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关于征求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财办会[2011]6号

颁布时间:2011-01-27 08:41:29.000 发文单位:财政部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司、铁道部财务司,解放军总后勤部财务部、武警部队后勤部财务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全国会计管理工作取得的成就,科学规划“十二五”时期全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我们拟订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征求意见,并于2011年2月28日前将意见反馈至财政部会计司。

  联系人:米传军 李静

  联系电话:010-68553030 68553032 68552550(传真)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财政部会计司综合处

  邮政编码:100820

  电子信箱:michuanjun@mof.gov.cn li-jing@mof.gov.cn

  附件: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财政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附件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财政“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对于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会计事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时期会计工作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国会计行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财政经济工作大局,按照“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要求,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会计法制体系基本建立,会计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十一五”时期,我国会计行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推进会计改革和发展,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为纽带,着力构建了充满活力的中国会计标准体系。建成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应用指南、解释公告构成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由48项审计准则构成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为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构建了由1项基本规范、18项应用指引、1项评价指引和1项审计指引组成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为我国企业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定发布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为构建科学完善、国际通行的中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工会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以及若干会计核算办法的出台,推动了行政事业单位不断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政府会计、会计指数等理论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和规范发展初见成效。为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56号),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十一五”时期,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专业人员和执业机构队伍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逐步扩展,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截至2010年底,全国执业注册会计师达到9.8万余人,非执业会员8万余人,会计师事务所及分所7800多家,提供服务的企业超过350万家。2009年度全行业业务收入达到317亿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会计师事务所达到34家,排名前100家的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达206亿元,占全行业的65%,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正向特殊普通合伙形式转变,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不断规范,12家内地会计师事务所获准从事H股审计,一批职业道德好、执业水平高、社会认可度强的会计师事务所加速形成,注册会计师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三)会计人才发展战略稳步实施。为贯彻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财政部发布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财会[2010]19号),确立了增强我国会计人才竞争优势,建设国际会计人才队伍的行动纲领。“十一五”时期,我国会计人员能力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有序开展,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成效明显。2006-2010年,共有666.86万人报名参加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人数84.27万人;共有17.66万人报名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合格人数3.37万人;共评选产生115名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在会计行业营造了学先进、讲诚信、比贡献、创新业的良好氛围。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稳步实施,截至2010年底,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项目共招收18个班733名学员,首期50名学员圆满毕业。

  (四)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全方位展开。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央“走出去”战略要求,我国全面参与了包括G20峰会在内的多边、双边经济、财政、金融协调磋商机制的重要议题,在国际会计、审计和监管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十一五”时期,财政部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的基本立场和时间安排,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持续趋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香港,欧盟会计准则的等效,中美会计合作纳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海峡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取得重大进展。我国主导成立了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美、欧、亚大”会计三足鼎立格局基本形成。我国会计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上述成就的取得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全发展的结果,是始终坚持真抓实干的结果,为我国会计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

  从国际看,G20峰会推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逐步增强,有利于我国深入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实现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目标。全球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助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及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稳步实施提供了有力条件。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挑战,需要我们扎实做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实施工作。

  从国内看,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尽快建立新型的政府会计标准。加快发展服务业和贯彻“走出去”战略需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建设人才强国对会计人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农村会计管理工作。此外,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要求进一步推动会计理论创新。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努力开创会计事业的新局面。

  三、“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不断解放思想实现科学发展为中心,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中国会计的国际影响为着力点,以加强法制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标准建设、市场建设、人才建设、理论建设为支撑,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实现会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会计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并用,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发挥地方、部门、基层单位和会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会计法制与会计管理体系。二是不断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贯彻实施,与国际惯例持续趋同并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经济体等效,能够产生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会计、审计、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三是健全与现代企业管理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相适应,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执业领域不断拓展,能够持续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和诚信度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系。四是健全以会计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为指导,能够全面提升会计队伍业务素质和诚信水平,并与国际接轨的会计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价体系。五是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农村会计管理体系。六是健全既具中国特色又有国际影响,对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具有先导作用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四、“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与政策措施

  “十二五”时期,实现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需要重点完成下列主要任务,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一)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法制化水平。

  1.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综合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变化,推动修订《注册会计师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会计法律法规,适时启动《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的修订工作。

  2.强化会计执法检查。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会计法》执法大检查,不断规范会计行为,严肃查处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并加强会计违法违纪行为处理决定的执行力度和保证措施,维护会计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3.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工作。举办全国第四届会计知识大赛和纪念《会计法》颁布30周年活动,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开展各类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宣传会计法律法规,普及会计知识,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创造会计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修订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持续提升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执行力和实施效果。

  4.修订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针对企业实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变化,确定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战略思路和工作任务,废止行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及时修订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并发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构建涵盖《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统一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强化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

  5.加强对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指导和监督。采用有效方式,充分利用会计信息技术,切实做好上市公司年报分析工作,及时掌握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提升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执行力和实施效果。动态把握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情况,研究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时间表,确保全国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执行好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执行好小企业会计准则。

  6.继续做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解释、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管理层对执行会计准则重要性的认识,加深相关人员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理解和掌握,增强职业判断能力,夯实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人才基础,并进一步加强对各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监管水平。

  (三)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和政府会计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7.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发布实施医院、高校会计制度,同时逐步推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促进事业单位资产、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和医院、高校会计改革成果,结合广大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全面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整合事业单位行业会计制度。

  8.建立健全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和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做法,建立健全以满足政府财务管理和财务信息需求为目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包括基本准则、若干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在内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和方式,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四)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推动内控规范有效贯彻实施。

  9.深入宣传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继续广泛宣传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为全面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深入实施全方位的企业内控规范培训,重点抓好对单位负责人的培训,并将内控规范培训纳入会计等专业人员的评价和后续教育内容。

  10.抓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实施工作。联合证监会、国资委等有关部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内控试点工作,及早了解、掌握企业实施内控规范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督促指导各地制定发布本地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贯彻实施方案,及时掌握地方贯彻实施内控规范的进展情况,确保内控规范在我国上市公司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平稳有效实施。加强与监察部、审计署、国资委等有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大力推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加广泛地发挥作用。

  11.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等非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完整,预防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12.推动内控规范的国际趋同工作。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内部控制规范制定组织、资本市场监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我国内控规范体系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内控规范的互认机制,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五)逐步建立以会计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综合报告统一平台,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13.持续推动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和扩展应用。建立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跨部门协调机制,扎实推进通用分类标准在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平稳实施,逐步推进上市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全面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稳步推动通用分类标准在中央金融企业监管、银行监管、证券监管和其他监管领域的扩展应用。

  14.全面推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合作成立全国会计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进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起草发布包括XBRL标准在内的会计信息化国家标准。起草发布《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形成以《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为纲、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标为目、通用分类标准等为具体内容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15.建立统一的会计信息报告平台。逐步形成以会计信息化为基础、通用分类标准应用为核心的企业会计信息报告平台,促进监管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高宏观经济管理信息质量,并向社会公众提供简单经济、易于理解、方便使用的企业报告数据。

  16.加快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推动企事业单位整合提升内部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会计准则制度信息化、内部控制信息化、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化等,为对外报告和内部管理提供更有力的决策支持。

  17.持续推动通用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和我国企业财务报告XBRL数据获得国际主要资本市场认可。推动XBRL国际组织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等相关国际组织,认证通用分类标准并成为符合国际准则分类标准趋同要求的国家层面扩展,推动通用分类标准和据此生成的我国企业财务报告XBRL数据获得国际主要资本市场认可。

  (六)全面贯彻国办发【2009】56号文件精神,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强做大和规范发展。

  18.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法规建设。修订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审批与监督暂行办法》、执业责任保险办法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严格会计师事务所市场准入,研究会计师事务所退出机制,优化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着力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和一体化管理,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奠定坚实法制基础。

  19.构建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重点扶持10家左右居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积极促进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科学引导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形成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继续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优化重组、强强联合,推动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保持在45家左右。

  20.拓展注册会计师执业领域。积极促进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向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咨询、并购重组、资信调查、专项审计、业绩评价、司法鉴定、投资决策、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业务领域延伸,推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转型和升级。促进内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审计工作和世界主要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会计审计业务,引导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骨干企业和境外上市公司更多选择我国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会计审计相关服务。

  21.加大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努力将注册会计师行业纳入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并在优秀人才引进与合理流动、从业人员培养培训、税收政策、境外执业、外事外汇、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特别要针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研究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使之尽快迈入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计师事务所行列。

  22.强化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和行业监管。严格注册会计师资格管理,开展诚信建设,建立一支独立、公正、诚信、勤勉的注册会计师队伍,不断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社会公信力和诚信度,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

  (七)全面实施《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会计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价机制。

  23.加快会计领军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健全会计领军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淘汰机制、使用机制,使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成为长效机制和永久性政策措施。推动实现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与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制度、会计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有机衔接。各地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单位可比照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做法,大力培养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会计领军人才。

  24.强化总会计师地位和职能。推动修订《总会计师条例》,进一步强化总会计师职能,提升总会计师地位,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加强单位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大中型企业应设置总会计师,积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设置总会计师。探索建立总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为用人单位科学选聘总会计师提供制度保障。

  25.健全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健全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严格评选程序,创新评选方法,努力将全国会计人员评选表彰与国家级劳动表彰奖励相衔接。各地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单位要参照财政部的做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实际情况,依法健全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制度,大力开展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通过开展全方位和经常化的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会计人才培养、成长环境。

  26.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改革现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增设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形成初级、中级、高级(含副高级和正高级)等层次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整、逐级递进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体系。继续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管理,严厉打击考试舞弊等违纪违规行为,确保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科学性、公正性。推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国际认可。

  27.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依据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统一大纲、统一题库、统一标准。加快推进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公正性、科学性。重视会计人员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强化各类别、各层级会计人员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探索会计从业资格退出机制。严格境外会计资格市场准入,加大会计市场监管力度。

  28.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修改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制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指南,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严格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创新和丰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和手段,积极引入远程网络化教学等现代化培训方式。采取评估、考核、备案、公示等有效措施,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施教机构的管理,严厉打击施教机构乱收费、乱办班、虚假培训等行为。

  (八)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9.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根据中央纪委、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10]4号)的要求,积极探索开展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健全代理服务的各项日常管理规章制度,探索建立健全电算化工作模式和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模式下的制度要求和管理规范,确保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30.规范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资金、账务“双委托、双管理”的模式,规范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资金账户、统一报账时间、统一报账程序、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档案管理,达到村级各项资金和日常经费的委托管理、村民自治和规范使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1.加强农村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村出纳(报账员)和代理服务机构人员的管理,村出纳(报账员)经民主程序产生后应及时向代理服务机构备案,在经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具备相应的政策水平和报账业务技能后,方可上岗;代理服务机构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熟悉农村财务工作,机构负责人还应具备助理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专门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代理服务机构应定期对村报账员、村民理财小组成员、代理会计、资金会计(出纳)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对新任用(命)的村报账员和代理机构工作人员,还应进行岗前培训。

  (九)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国际学术交流,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32.健全中国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并促进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在博采世界会计理论和方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拓展会计研究领域,组织理论攻关,进一步完善既适合转型经济国家需要、又具有国际影响力,对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具有先导作用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并积极推动将相关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加强会计学术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合作培养会计理论创新人才,为会计理论繁荣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3.完善三级会员服务体系。依托中国会计学会网站,进一步完善中国会计学会会员、高级会员和资深会员三级会员服务体系,通过网站、会议等媒介,搭建主管部门、学会、会员之间的网络化沟通和交流体系,通过大量会员的广泛参与,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同时为会计理论走向实践搭建支撑平台。

  34.加强会计国际学术交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进一步推动会计理论繁荣和学术进步,提高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在世界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促进我国会计理论和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十)全方位开展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国会计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35.深化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要求,健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机制。结合我国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深度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努力实现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目标,使会计准则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典型代表,促进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充分考虑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特殊情况,主导新兴市场经济体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更高地提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质量。

  36.全方位开展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欧盟、美国、亚洲-大洋洲等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对话。利用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的平台,共同研究亚大地区的技术问题,协调立场,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利用中欧财金对话、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继续推进与国际主要资本市场的会计审计等效认可工作。

  五、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本《规划》是国家财政“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求高的系统工程。各级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会计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认识,不断强化会计管理在财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推动《规划》的有效贯彻实施,促进本地区、本部门会计管理工作不断上台阶。

  第一,不断健全会计管理体制。根据《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中央与地方各级会计管理机构的职责范围和权限。特别是市、县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十二五”期间应当在组织开展各类会计资格考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会计从业资格信息采集与变更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的管理,做好会计准则制度、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实施情况的信息搜集汇总分析等工作。

  第二,进一步促进各级会计管理机构与会计行业组织协调发展。推动各级会计管理机构与会计考试中心、协会、学会、监督检查机构、函校等在会计管理方面的权责关系,建立健全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能够协调上下左右关系,促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行业整体服务效能的会计管理体制,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三,加强会计管理队伍素质建设。“十二五”期间,财政部将对省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和中央会计主管部门轮训一次。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会计管理机构,充实会计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对会计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会计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第四,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机制。财政部、各地财政部门、中央有关主管单位要建立《规划》实施的过程跟踪、执行监督和信息反馈制度,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督促检查,针对实施过程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会计改革与发展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十二五”期间,会计改革与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各地区、各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本《规划》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加强会计管理、深化会计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和营造良好氛围。广大会计工作者要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把“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谱写会计事业的新篇章。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cheery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