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沉淀知识;在这里积蓄力量;在这里思考创新!
  原创投稿栏目是广大财经工作者及爱好者发表个人原创专业文章、展示新颖学术观点的天地。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征集原创,期待您的原创!

原创投稿首页 原创天地 投稿说明 我要投稿

原创文章

所有者权益会计计量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作者:尉 然  上传时间:2010-8-12 11:45

  摘要:所有者权益是会计学最基本概念,所有者权益价值计量的是否准确、核算是否科学,不仅影响股东的权益,而且还决定它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本文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差异、不同计量模式下所有者权益价值、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所有者权益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会计计量, 所有者权益, 价值问题

  所有者权益是会计学最基本概念,也是会计主要的要素之一。与资产、负债共同构成的会计等式,成为财务会计的基础。所有者权益是会计计量的最终归属和结果,也是所有权理论经营的目标,因此,所有者权益价值计量的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影响股东的权益,而且还决定它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

  一、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性

  传统的会计理论认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推导出资产=资本,资本=负债资本+权益资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现行的会计恒等式产生于15世纪末,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其理论建立在以历史成本法计量属性基础上,其会计报表反映的以历史成本将不同时点、不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进行累加,从而产生相应的会计恒等式。而历史成本法建立基础的条件,一是币值稳定假设,二是社会平均生产率不变假设,二者共同构成历史成本原则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资产计价的结果,是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始终保持一致。即某项资产要求按其取得或者交换时的实际计价入账,入账后的账面价值在该资产存续期间一般不作调整。换而言之,历史成本法体现资产的属性就是过去形成资产投入的成本或者费用作为资产的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由于名义货币不发生变化,则上述会计等式永远保持平衡所以称会计恒等式是毋庸置疑。故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来源于资产与负债的减项,即资产、负债决定于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的出现,使所有者权益价值计量发生根本的变化,即投入资本变成股票,而股票可以通过证劵交易所进行交易,这样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就很多,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一般情况下,股票市价由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但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影响股票价格因素主要有:1、供求关系;2、公司经营状况;3、宏观经济因素;4、政治因素;5、心理因素;6、政策与制度因素;7、操纵因素;8、其他因素。其中:供求关系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通过作用于供求关系而影响股票价格。由于股票价格受上述因素影响,股票的账面价值总是不等于股票市价,在一般情况下,股票市价要高于账面价值。因此,对上市公司而言净资产(可变现所有者权益)总是不等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股权价值。究其原因,(一)、现行会计理论将所有者权益价值=资产-负债,该等式成立的前提条件,不考虑时间这一因素对会计计量的影响,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不受时间影响,换言之,该等式是静态等式,而会计计量、处理、报告的假设前提是会计主体在持续经营条件下进行的,也就是说会计主体经营活动是动态的,那么用一个静态等式来反映会计主体动态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科学的逻辑;(二)、现行会计计量所有者权益价值是可变现价值并非市场价格。企业在持续经营状态下,会计的目的不是去计量会计主体假设发生清偿责任时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并且这种计量毫无意义,即企业在持续经营状态下与非持续经营状态下所有者权益价值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不妨把这种会计计量称之为“预测会计”或者“算命会计”更为贴切、妥当;(三)、现行等式成立的理论基础是历史成本法为基础,而历史成本法建立的条件,一是币值稳定假设,二是社会平均生产率不变假设,二者共同构成历史成本原则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资产计价的结果,是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始终保持一致,即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但在名义货币发生变化、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今天,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严重背离市场价格,失去其理论基础。因此为了真实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市场价值,必然考虑市价计量。在市价计量模式下,会计计量必须考虑时间这一因素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的价值,不时点上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四)、现行的会计等式是从法律的角度阐述会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没有从会计的本质特征要求来体现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企业持续经营情况下,会计计量的结果不是用来说明资产用来衡量清偿能力,从受托理论讲,它表明资产用来为股东创造利润的获利能力,从决策有用理论来讲,会计反映的信息应具有可靠性、相关性,为决策服务,因此,从法律的产权关系角度,建立的会计等式反映的是资产的产权关系,清偿义务,并不能来表达会计的职能、本质特征;(五)、企业在持续经营条件下,股东不允许退股,只能进行股份转让,因此,所有者权益中体现的股东清偿权是无法实现,一旦公司发生资产兼并、重组、破产、清算情形时,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最终由市场交易决定,而不取决会计计量结果,因此会计报表上所提供的所有者权益会计信息基本无效。换而言之,会计计量的所有者权益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六)、现行会计反映所有者权益价值仅仅考虑企业自身因素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而实践中,企业价值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价值并不是由企业本身所能决定,而是由市场交易决定,也就是说,影响所有者权益价值是多种因素的结果,而不是企业自身经营单一因素的结果,因此现行会计计量的所有者权益价值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例如:某上市公司股价5元,净资产2元,流通股本1亿,现行会计计量所有者权益2亿元,如果发生股份转让或者并购的话,投资者一般情况下是按5元市场价格或者高于市场价格出售,而不会按净资产价格交易,因此,现行会计计量所有者权益价值背离了市场价值,其提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对投资决策而言,不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七)、企业整体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者买卖股票时,相应拥有或者转让了股票所代表的企业整体净资产价值即包括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而会计计量仅对有形资产和可辨认无形资产进行计量,而对在企业发挥重要作用的自创商誉未予计量,从而导致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与市价之间存在差异,这种价值差异性应该确认为企业的商誉,并作为企业整体价值构成部分,否则,就应视为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变动予以考虑。应该明确是,这种商誉价值体现是商誉的交换价值而非其在用价值,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商誉内在价值,即市价反映内在价值存在波动性。因此,企业持续经营期间,商誉是可以明确计量,其交换价值价值来源于股票市价(所有者权益市价)-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而在企业并购时,商誉交换价值表现为收购价格-净资产公允价值。其实,收购价格和交易价格之间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双方均来自市场交易,所不同之处只是交易时间、交易事项等方面。笔者认为,既然现行会计理论认可并购商誉=收购价格-净资产公允价值,那么企业在持续经营情况下,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与市价的差异,就应该体现为商誉交换价值,如果对商誉价值不进行确认的话,那么必然得出净资产公允价值不等于所有者权益市价的结论。

  二、不同计量模式体现所有者权益不同的价值属性。

  由于资产、负债具有不同的价值属性,因此不同的计量模式反映出资产、负债价值属性也就不同,不同价值属性价值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就给所有者权益的价值计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根据资产、负债的属性选用恰当的计量模式计量对所有者权益就尤为重要,它不仅仅在于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所有者权益的价值,而且还影响到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目前,主要运用的会计计量模式主要有五种: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现行市价、现值。

  (一)、历史成本法体现资产的属性是资产投入价值,即过去形成资产投入的成本或者费用作为资产的价值。其对应的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属性也是投入价值,即反映投资者过去在不同时点上累计的投入资本;(二)、重置成本法计量模式表现出资产的属性是资产重置价值,即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其对应的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属性是重置价值,即在现时购买相同的所有者权益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价值;(三)、公允价值计量法体现资产属性理论上体现是交换价值,即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其对应的所有者权益价值属性应该是交换价值,即体现是所有者权益市场价格;但实践中对公允价值确认采用现行市价和现值计量等二种以上计量方法,并以现行市价为第一顺序,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所有者权益价值属性体现是一种混合价值属性,换言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上价值属性与计量模式之间存在矛盾;(四)、现行市价体现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交换价值,即按照会计核算当日的会计要素市场价格进行计量;(五)、在现值计量模式下,资产的属性体现是资产在用价值,指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其对应的所有者权益价值属性是其内在价值即投资价值。可见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在影响资产、负债的价值同时,也会影响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因此根据资产、负债的属性选用恰当的计量模式计量所有者权益价值是会计计量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所有者权益

  随着人们对财务报告目标的改变,报告使用者越来越关注会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效,以有助于评价与决策,因此,越来越凸显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越性、必要性,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下,由于会计要素是按照同一时点市场价格计量即会计要素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的价值,在不同一时点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因此使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市价存在差异,即:资产市价-资产账面价值=资产的价值变动,资本市价-资本的账面价值=资本的价值变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所有者权益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将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视为利得或损失计入利润,反映在所有者权益当中,也就是说将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视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并作为所有者权益的现行价格,即形成会计等式:资产市价=负债市价+所有者权益市价,但在实际我们发现会计所反映的现时所有者权益价值并不是该时点的股权市场价格,对上市公司而言,该时点的股权价值即股票的市价,非上市公司而言,要采用技术评估的方法,确认所有者权益的真实价值,因此现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所反映的所有者权益价值会计信息并不真实、有用,使投资者无法进行评判、决策。仔细分析发现,采用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反映的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属性既不是投入成本价值,也不是重置成本价值、交换价值、更不是在用价值,它反映价格是介于在历史成本与市场价格之间的价格,显然不符合所有者权益价值属性的特点,使价值属性与计量模式之间没有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从而会导致其反映的会计信息失真。笔者认为,根据公允价值理论,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属性是交换价值,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该是单一的市价计量,而不是混合计量模式,在没有市场价格情况下,应该采取技术方法估价,而不能采用其他计量方法进行替代,否则价值属性就不具有同一性。

  四、结论

  所有者权益代表了股东的权益,由于其不同的价值属性,采用的计量方法就不同,从而产生了很大的价值差异,因此,根据价值属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计量所有者权益价值尤为关键,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由于所有者权益的属性与计量模式之间存在逻辑上的缺陷,建议采用单一市价计量模式计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客观、准确反映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1-6

  【2】会计历史与理论研究,王光远.福建教育出版社

  【3】于玉林。现代会计结构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陈国辉。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冠

1、您的稿件须是财经类的、健康向上的财会论文或探讨类文章。
2、您可以在网上直接投稿或选择附件上传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投稿。
3、我们会定期将原创文章刊登在《会计文苑》栏目,优秀文章推荐发表在《财会学习》并给作者邮寄当期样刊。
4、在本栏目发表原创文章5篇以上,且至少一篇被《财会学习》选用的,我们会为作者建立专栏。
5、发稿时请务必留下您的真实姓名、QQ、联系地址或联系方法,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6、如果是还未公开发表的稿件,您还要另投他处不希望在网上公开请点击“暂不公开”或在文中注明。
7、文章均需经过我们的审核,通过审核的文章将会刊登在相应栏目中,未通过审核的文章有可能是决定采纳发表,发表的文章我们会电话通知。
8、一般情况下,稿件审核将在收到作者投稿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如您未接到发表电话且未审核,您可另投他处,所收稿件恕不退回。
9、本栏目是广大网友展示优秀作品的平台,作者在此发表作品视为作者同意不必支付稿酬。
10、投稿网友文责自负,本站将不对您所投稿件承担任何法律上和道义上的责任!
11、咨询电话:82319999-2021 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