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2016年经济师考试备考已经起航了,网校小编根据往年的考试情况整理了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专业常见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您备考经济师有帮助!
【试题】在A-U过程创新模式中,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都呈现下降趋势,但工艺创新较产品创新有相对优势的阶段称为()
A.过渡阶段
B.稳定阶段
C.不稳定阶段
D.衰退阶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模式。稳定阶段,此阶段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工艺创新较产品创新仍然有相对优势,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参见教材P147.
【知识点扩展】
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模式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创新的根本竞争力,是企业把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以提高企业效益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进化过程,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促使资源从低效率、低附加值利用的方面向高效率、高附加值利用的方面转变。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创新难度大,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一次创新成功,也不可能在创新成功后一次性地确保其竞争优势。因而,技术创新也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复杂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六代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过程模式。
(一)技术推动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研究开发是创新构思的主要来源,因而,这种观点被称作创新的技术推动或发现推动模式。科技推动的创新是一种筒单的线性关系,从基础研究开始通过应用研究与制造,直到商业化的新产品在市场上銷售,如图6-1所示。这种创新过程模式主要Ik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发展。在这一阶段中,市场占有率可以说是企业从事科技研发所渴望的成果,因此,投人越多的技术研发等于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显然,市场只是被动地接受研究开发成果。目前这种思想在中国还相当流行。
(二)需求拉动模式
需求拉动模式,指明市场需求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它对产品和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出适合这一需求的适销产品或服务,这样的需求就会得到满足。
(三)交互作用创新模式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使得技术的综合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创新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复杂。我们很难明确断定,哪种是纯粹的技术推模式的创新,哪种是纯粹的需求拉动模式的创新。通常的情况是:创新是科学、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親合过程。美国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创新构思来自市场需求和生产需求,而非来自对技术机会的确认。这一结论认为,如果不能很好地在创新过程早期将营銷与创新过程相联结,就维以预料消费者会不会对引入市场的新产品做出正向反应,常常会严重影响新产品引人市场后的命运。因此,技术与市场的因素应放在一起考虑。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又有学者提出了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模式。
该模式表明,技术创新是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共同引发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相对重要性在产业及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能有着显著的不同。单纯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创新过程模式只是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模式但是,尽管该模式内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但却忽略了要素随着时间经过,具有连续变化的特性。
(四)A-U过福创新模式
A-U过程创新模式是从产业层面进行探讨分析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阿伯纳西和麻省理工学院厄特拜克通过对大量产业成长实例进行研究后提出的。他们发现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在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相互关系。他们把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产业组织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不稳定阶段、过渡阶段、稳定阶段,并与产品的生命周期联系起来,提出了描述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产品创新分布形式,即A-U过程创新模式。
A-U过程创新模式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在产业成长的前期阶段,产品创新比工艺创新活跃,创新成果更多;而在产业成长的后期阶段,则是工艺创新较产品创新有更丰富的成果。
(1)不稳定阶段。此阶段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都呈上升趋势,但产品创新明显强于工艺创新,这是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行业发展的早期,由于技术本身处于发展和变动的状态,技术的潜在市场有待确认。因此创新的重心是进行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寻找该技术可以开发能为消费者喜欢的有价值的产品,于是多种产品设计进人市场且频繁变动。对应于变动频繁的产品设计,相应的制造工艺和产业组织也显示出不稳定的特征,工艺创新从属于产品创新。这是一个在商业与技术上不断“尝试、纠错”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开发具有探索性,研发经费支出较高,不易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2)过渡阶段。此阶段的产品创新逐渐减少,而工艺创新继续呈上升趋势,且超越产品创新,通过“纠错”形成了主导设计。随着企业技术经验的积累和消费者消费倾向的明晰,会出现一个技术资源与市场需要联结起来的主导设计,如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福特T型车和计算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IBMS/360系统。主导设计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标准”,降低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在主导设计确定后,产品基本稳定,产品创新率下降,工艺创新取代产品创新成为关注的焦点。
这是一个主导设计被消费市场接受和推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市场地位出现分化,不能向市场提供符合主导设计产品的企业将被竞争者挤出市场,但能够围绕主导设计推出有价值产品的企业将会赢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3)稳定阶段。此阶段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工艺创新较产品创新仍然有相对优势,产业发展进人成熟期。由于主导设计的出现使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与生产工艺日趋标准化,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大规摸生产使制造效率大大提高,企业由此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故该阶段创新的重点是以质量和降低成本为目标的渐进性的工艺创新。
一个产业一旦发展到稳定阶段,企业组织就会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刚性,产业内部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抵制重大创新的力量。因为技术变化可能会使企业的现有设备过时,员工们(从高级经理到一般技术工人)担心技术变化会使他们失去工作。因此,技术、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都可能会对企业要做出的适应性变化设置障碍,这也意味着原有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结束。在这一阶段,新的创新浪潮大都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的。例如,由于政府在法律上对污染和汽油消耗规定了新标准,汽车行业不得不进行创新。
(五)系统集成和网络创新模式
系统集成和网络创新模式是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式,是一体化模式的理想化发展。5IN表明,在创新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内部系统整合外,还需要与企业以外的其他公司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透过策略联盟或联合开发形式,达到快速且低成本的创新。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考虑实际环境中所有存在的因素和结构,以使公司任何部门都能更有效率地发展。5IN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代表了创新的电子化和信息化过程,更多地使用专家系统来辅助开发工作,仿真模式技术部分替代了实物原型。5IN将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作为新产品合作开发过程的一部分,强调密切的电子化产品设计制造联系(一体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或柔性制造系统)5IN不仅将创新看成是交叉职能联结过程,还把它看作是多机构网络过程。美国政府1994年组织的最新半导体技术的开发就是以多机构网络联结的方式进行的。
系统集成和网络创新模式已经具有国家创新系统的维形了,其强调企业需要注意内、外在环境的变化,采取适当的经营策略。但是仍然没有明确指出企业在建立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境——“国家”。当国家环境有助于某些产业发展时,国家便会随着产业而兴盛。企业的竞争更与国家息息相关,如企业能否自由运作、特定技术人才的供应、本地市场需求、本地投资者的目标等因素,都与国家息息相关。
(六〉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公共机构和私有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S安排及相互作用。该网络系统中各个行为主体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旨在创造、引人、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一国的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它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之间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而建设性地相互作用,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的动力系统。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国家的创新活动。
国家创新体系最早由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C.Freeman)于1982年提出。他在1987年对日本的研究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完整的论述。弗里曼发现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便使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工业化大国。这说明国家在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6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的任务。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切实增强国家竞争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更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必须在大幅度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建立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严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从宏观管理、发展战略和计划、研究开发活动、科技产业化等多个方面,促进军民科技的紧密结合,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形成全国优秀科技力量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国防科技成果
迅速向民用转化的良好格局。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深化地方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加强中、西部区域科技发展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县(市)等基层科技体系建设。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针对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社团在科技中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