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性投资初始确认计量方法实务探讨
权益性投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权益性证券或通过签订合同、协议方式,取得受资企业相应份额净资产的所有权的投资。其中,权益性证券是指代表发行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证券,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普通股股票。
权益性投资的初始确认,是指在该项权益性投资发生时,决定将某一项目确定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要素加以记录;权益性投资的初始计量,是指初始取得该项权益性投资时的会计计量。在对权益性投资进行初始确认时,关键在于确定将该权益性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金融资产予以确认;对权益性投资进行初始计量的关键,则在于如何确定权益性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一、权益性投资初始确认计量方法概述
权益性投资初始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分别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规定中。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有关规定
该准则将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两大类分别予以相应的规定。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投资者)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投资者)应当在购买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
2、企业合并以外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
该准则所包括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被划分为四类,但与权益性投资有关的只有下述两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量。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通过对上述相关准则的概述,在现行的准则体系中,权益性投资的有关规定是非常零散且各有不同的。一项权益性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可能被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也可能被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且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准则确定初始投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那么,如何更为系统地理解权益性投资的有关准则规定,如何在实务中正确地选择适用的准则规定对权益性投资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呢?
二、权益性投资初始确认计量方法的选择
根据对上述相关准则的分析,正确理解各种准则规定的适用范围,选择适当的程序和角度对权益性投资进行分析判断,是进行权益性投资初始确认计量的关键。
(一)分析判断权益性投资后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
通过权益性投资,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可能会形成以下四种关系。
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即对子公司投资。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2、投资企业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企业实施共同控制,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3、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方施加重大影响,即对联营企业投资。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4、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其他权益性投资。
如果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形成了第1种关系,即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投资企业应当将被投资企业(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而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由此可知,投资企业的该项权益性投资属于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即该项权益性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应当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但是为了确定初始计量时的投资成本,还需要进一步判断企业合并前后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
(二)分析判断企业合并前后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
1、参与合并的企业(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投资者)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例1:2006年6月30日,A公司向同一集团内B公司发行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3元),取得B公司10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合并后B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地位。参与合并企业在2006年6月30日未考虑该项企业合并时,B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A公司应如何对权益性投资进行初始计量?
解析:根据题中资料,首先可以判断出:通过权益性投资,A能够对B实施控制,该项权益性投资属于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又由于A与B是同一集团内的两家公司,可进一步判断出:该项权益性投资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故投资者(A公司)应当在合并日(2006年6月30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2000万元(2000×100%=2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000,000
贷:股本 10,000,000
资本公积 10,000,000
2、参与合并的企业(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投资者)应当在购买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例2:2006年6月30日,A公司取得了C公司70%的股权。合并中,A公司向C公司支付了一项专利技术,账面价值280万元,公允价值420万元,另支付银行存款800万元。此外,A公司为核实C公司的资产价值,聘请有关机构对该项合并进行咨询,支付咨询费用10万元,假定合并前A、C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A公司应如何对权益性投资进行初始计量?
解析:根据题中资料,首先可以判断出:通过权益性投资,A能够对C实施控制,该项权益性投资属于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又由于A与C是没有任何关联方关系的两家公司,可进一步判断出:该项权益性投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故投资者(A公司)应当在购买日(2006年6月30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1230万元(420+800+10=1230)。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300,000
贷:无形资产 2,800,000
银行存款 8,100,000
营业外收入 1,400,000
(三)分析判断投资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的具体方式
如果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形成了第2或第3种关系,即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投资企业的该项权益性投资属于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即该项权益性投资在初始确认时,也应当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但是,同样为了确定初始计量时的投资成本,需要进一步判断投资企业进行该权益性投资的具体方式。
1、支付现金方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例3:2006年6月30日,A公司从公开市场上买入D公司30%的股份,并于当日起能对D公司实施重大影响。A公司支付购买价款80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用10万元。A公司应如何对权益性投资进行初始计量?
解析:根据题中资料,首先可以判断出:通过权益性投资,A能够对D实施重大影响;又可进一步判断出:该项权益性投资是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形成的。故投资者(A公司)应当在购买日(2006年6月30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810万元(800+10=810)。
借:长期股权投资 8,100,000
贷:银行存款 8,100,000
2、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例4:2006年6月30日,A公司通过增发3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3元)自身的股份取得E公司30%的股份,并于当日起能对E公司实施重大影响。A公司另支付20万元的佣金和手续费。A公司应如何对权益性投资进行初始计量?
解析:根据题中资料,首先可以判断出:通过权益性投资,A能够对E实施重大影响;又可进一步判断出:该项权益性投资是通过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方式形成的。故投资者(A公司)应当在购买日(2006年6月30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900万元(300×3=9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9,000,000
贷:股本 3,000,000
资本公积 5,800,000
银行存款 200,000
(四)分析判断该项权益性投资的市场活跃程度和公允价值情况
如果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形成了第4种关系,即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需要进一步判断该项权益性投资的市场活跃程度和公允价值情况,以将其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者其他某类金融资产。
1、该项权益性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此时,该项权益性投资应当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直接比照前述(三),分析判断该项权益性投资的具体方式,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会计处理方法也同前述(三)。
2、该项权益性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此时,该项权益性投资不再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而是需要进一步判断投资者的投资目的,以确定其是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或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分析判断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1、投资者进行该项投资或取得该项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股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在初始确认时,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量。
例5:2006年6月30日,A公司从公开市场上买入F公司股票300万股,准备近期内出售,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笔股票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A公司应如何对该项投资进行初始计量?
解析:根据题中资料,首先可以判断出:通过权益性投资,A对F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而且该项权益性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又可进一步判断出:该项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短期内出售、交易目的。故投资者(A公司)应当在购买日(2006年6月30日)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150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15,000,000
投资收益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5,100,000
2、其他。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能计量的股票,如果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就可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例6:2006年6月30日,A公司从公开市场上买入G公司股票300万股,每股市价5元,初始确认时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A公司应如何对该项投资进行初始计量?
解析:根据题中资料,首先可以判断出:通过权益性投资,A对G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而且该项权益性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又可进一步判断出:该项投资被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故投资者(A公司)应当在购买日(2006年6月30日)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510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5,100,000
贷:银行存款 15,100,000
综上所述,一项权益性投资要么作为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要么作为某种金融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再根据准则的具体要求确定初始投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如果能够根据上述五个步骤逐一进行分析判断,更便于大家正确地进行权益性投资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也为权益性投资的后续计量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