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政办发[2011]7号
颁布时间:2011-01-21 10:26:47.000 发文单位:湖北省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金融工作任务,努力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结合实际,提出2011年全市货币信贷工作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切实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实现平稳适度增长。更加注重调整信贷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改善金融生态,创新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着力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荆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一)全市贷款投放与地方经济发展合理匹配。通过向内挖潜和向上争取,力争全年各项存款增长13%—16%,各项贷款增长17%—20%.
(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新突破。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县域信贷服务进一步改善,力争全市全年60%的新增存款用于县域,县域贷款增幅不低于20%.
(三)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牵手培植工程。积极推动荆州金融服务网的建设,全年中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各项贷款增幅,中小企业贷款户数达4000家,全年新增培植企业500家。
(四)支持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努力做大一行一策、一县一品,至少推出1—2个新的信贷品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有突破,涉农贷款比例高于各项贷款比例25%以上。
(五)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抓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为重点,探索各类有利于“三农”发展的金融创新活动。全面推行以农村土地、房屋、林地、水域等经营权为抵押物的农村金融信贷产品,满足农村种养殖大户合理的信贷需求。
(六)在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有新的突破。在文化产业、服务外包、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鄂西生态旅游圈项目、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业、容纳农民工就业等方面,争取每一个县市区、每一个行社有一个试点项目。
(七)金融扶弱功能进一步增强。积极承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特别是要拓展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力争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突破4亿元,全力争取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有零的突破,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和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试点。
(八)金融监管与服务日趋完善。积极发放再贷款,全年再贷款不低于10亿元。加强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的管理,完善对金融机构贯彻信贷政策的评估机制,改善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强化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加大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和打击非法集资方面的指导力度。严格房地产商业信贷管理,支持部门金融机构参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力争突破1000万。
(九)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力争A级信用企业新增100家(工行10家、农行25家、中行4家、建行6家、农发行30家、商业银行15家、农信社10家),信用社区新增50家,60%的县市(乡镇)达到信用县市(乡镇)标准。
(十)积极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力争10家企业进入试点名单,全年人民币结算余额突破5000万。
三、具体措施
(一)切实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平稳适度增长。要准确把握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按照“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资金运营与防范风险相结合”的原则,继续落实“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圈一带”的总体战略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目标,加大对县域经济、“三农”、中小企业、创业促就业、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物流、节能环保等产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两个大桥”、“两条铁路”、“两条公路”、“两个电厂”和“四个港区”等重点基础设施和“荆州三国文化园”等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信贷支持的“绿色信贷机制”,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从严控制对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贷款。同时,要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满足合理的信贷需求,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努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二)加大县域信贷支持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各地要着力完善县域金融协作机制和金融监管体制,引导大中型金融机构延伸县域服务网络,积极引导城市金融机构到县域设立网点,鼓励到县域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各金融机构要从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下沉工作重心,找准县域经济发展与自身发展的有效结合点,进一步充实县域机构力量,适当扩大县域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为县域机构扩大县域信贷投放提供宽松的环境。要进一步拓展县域信贷资金来源渠道,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鼓励银行与各类担保公司合作,大力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农村小额保险。努力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农户信用评级全覆盖和农户有效贷款需求全覆盖,全面推进金融服务均等化。
(三)创新信贷产品,最大限度地支持“三农”发展。要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开发农村信贷,推进信用共同体建设,支持有一定规模、信誉良好的种养殖大户。要大力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联保贷款”,积极推广“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龙头企业+种植基地+行社联合+财政贴息”等信贷模式,进一步丰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产品,逐步完善“两社”合作机制。大力支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银行信贷积极介入“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联结方式,开办存货抵押贷款和仓单、应收账款、股权质押贷款品种,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重要的农业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探索培植金融支持农家乐、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建材下乡等新兴经济热点,拉动农村消费。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园区的信贷支持力度,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积极发展银团贷款,支持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农发行要以业务领域扩展为契机,加大对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消费市场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持力度。农行要在推进“三农事业部制”改革的同时,积极做大做强做实县域分支机构,支农贷款不低于当年新增贷款总额50%,保证“三农”业务的稳步增长。农信社和农村合作银行要继续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在发展小额农贷的同时,积极探索大额农贷,确保新增贷款的70%用于支持农业发展。邮储行要进一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力争在服务农户小额信贷和县域涉农企业上有大的突破,确保每年新增贷款2亿元,争取3亿元。
(四)强化信贷服务创新,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客户培植工作。市级金融机构要建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和服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培植工作计划,并结合信贷营销工作机制,建立培植工作档案,认真落实培植工作的各项举措。积极提升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水平。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在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下放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逐年扩大用于支持培植对象的信贷规模,积极开展专题营销活动,满足不同类型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积极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开展信贷签约活动,创办金融服务网,节约信贷成本。同时,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进行直接融资。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信息咨询和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法律、审计、资信评估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协作配合,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上市咨询和上市辅导,支持组建产权明晰、运作规范的股份制或民营担保机构。人行荆州市中心支行要大力支持市创业担保公司发展,并与有关部门配合,组织社会中介信用评级与金融机构合作,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积极协助中小企业与有产、供、销联系的大企业和优势企业建立配套担保关系。
(五)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创业促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信贷扶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优惠利率总水平的基础上,继续贯彻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大对公共租赁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要抓住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城市的契机,积极开办或创新针对创业人员的信贷产品,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活动。要切实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信贷扶持,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加大金融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支持力度,采取分类支持、各有侧重的方式,建立信贷对接平台,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潜能,发挥大学生“村官”普及农村金融知识的独特作用,带领农民创业致富。
(六)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切实履行央行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一是管好用活再贷款,为金融机构贯彻货币政策提供强有力后盾。二是强化信贷政策评估。加强对金融机构执行国家信贷政策评估,在省市联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评估指标,扩大评估应用范围,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在守法合规经营的同时,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检查与监督,督促其降低不良贷款,稳步提高资本充足率,使农村信用社成为真正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三是加强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加大对财政性存款的监督检查力度,合理掌握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认真监测金融机构经营情况,做好分析反馈,进一步完善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管理,促进其稳健经营。四是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各金融机构特别是法人金融机构要根据企业特点,充分利用风险溢价机制,按照企业信用等级和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实行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减少上浮幅度或执行基准利率。同时,实行灵活的计结息政策,以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减轻其财务压力。五是继续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风险监测与管理,跟踪关注融资平台项目的变动。
(七)深化金融生态建设,大力改善信用环境。各地要为改善金融服务创造良好条件,尤其要在保护银行债权、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处置抵贷资产、合法有序进行破产清算等方面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推动全市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继续开展信用社区创建活动。依托城镇社区平台,整合社区、社保、工商和金融等部门资源力量,将创建活动与推广小额担保贷款和小额贷款零售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扶持创业和再就业,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和和谐稳定。深入开展信用企业培植工作。通过政府主导,整合各部门力量,制定企业信用培植办法,完善企业信用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使企业资信等级的质量与数量有明显提升。继续深化农村信用工程创建。坚持政府主导、农村信用社具体负责的创建模式,运用评级授信的方法,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组和信用乡镇创建活动,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深化区域信用工程创建。继续争创全省“A级信用市州”和“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进区域综合信用指标的好转和大面积行政区域信用等级的提升。继续改善影响金融生态的相关环境,包括行政环境、司法环境、信用中介服务环境、金融内部环境等。
二O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