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成本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揭示出目前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旨在促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当今的时代,是经济的时代,更是竞争的时代,而竞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而成本管理又是纷繁复杂的企业管理中的重点与难点,它与一个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企业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成本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成本管理是企业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预测、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管理工作,以期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的一种行为活动。
企业通过加强成本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措施来提高产量,保证质量,降低材料及能源消耗,达到“少投入,多产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对促进企业减少资金占用、降低产品成本、拓展产品利润空间、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本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成本管理关系到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我公司的产业性质决定了低成本是我们的竞争策略,公司生产的商品在国际上以标准合约进行交易,商品同质化程度高,我们无法选择差异化战略,只能选择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
(二)从可持续发展出发,为了保护自有资源,公司利用海外资源来支撑发展,通过国际化经营实施资源战略的发展思路,一个企业要赢得市场,就必须在成本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来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投资、营运和分配四种活动。企业筹措的资金通过有效地经营来获取利润投入到新的项目,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营运活动中产生充足的利润是现金流入的保证,是投资发展的基础和分配的来源,而其中成本的高低是决定利润来源多少的关键,因此,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意义非凡。
二、我单位目前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单位是集团公司下属的一个集体企业,是自主生产和代料加工相结合的生产方式。目前,我单位的成本管理现状是:
(一)原料成份复杂,工艺流程长,材料消耗居高不下,成本控制难度大
对于生产产品的企业来说,成本的有效控制离不开先进稳定的生产工艺。先进稳定的生产工艺又常常依赖于稳定的原料成份。我单位处理的原料成份复杂、杂质含量高,使得产品生产工艺流程长,定限额材料、备品备件消耗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二)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部分岗位员工,甚至有的领导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自己只要把份内的事干好,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就行,心中根本没有成本的概念,导致管理人员懂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成本。生产工人只管“操作”,不关心成本,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毫无意识,只看重每月产出了多少,而不计付出的代价,处于埋头苦干、蛮干之状态。结果是出了力,流了汗,产出却抵不了投入,即生产耗费得不到补偿,产品处于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产出越多,亏损越大。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说,是没有树立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是一种重生产,重任务,而忽视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错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成本管理失去了偌大的群众基础,使成本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成本控制效果不明显。
(三)产品直收率低,产品加工成本居高不下,成本控制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由于技术条件、作业环境、岗位职工的操作水平及责任心等原因,产品工序直收率较低。产量低,使得产品加工费居高不下,产品盈利空间较小。
(四)车间管理粗放,班组成本核算基础薄弱
由于生产任务重,车间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粗放现象。班组成本核算员核算水平整体不高,虽经单位多次培训,但由于文化水平、个人素质差异等因素,使得培训效果收效甚微,班组成本核算流于形式,成本管理在基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五)成本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制约着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
财务部门担负着企业成本管理的重任,而财务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单一,成本管理水平尚处于传统管理,更多地体现了会计的核算职能,而监督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更谈不上成本管理的战略性。财务人员知识结构的单一体现在懂成本却不懂生产,无法将所学的知识熟练运用到生产中去指导岗位员工控制成本;岗位操作人员熟悉生产,却又对成本管理认识不足,没有成本控制的压力。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这种矛盾使成本管理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
三、强化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成本管理的宣传,增强员工成本意识,实现全员成本管理
现代成本管理并不是传统的降低成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的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成本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应是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本产出的高效管理。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由于目前有不少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基层领导不懂成本,因而对他们进行的设计、拟定的工艺、制定的计划、采取的措施,将对产品成本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影响,一般心中无数。因此,增强成本意识,实行全员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广大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转变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员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出各项费用的最高限额。然后横向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纵向分解落实到班组与个人,并与奖惩挂钩,使责、权、利统一,最终在企业内部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二)提升财务人员的成本管理水平和能力,实现管理降成本、管理出效益
财务人员在行使核算职能的同时,应加强成本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企业应关注成本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管理培训班,以提高其管理水平;还可以请工程技术人员讲解生产工艺流程,让财务人员了解各工序消耗的定额材料及制约消耗量高低的因素,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
(三)加强工序质量管理,提高金属直收率,提高产量,降低产品成本
企业的产品成本受多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影响。如原料成本的高低除了受采购价格的影响,还受金属回收率的影响;产品加工成本除了受工艺技术条件的影响,还受金属直收率的影响。从直收率的公式:直收率=产成品金属含量/本期原料处理金属量,我们可以看出,在原料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直收率一个百分点,必然会增加一定的产量,在加工成本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加工成本必定就降低了,从而增加了单位产品的利润空间。由此可见,直收率的高低对产品加工成本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企业应把通过提高直收率来降低产品成本作为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来抓。
(四)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备件费支出
设备是生产中的主要劳动工具。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产品成本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就会造成生产停工,就会产生几万或几十万的停工损失。因此,岗位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多生产产品,降低备品备件和修理费支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五)实行成本定额管理
定额管理是成本管理中最普遍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它是利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等)控制成本的各项消耗,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我单位实行成本定额管理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定额材料消耗的控制,尤其是对那些消耗量大、价值高的定额材料的控制。实施成本定额控制可以和职责、考核、奖惩结合起来,从而使成本管理真正落实到全体员工和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中。
(六) 结合实际,加强班组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生产单位应根据生产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控制方法,根据成本构成中的项目比例有侧重点的开展工作,产品成本的控制要从最基本的班组成本核算抓起。班组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是工人参加管理的一种形式。班组成本核算的方法和内容,应根据班组特点,本着干什么就管什么、算什么的原则来确定,力求简单、明确、易懂、易算,要尽可能全面反映班组的生产消耗与生产成果。通过核算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制定整改措施,从而有力地促进生产长周期、满负荷稳定运行,通过控制班组成本来夯实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
(七)强化安全管理,减少事故损失,减少非生产性成本支出
众所周知,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坚决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企业必须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让其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做到“上本质安全岗,做本质安全人”,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减少人身伤亡事故及设备安全事故,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八)深入持久地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挖潜降耗、节能减排,增收节支、降低产品成本
经济活动分析是成本核算的继续,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如果只搞核算,不进行分析,就不能发挥成本核算促进生产管理的积极作用。生产单位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找出影响生产效果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断完善工艺,加强管理,促进生产,进一步缩短与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挖潜降耗、节能减排、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九)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使成本核算实现精细化管理
成本控制计划出台的是一份数字清单,包括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在月末的总结会议中,针对当月成本控制的执行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对超支的部分做出合理解释,并提出整改措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将成本控制进行“提前”和“延伸”。我公司目前正在策划标准成本管理,这是对公司现有成本管理体系的一次优化,是在现有成本核算体系基础上,建立以定限额物资消耗和费用支出非物资消耗为主要内容的目标成本、责任成本以及目前国际国内大型企业都拟推行的作业成本的整合和固化。通过标准成本体系的建立,加强对成本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实现对公司成本全流程的监控,使成本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和制度化,从而有利于强化成本控制、统一管理口径、加强绩效考核、提升信息质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及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风云变幻莫测的今天,企业发展依存于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成本控制的手段,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这种竞争,是实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竞争、也是成本管理的竞争。而成本优势的取得绝不只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降低成本和获取效益的潜力。在现代企业,对成本控制的研究和应用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企业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黄湘.成本、费用新说.财会月刊,2009.11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财务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