

  (一)纳税评估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规程要求,评估所涉文书资料是否齐全并按规定制作;

  (二)评估分析和约谈说明环节对应分析、说明的问题是否都进行了分析、说明,有无遗漏;

  (三)评估处理环节注明的处理意见是否符合规定,有无不恰当之处。

  第三十八条 评估审核人员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审核,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应退回评估实施部门限期补正:

  (一)对评估工作程序不符合要求,或者工作程序虽符合规程要求,但评估资料不全的,应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退回相关资料,限期补正;

  (二)发现评估分析和约谈说明环节对疑点问题未分析、说明不清楚的,以及分析、说明时将疑点问题遗漏的,应指出存在的问题,并退回相关资料,限期补充分析、说明材料;

  (三)对评估处理中提出的“已自查补税”处理意见,既未说明应补税的项目内容,又未附《纳税情况自查报告表》及相应补税的完税凭证复印件,退回限期补充。

  第三十九条 评估审核人员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审核后,拟同意《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评估处理意见的,按以下设定的审批权限报批:

  (一)《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无问题”处理意见的,由管理所所长审批;

  (二)《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已自查补税”处理意见的,由管理所所长审批;

  (三)《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转税务法制”处理意见的,由管理所所长审批;

  (四)《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具体“补税及滞纳金”处理意见的,原则上按补税金额,实行由管理所所长、科长和分管局长审批相结合的三级审批制。具体权限划分,由各分局自行确定,信息处(运维中心)负责后台维护;

  (五)《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转稽查部门”处理意见的,区别以下情况设定审批权限:

  1.市局级纳税评估,应转对口稽查局实施稽查,并由纳税评估实施部门初审,报纳税评估工作牵头部门审核后由局长审批后转出;

  2.分局级、所级纳税评估,应转本分局的税务检查所,并由纳税评估实施部门初审,报纳税评估工作牵头部门审批后转出。

  第八节 评估执行

  第四十条 纳税评估执行是指评估人员或评估审核人员,依据审批同意的《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评估处理意见,进行相应后续处理的过程。

  第四十一条 评估执行按以下规定操作:

  (一)《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无问题”处理意见的,经审批同意后,由纳税评估实施部门直接立卷归档;

  (二)《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已自查补税”处理意见的,经审批同意后,由纳税评估实施部门直接立卷归档;

  (三)《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转税务法制”处理意见的,经审批同意后,由评估人员在系统中另行启动“税务法制”模块;

  (四)《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具体“补税及滞纳金”处理意见的,经审批同意后,由评估人员制作《纳税评估结果通知书》,并在系统中输入相应补税及滞纳金明细金额。

  《纳税评估结果通知书》需由管理所所长审批。

  《纳税评估结果通知书》经审批同意后的3个工作日内,由评估人员制作《送达回证》,将《纳税评估结果通知书》(同时附空白《纳税情况自查报告表》)送达纳税人。

  (五)《纳税评估工作报告》中提出“转稽查部门”处理意见的,经审批同意后的3个工作日内,由评估审核人员制作《移交税务稽查报告表》,移送相关稽查部门。

  第三章 评估文书

  第四十二条 为规范纳税评估工作,评估过程中应使用统一的评估表证单书。

  第四十三条 本规程所称评估表证单书,包括:

  (一)纳税评估对象疑点清册;

  (二)纳税评估任务分配单;

  (三)纳税评估分析表;

  (四)纳税评估约谈通知书;

  (五)纳税评估约谈记录;

  (六)纳税评估实地调查核实通知书;

  (七)纳税评估实地调查核实记录;

  (八)纳税评估工作底稿;

  (九)纳税评估工作报告;

  (十)纳税情况自查报告表;

  (十一)纳税人明细资料准备清单;

  (十二)增加评估方式申请表;

  (十三)移交税务检查报告表;

  (十四)纳税评估结果通知书。

  第四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各分局从事纳税评估工作的人员要加强对纳税评估中所涉指标和指标运用方法的保密,不得外泄。

  第四十五条 市局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分局纳税评估工作进行抽查。

  第四十六条 出口退税评估工作不适用本规程。

  第四十七条 各分局应根据本规程制定具体操作细则。

  第四十八条 本规程由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规程自2009年3月1日起实施。

  附件:纳税评估表证单书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二00九年二月二十三日

责任编辑:阿十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