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第八章 企业投融资决策及重组
第一节 筹资决策
一、资本成本
(一)资本成本的概念(掌握)
资本成本是企业筹资和使用资本而承付的代价。此处的资本是指长期资本,包括股权资本和长期债权资本。
(二)资本成本的内容(掌握)
资本成本从绝对量的构成来看,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
1.用资费用
用资费用是因使用资本而承担的费用,是资本成本的主要内容,属于变动性资本成本。
2.筹资费用
筹资费用通常是在筹资时一次全部支付的,属于固定性资本成本。
(三)资本成本的属性
资本成本是企业的一种耗费,需由企业的收益补偿。
资本成本既包括货币的时间价值,又包括投资的风险价值。
(四)资本成本率的计算
1.个别资本成本率(掌握)
个别资本成本率是某一项筹资的用资费用与净筹资额的比率。包含长期债权资本成本率和股权资本成本率。
个别资本成本率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即用资费用、筹资费用和筹资额。
(1)长期债权资本成本率的测算: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和长期债券资本成本率
①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的测算
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的利息在税前支付,具有减税作用。
Kl —— 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
Il —— 长期借款年利息额
L —— 长期借款筹资额,即借款本金
Fl —— 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即借款手续费率
T —— 企业所得税率
企业借款的筹资费用很少,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其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Rl —— 借款利息率
【例1】某公司从银行借款200万元,借款的年利率为11%。每年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筹资费用率为0.5%,企业所得税率为25%,则该笔借款的资本成本为:
=200×11%×(1-25%)÷[200×(1-0.5%)]
=8.29%
【注意】如果借款合同中有补偿性余额条款,则企业实际可以动用的资金数额会减少,造成资本成本公式中分母降低,因此长期借款资本成本会提高。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至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
②长期债券资本成本率的测算
债券资本成本中的利息费用也在所得税前列支,但发行债券的筹资费用一般较高。债券的筹资费用即发行费用,包括申请费、注册费、印刷费和上市费以及推销费等。
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时,债券资本成本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Kb —— 债券资本成本率
B —— 债券筹资额,按发行价格确定
Fb —— 债券筹资费用率
Ib —— 债券每年支付的利息
【例2】债券面值5000万元,票面利率为10%,发行期限20年,溢价发行,债券筹资额为6000万元,发行费用为筹资总额的4%,所得税税率为30%,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则该笔债券的成本是( )。
A.10%
B.8.33%
C.6.08%
D.7.2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
(2)股权资本成本率的测算:股权资本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留用利润。
①普通股资本成本率的测算
普通股资本成本率的测算有两种主要思路:
其一是用股利折现模型:即先估计普通股的现值,再计算其成本。
如果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政策,即每年分派现金股利D元,其资本成本率的计算公式为:
P0 —— 普通股融资净额,即发行价格扣除发行费用
【例3】普通股价格为10元,每年固定支付股利1.50元,则该普通股的成本为( )。
A.10.5%
B.15%
C.19%
D.2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如果公司采用固定增长股利的政策,股利固定增长率为G,则资本成本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二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即股票的资本成本为普通股投资的必要报酬率,而普通股投资的必要报酬率等于无风险报酬率加上风险报酬率。
Rf ——无风险报酬率;
Rm ——市场平均报酬率;
β —— 风险系数。
②优先股资本成本率的测算
优先股通常每年支付的股利相等,在持续经营假设下,可将优先股的资本成本视为求永续年金现值,则优先股资本成本率的测算公式为:
③留用利润资本成本率的测算
留用利润资本成本率的测算方法与普通股基本相同,只是不考虑筹资费用。
2.综合资本成本率的测算
(1)决定综合资本成本率的因素(掌握)
综合资本成本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是指一个企业全部长期资本的成本率,通常是以各种长期资本的比例为权重,对个别资本成本率进行加权平均测算。
●个别资本成本率和各种资本结构两个因素决定综合资本成本率。
●在个别资本成本率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综合资本成本率的高低是由资本结构所决定的。
(2)综合资本成本率的测算方法
(五)资本成本的作用(了解)
1.资本成本是选择筹资方式、进行资本结构决策和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依据。
(1)个别资本成本率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依据。
(2)综合资本成本率是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和追加筹资决策的依据。
2.资本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比较投资方案和进行投资决策的经济标准。
3.资本成本可以作为评价企业整个经营业绩的基准。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