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关于印发龙岩市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2010——2020)的通知

龙政综[2011]67号

颁布时间:2011-03-04 09:02:21.000 发文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政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各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中央、省、市属企业:

  现将龙岩市高技能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编制的《龙岩市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2010——2020》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龙岩市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三月四日

龙岩市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2010——2020年)

  为了深入贯彻党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海西重要增长极建设和龙岩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和海峡西岸(福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机遇

  “十一。五”开局之际,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确立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工作,紧紧围绕龙岩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科学人才观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逐步确立,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技能人才也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社会氛围已初步形成,高技能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高技能人才评价、使用、激励和政策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不断改善, 2005年以来,全市新培养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近万人,并带动培养初、中级技能人才12万人,为龙岩和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技能人才的主要指标同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分布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收入待遇偏低,发展环境不够优化,人才集聚功能还比较弱。这些已成为制约龙岩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技能人才是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国家和我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把发展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实施人才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目标任务。未来十年,是加快海西建设,促进龙岩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和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我市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必然之举,是推进海西重要增长极建设的有力支撑,是打造“创业龙岩”的重要构成,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面对重要发展时期,各级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区域人才竞争,主动适应加快龙岩和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构建我市人才资源支撑体系,不断提升人才竞争力,以人才优先发展支撑和引领龙岩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和我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带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推进海西重要增长极建设和龙岩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持。要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高技能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高技能人才工作成效。要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要把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作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为高技能人才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技能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高技能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高技能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坚持”高端引领“。培养一大批技艺精湛、能够担当起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攻关重任的领军人物。要坚持整体开发。加强人才培养,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培养拼搏奉献,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市高技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我市确立区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加快推进龙岩跨越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持。

  ——高技能人才总量有较快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2010——2020年,全市规划新培养高技能人才8万人,并带动培养初、中级技能人才22万人。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总量从2009年的2.5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0.5万人以上,其中:2015年达到7.5万人,2020年达到10.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分别达到28%和29%以上,高技能人才数量达到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人才素质有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能人才在产业、行业、区域分布和职业(工种)技术结构等方面趋于合理,形成一批以技师、高级技师为主要力量的企业技术带头人和领军队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

  ——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按照我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1+2”主导产业,打造一个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打造国家级精品卷烟生产基地、环保产业基地、金铜产业基地、建材产业基地、稀土产业基地;打造海西汽车产业基地、能源基地、纺织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人才培养重点工程,加强重点产业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批技能人才高地,使人才集聚能力明显增强,人才规模效益显著提高。

  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发展目标: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1.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各类企业都要开辟多种途径培养高技能人才。以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推进校企合作,实行改招工为招生,直接输送人员到高校培养知识复合型技能人才,输送人员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高技能人才。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项目引进,利用国内外资源,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通过研发攻关等活动,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推进企业培训师和老师带徒制度,建立技师研修制度,并通过技术交流等活动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岗位培训和技能竞赛等形式,促进职工在岗位实践中成才。

  2.发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高技和高职院校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加快知识技能型和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技师学院要按照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定位要求,不断扩升办学层次和扩大办学规模,高级工以上专业学生应占学制教育学生总数的80%以上。要灵活办学方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实施产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毕业生就业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直接对接。要创新办学模式,扩大校校合作,通过高位嫁接,以技能+学历的模式,使毕业生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获得大专以上毕业证书,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3.发挥政府培养技术领军队伍的主导作用。实施万名技师、千名高级技师培养计划, 2010~2020年,新培养技师1万人、高级技师1千人。每年组织100名技师,通过闽台合作和集中培养方式,使他们的职业资格水平达到高级技师,成为全市重点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带头人或技术领军人物。发挥高级技师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4.发挥社会组织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动员和组织民办技工学校,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和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失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退伍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培养后备人才。

  (二)大力开展重点产业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发展目标:坚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我市产业发展相衔接,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按照我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1+2”主导产业,打造“155”产业基地,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一批技能人才高地,培养紧缺高技能人才7万人以上。使人才集聚能力明显增强,人才规模效益显著提高。

  主要举措:加强产业、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围绕重点产业和领域的发展,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制定紧缺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

  1.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考核基地建设。龙岩技师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要进一步拓宽专业面,改造老专业,建立与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倡导和鼓励各类院校发挥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建立起一批以重点(精品)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在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骨干和幅射作用

  2.加快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市级依托龙岩技师学院建立龙岩市公共实训基地,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的重点。加快启动龙岩技师学院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建设规划为:2011~2013年,计划投资3亿元,完善征地拆迁,完成10万m2建筑,建设龙岩市公共实训基地。2014~2016年,计划投资2亿元,完成10万m2建筑。用6~8年的努力,把龙岩技师学院打造成“海西第一,全国”的产业技工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年培养高技能人才3000人,社会培训3000人,办学规模1.5万人以上,成为集开放性技能实训考试中心,技术开发研究中心等定位高、功能全、公益性强的市级公共实训基地。

  把县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县级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促进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平衡发展,从根本上改善高技能人才在产业、区域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到2015年,每个县(市、区)都要依托职业中专或大型企业建立1个公共实训基地。县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立足于与当地重点产业对接,立足于转变职业中专办学方式,提升办学层次和职业资格鉴定层次,成为县级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要突出公共实训基地的公益性,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竞赛提供服务平台,为当地产业技工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3.加强企业职工培训教育机构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均建立职工培训教育机构或职工培训教育制度,依托大型企业建立5—10个高技能人才培养考核基地,依托企业建立30个“大师工作室”,提升企业职工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特别增强企业紧缺人才的培养能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4.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能力建设。积极拓宽职业技能鉴定领域,扩大职业工种鉴定范围。职业资格鉴定工种2015年达到150个,2020年达到200个以上。年鉴定人数3万人以上,其中,提升职业资格级别鉴定1万人,新增职业资格鉴定人数2万人。加强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持续提升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水平。支持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3A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力争2011年达到3A标准,并开展技师职业资格社会化考评工作。

  附:

重点产业紧缺高技能人才需求一览表

  产业

  职业工种

  2015

  (人)

  2020

  (人)

  工程

  机械

  制造

  

  焊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车工、铣工、磨工、镗工、铸造工、锻造工、冲压工、铆工、磨具制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剪工、冷作钣金工、硬质合金材料工、精加工工、金属热处理工、汽车装配工、部件装配工、绝缘制品件装配工、汽车修理工、涂装工、镀层工、维修电工、机械加工工、数控车床工、机电一体化

  26000

  13500

  金铜

  (钢铁)

  产业

  金属辄制工、铸造工、炼钢原料工、电炉炼钢工、炼钢浇铸工、橡胶线、有色金属压延工

  5000

  3000

  稀土产业

  稀土冶炼工、精矿分解工、稀土萃取工、稀土熔炼工、稀土电解工、化工操作工

  2000

  1000

  建材产业

  水泥生产制造工、水泥制品工、高岭土制品工、耐火材料成型工、耐火材料浇成工、水泥工艺

  5000

  3000

  纺织产业

  立面设计工、平面设计工、花型设计工、描稿工、纺织机械修理工(钳工)、平车操作工

  2000

  1000

  能源产业

  矿井开采工、工程测量工、矿井开掘工、井下采矿工、继电保护工、变电设备检修工、电气试验工、维修电工

  6500

  1500

  光伏产业

  半导体原料制备工、多晶制取工、单晶片加工工、半导体芯片制造工、硅片研磨工、集成电路装调工、电阻器制造工

  1500

  500

  物流、

  商贸、

  旅游、

  服务业

  物流师、理财规划师、营销师、电子商务师、导游、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中式烹调师、西式烹调师、营养配餐员、茶艺师

  2000

  1500

  合 计

  50000

  25000

四、创新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

(一)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目标要求: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打破学历、资历、年龄和身份的限制,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工作业绩。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和企业招用技术工人等规定。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能力知识水平的人才评价方式,提高人才评价社会化制度。逐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办法。

1.积极推进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对社会通用性强的职业或工种,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按照“自主申报,社会考评,企业聘用”的原则,开展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社会化考评。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社会从业人员、机关事业工勤人员参加职业资格鉴定。

2.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企业认定。促进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规范相结合,企业认定职业资格逐步放宽到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坚持“高端引领”,把企业认定的重点放在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资格认定上。坚持“以用为本”,把企业特殊职业工种、急需紧缺人才作为企业认定工作的重点。坚持“保护和传承”,对具有传统技艺、掌握高超技能绝艺,并作出贡献的人员,可突破工作年限和职业资格的限制,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也可实行直接推举的办法认定相应的职业资格,以实现代际传承,使之发扬光大。

3.加强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要制定和实施我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高校要扩大相关专业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相应职业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各类职业院校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技工院校、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双证书”率要达到100%,并把职业学校毕业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报考高职单招的必备条件。

4.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促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引导、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按照竞赛职业资格级别,成绩合格的,发给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对获取全市职业技能一类竞赛前三名的,直接晋升一级(最高达高级工)职业资格。对参加全省、全国竞赛中获得技术能手称号的,直接晋升相应职业资格。

5.积极组织高技能人才技术交流活动。依托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人才交流机构、职业院校、行业组织、科技协会以及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举办多种形式的高技能人才主体活动,为高技能人才参加高新技术开发,绝招绝技和技能成果展示创造条件。

(二)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

目标要求:推动企业改革选拔使用人才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用人机制。

主要任务: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进一步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对已取得职业资格的技师、高级技师,企业应及时聘用,充分发挥他们在技能岗位的关键作用,在解决技术难题,实施精品工程和带徒传技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行和建立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和首席技师制度,培育技术带头人和领军队伍。把职工队伍的技术结构和高技能人才配置使用情况,作为生产经营性企业及实体参加重大工程招投标、评优晋级和资质评估的必要条件。

(三)高技能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目标要求:逐步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完善技能人才薪酬制度。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逐步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监管有力的工资制度。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国家、社会和单位相结合的人才保障体系。

主要任务: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全面推行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企业要制定技能人才薪资和福利待遇结构标准以及其他奖励政策,对获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在经过聘用和考核后,应分别参照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标准,享受工资和福利待遇。制定知识、技术、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企业可将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中创造的经济效益提取一定比例奖励给个人,奖励资金可以税前列支。政府部门要制定高技能人才劳动力市场价位和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推进工资制度改革。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水平。通过落实人才政策,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增强职工提升技能的内驱力,激发敢于创造、争做贡献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完善表彰奖励制度,表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

五、高技能人才工作政策措施

(一)加大技能人才开发投入力度。

积极拓宽渠道,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多渠道筹措的高技能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要切实推进“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市级要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考核基地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龙岩技师学院新区建设,优先安排使用国家职业教育扶持专项经费,增加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并在征地、规划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努力打造定位高、功能全、公益性强的公共实训基地。要根据高技能人才工作需要,设立高技能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预算拨款,对高技能人才集中培养,评选表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企业要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依法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的比例,提取和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企业还应结合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按照相关规定提取技术培训经费。

要积极争取中央、省对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等经费的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境外实体和个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捐赠和培训服务。

(二)实施职业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政策。

实施政府和用人单位共同推动职工培训政策,建立培训补贴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挂钩,鼓励用人单位对各类员工开展初级技能、专项技能及在岗技能提升等各项培训的机制。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组织职工培训的积极性,推动用人单位职工教育培训制度的建立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全体劳动者素质的提升。用人单位按要求制定培训计划,依法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组织本单位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的,政府按职工当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等级和标准,将职业培训资金直接补给用人单位。

(三)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政策。

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的,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带来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并获得中华技能大奖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纳入龙岩市人才引进专业(工种)目录。引进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规定的各项政策待遇。

(四)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大力发展创业培训,加快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工作,对有愿望、有计划创业的人员,优先安排免费技能培训,优先安排小额担保贷款,创造条件使更多的人开展创业和带动就业。

(五)实施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完善政府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代理、企业用工登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人事档案管理、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满足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加快建立龙岩市技师协会,为高技能人才技术交流活动、高技能人才引进等提供有效服务。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劳动保障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格局,市高技能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督促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和落实。

(二)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体系。

各县(市、区)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市高技能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的职能,制定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按照单位职责和工作规则,有效协调和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

(三)营造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要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宣传党和政府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宣传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经验和新成效,宣传优秀高技能人才的先进典型事迹,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梓墨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