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6 苹果版本:8.6.96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2014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利率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3/12/31 11:19:36 字体:

本文为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的备考必看知识点,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备考2014年经济师考试,祝您学习愉快!

第一节 利率

一、 利息

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利息形成于借贷活动。在现代信用经济,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债权人向债务人收取利息已成为很自然的事情,货币增值的概念也已深入到人们的经济观念之中。

(一)利息的性质

利息是受信人支付给授信人超过本金部分的报酬。从货币资本的所有者角度来看,利息是放弃当前消费、让渡货币资本使用权应该获取的补偿、报酬;从货币资本的使用者角度来看,利息是使用非所有资本而支付的使用费、使用成本,因而其利润总是分为利息与收入两部分。在现代社会,利息是作为收益的一般形态的。在货币资本的借贷活动中,贷者拥有货币资本的所有权而能够获取利息,借者使用货币资本运用于生产过程而必须支付利息,因此,对借者而言,只有扣除利息所剩余的利润才是经营所得;对贷者而言,利息是货币资本收益的一般形态。

利息的产生与商品交换密切联系,在商品交换发展的初期,借贷活动多为实物形式,利息是作为实物形式的一种报酬。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利息以货币形式进行计量,利息来自于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增值过程,成为货币资本让渡使用权的代价和条件,因此,利息是信用活动的本质特征的表现,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关于利息的性质,不同的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认识。英国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威廉·配第认为,利息和地租产生于同样的原因,利息是由于地租的存在才产生的,所以利息同地租一样都是公道的、自然的。地租是对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的补偿,利息是对货币贷放者贷出货币的报答,地租、利息是同一性质的附属物。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著作中指出:“所谓利息,就是在一特定时期以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 凯恩斯将利息说成是人们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后凯恩斯主义重要代表人物、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托宾等认为,利息是货币持有者为抵御风险而采取的有意识的准备手段。托宾认为,保存资产的形式有两种,即货币与债券,货币是安全性资产,债券是盈利性资产,利息则是抵御风险的防备因素。威廉·配第的利息理论将利息作为地租的派生物,而不是货币投入生产过程后,从利润中分割出来的一部分,因而不可能揭示出利息产生的真正原因,也不能明确地说明利息是借贷双方利益共同分配的社会性质。托宾的利息是抵御风险准备的理论,阐明了利息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但却没有揭示出利息与借贷的本质与关系。

(二)利息的本质

利息的本质决定于利息的来源。马克思从借贷资本运动过程来分析利息的来源,并揭示了利息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贷出者把他的货币作为资本贷放出去,他让渡给另一个人的价值额是资本,因此,这个资本额会流回到他那里。但单是流回到他那里,还不是作为资本贷出的价值额的回流,而只是一个贷出的价值额的回流。预付的价值额要作为资本流回,就必须在运动中不仅保存自己,而且增值自己,增大自己的价值量,也就是带着一个剩余价值。” 这个剩余价值就是利息。也就是说,利息是产业资本家从其利润中分割出来的一部分,是作为借款的报酬付给货币资本家的。因此,利息就是利润的一部分。

西方货币价格理论将利息视为资本的价格,其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洛克和法国经济学家杜尔阁。约翰·洛克认为,利息是贷款人承担了风险而应得的报酬,所得报酬的多少应该与风险的大小相适应,贷款的过程就是使用价值的转让过程。洛克认为,利息是货币的价值,利息率的高低决定于人们对货币需要的程度。杜尔阁认为,借贷是一种商业交易,在这种交易中,贷款人出卖货币使用权,借款人买进这种使用权,交易是在平等互利条件下进行的,贷款人贷出货币能够得到一笔利息,借款人借入货币加以使用后得到一笔利润。借贷活动就是等价交换过程,利息就是借用货币的价格,像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马克思也曾把货币借贷类似于商品买卖,认为“生息资本虽然是和商品绝对不同的范畴,但却变成了特殊商品,因而利息就变成了它的价格,这种价格,就象普通商品的市场价格一样,任何时候都由供求决定。”

(三)收入的资本化

利息的独立化是收入资本化的基础。在利息作为独立范畴存在的条件下,人们将每一个固定的有规则的收入都视为是一定资本所带来的,即资本性收入,称之为收入的资本化。

利息范畴的独立化,在人们的观念上产生了收入的资本化。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对于用借入资本从事生产经营的生产者来说,取得的利润一般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以利息形式支付给货币资本的所有者,作为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而总利润减去利息的剩余部分则作为企业收入,是生产者在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能动作用的果实,归货币资本的使用者所有。当总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收入等两部分并独立化之后,对于完全用自由资本进行生产经营的经营者来说,其利润也要分割为利息与企业收入,即利息作为资本所有权的果实,企业收入则作为生产过程中经营的果实。因此,任何有收入的事物,不论是否是贷放出去的货币资本,也不论是否是作为货币资本使用,只要能带来收入,均被视为是资本性收入,并可以通过收入与利率的对比而计算出其相当于多少资本的金额,因而一些本来不是资本的东西都可以取得一定的资本价格而被视为资本。例如,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若一块土地每亩每年能带来100元的收入的话,在年利率为5%的情况下,这块土地将会以每亩2000元(100÷0.05)的价格进行买卖。由于本来不是资本的东西可以被视为资本,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人力资本”的经济范畴,“人力资本”是由增进一个人的生产能力而进行的投资所形成的,工资等的货币收入则被视为是这个资本的所得。可以说,只要利息是收益的一般形态,收入的资本化作为商品经济中的规律就会发挥作用,其最突出的领域是有价证券价格的形成,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化发挥作用的范围将进一步的扩大。

二、利率

利息额的大小决定于借贷资本额的大小、借贷期限的长短,以及利率的高低。

(一)利率的定义

利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即一定时期的利息额与贷出本金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使用资本的单位成本,是借款人使用贷款人的货币资本而向贷款人支付的价格;从贷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贷款人借出货币资本所获得的报酬率。因此,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借贷活动能否进行。利率过高,将使借款者无利可图,影响借款的积极性;而利率过低,又会使贷款者收入低微而不愿贷出。

如果用i表示利率、用I表示利息额、用P表示本金,则利率可用公式表示为:

一般来说,利率根据计量的期限标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年利率一般是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如年利率7.2%,则表示每100元本金每年可获得利息7.2元。月利率一般是按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如月利率6‰,则表示每1000元本金每月可获得利息6元。日利率一般是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如日利率2‰0,表示每10000元本金每日可获得利息2元。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可以互相换算。西方国家习惯以年利率为主,我国采用以月利率为主。在我国,无论是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都习惯用“厘”作单位,都称为几厘。如年息4厘、月息5厘、日息2厘等,其表示年利率为4%、月利率为5‰、日利率为2‰0 .

(二)利息的计算

1、单利与复利

利息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单利计息法与复利计息法。

所谓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时,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因此,在单利条件下,每期的利息是固定的、是一个常数。单利的计算公式为: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在复利计算利息的公式中,前期所产生的利息仍按原始本金的投资利率来计算其后期再投资的利息的,因此,在复利计息的利率为常数的情况下,复利的利率就等于实际利率,即it=i.

采取单利计算利息,手续简便,有利于减轻借款者的利息负担;采取复利计算利息,有利于提高资金的时间观念,有利于发挥利息杠杆的调节作用和提高借贷资本的使用效益。在利率水平是一个常数的情况下,单利计息方法下的实际利率是时间的递减函数,而复利计息方法下的实际利率与时间无关,实际利率仍等于常数的复利利率,因此,复利的计息方法更能够准确地反映融资的成本,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因而在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地采用。

2、现值与终值

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与货币的时间价值相联系的是现值与终值概念。

现值与终值概念的建立是以一个事实为基础和依据的。众所周知,现在投入一元钱,经过若干时期,投资者将来收到的本利和在数量上要多于现在的一元钱;而从现在算起,人们将来可收到的一元钱在价值上要低于现在的一元钱。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某一投资者现在拥有一元钱,在正常情况下,投资者不会让其资金闲置,会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投资而使一元钱不断增值。或是存入银行,或是购买有价证券,或是购买不动产和其他有价值的艺术收藏品等。于是,一年之后投资者所拥有的资产将会多于一元钱。那么,现在的一元钱相当于未来可以收到的几元钱呢?这个问题就是指现在一元钱未来的终值是多少。反过来看,对于将来能够获得的一元钱相当于现在的几角钱呢?这个问题则是指未来一元钱收入的现值是多少。下面我们用一个例子,对现值与终值给出一个比较严格的定义。

在普通贷款中,用利息除以贷款数额是计量借款成本的一个简单、合理的方式,即一般采取单利法计量成本。例如,某企业从银行贷款100万元,期限为1年。1年之后,该企业除了偿还100万元本金之外,另外又支付了10万元的利息。那么,这笔贷款的利率为: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现值与终值概念是计算各种信用工具利率水平的基础。根据现值的概念,在利率水平既定的情况下,把所有未来回报的现值相加,就可以计算出某种信用工具今天的价值,从而使我们能够对偿付时间完全不同的两种信用工具的价值进行比较,如对贴现发行债券和附息债券的价值进行比较,做出一个理性的投资选择。

(三)利率系统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利率均以某种具体的形式存在,各国的利率种类繁多,形成了由各种不同利率组成的利率系统。

1、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通货膨胀是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通货膨胀是指全部商品与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上升。通常,在各个国家会出现个别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在上涨,而另一些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却在下跌。但是,只有当经济中所有价格的平均水平上升时,通货膨胀才会发生。利率是表示信用工具、借贷资本的“价格”。因而利率必然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对借款成本的影响、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利率就有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分。

名义利率是公布或报出的证券或贷款的利率。名义利率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不能反映投资者所获得的实际收益率水平的差异。例如,金融刊物上的一条声明——大商业银行将其优惠贷款利率提高到年率10%,即说明了现在银行向其最好的客户报出的名义利率是多少。实际利率是依据实际购买力衡量的对贷款人或投资者的收益率。实际利率是随价格水平预期变化而调整、从而能够更精确地反应真实筹资成本的利率,它通常有二层含义:根据价格水平的实际变化进行调整的利率称为事后实际利率;根据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化进行调整的利率称为事前实际利率。事前实际利率对经济决策更为重要,因而,经济学家使用的实际利率概念通常是指事前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在以经济学家艾尔文·费雪命名的费雪方程式中得到了严格的定义。费雪方程式反映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即: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一般来说,资金的贷放者或证券的购买者对贷款的实际利率或证券的实际收益率,即赚得的利息的购买力最感兴趣。例如,假设银行向一家企业贷款1000万元,期限为1年,并且银行预期这一年里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将上涨到10%.如果银行对这笔贷款收取的名义利率是12%,则银行的1000万元贷款的实际利率只有2%或20万元。如果贷款期间实际通货膨胀率变成13%,那么,银行实际利率为-1%(12%-13%),银行实际上要承受贷出货币的购买力实际下跌的风险。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期间,实际利率低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越低,借款人愿意借入的动力越大,贷款人愿意贷出的动力越小。因此,贷款人总是试图收取能够给予他们期望的可贷资金实际收益率的名义利率,名义利率随着贷款人改变其通货膨胀预期而频繁变动。也就是说,由于实际利率取决于像资本的生产率和储蓄量这样的长期因素,预期的实际利率趋于相对稳定,因而通货膨胀升水的变化可能、至少在短期内只影响名义利率。因此,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多少,名义利率也将上升多少。这就是被人们称之为的费雪效应。费雪效应指出了一种判断未来利率变化方向的方法,即: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通过分析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费雪效应所指出的通货膨胀与利率之间的正向关系似乎在各国都有很好的例证,高通货膨胀率的国家一般利率较高,这与投资者寻求利用在其贷款上获得较高的利率以弥补其预期的购买力损失的观点是一致。然而,通货膨胀与利率之间的正向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如上表中的德国的消费者物价年增长率高于法国与比利时,但其政府证券利率低于这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这种差异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各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构成稍有不同;另一方面,费雪效应是依据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预期价值提出的,并不是根据实际通货膨胀和实际利率水平总结的。但是,通货膨胀与市场利率之间大致呈现正向关系,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均得到了体现。近来大量的研究指出,名义利率的上升幅度低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涨幅度,名义利率的下跌幅度低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幅度。

在现代经济中,由于通货膨胀是经常性现象,而实际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人们能获得多少真实的利息收益和付出多少真实的利息成本,因此,在经济中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名义利率,而是实际利率,人们是根据实际利率来决定其经济行为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直接作用的是名义利率,而盯住的则是实际利率。

2、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从利率确定的主体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利率可以划分为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市场利率是由借贷双方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利率,它既包括借贷双方在借贷市场上直接融通资金所形成的利率,也包括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各种有价证券时的利率。市场利率是按市场规律而自由变动的,反映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一般来说,当资金供给超过需求时,利率呈下降趋势;反之,当资金需求超过供给时,利率呈上升趋势。

官定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而确定的各种利率,也称之为法定利率、基准利率。例如,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作为官定利率、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银行公会等确定的各会员银行必须执行的利息率也是官定利率的一种形式,一般称之为公定利率。例如,香港银行公会定期调整、公布的各种存、贷款利率,作为公定利率,各会员银行必须执行。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利率仍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市场利率主要是在银行同业拆借等领域,市场利率的范围是有限的。

在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不再是完全随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而自由波动,国家往往通过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调节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进而调节市场利率水平。因此,官定利率与市场利率存在密切关联。官定利率的变化代表了政府货币政策的意向,对货币供求状况和市场利率有重要的影响,官定利率的变化趋势是全部利率体系的变化趋势。但是,市场利率受到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与官定利率的变化相一致,市场利率的变化灵敏地反映了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成为国家制定官定利率的重要依据,国家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和市场利率的变动趋势,制定和调整官定利率。

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从利率在借贷期间的调整与变动的角度来看,利率可以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在整个借贷期间不做调整而固定不变的利率。固定利率不随货币资本的供求状况而波动,不随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动,因而简便易行,借贷双方能够准确地计算成本与收益,在借贷期限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动不大的条件下,一般采用固定利率。但是,如果借贷期限较长或市场利率变动较快,利率变化趋势难以预测,借贷双方都可能要承担较大的风险,特别是通货膨胀已成为现代经济中的经常性现象,因此,对于中长期的借贷,借贷双方均不愿采取固定利率,而是选择采用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是在借贷期间,随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进行定期调整的利率。利率的调整是由借贷双方依据对市场利率变化情况的预测而商定,由一方在规定的时间依据协定的市场利率进行调整。浮动利率一般适用于借贷期限长、市场利率变动频繁的情况,目前多用于3年以上的借贷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被广泛采用。例如,欧洲货币市场上,浮动利率的调整期限一般定为三个月或六个月,浮动的基础利率多采用银行间的拆借利率,如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我国自80年代初以来,银行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利率基础上,在一定幅度内酌情浮动利率,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浮动利率,可以说人民币的借贷基本上一直实行的是固定利率。浮动利率由于定期进行调整,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变动的风险较小,利息负担也比较公平,但利息的计算因利率的经常调整而比较麻烦,对借款人而言的利息负担也比固定利率要重些。在市场利率多变的今天,浮动利率较固定利率更科学可行,采取浮动利率的金融创新也不断产生,并被广泛采用。

4、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从借贷活动的期限角度来看,利率可以划分为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短期利率是借贷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利率,包括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存、贷款利率和各种短期有价证券利率。短期利率适用于短期性资金融通,如短期资金市场的国库券利率、票据贴现利率、银行短期存贷款利率以及同业拆借利率等等。由于借贷期限短,风险系数小,短期利率的水平也相对比较低。

长期利率是借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利率,包括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存、贷款利率和各种长期有价证券利率。长期利率适用于长期性资金借贷和投资业务,如长期资金市场的长期债券利率、长期抵押贷款利率以及各种长期存款利率等。一般来说,长期利率水平高于短期利率水平。借贷期限越长,市场利率变动的可能性越大,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幅度可能越大,借贷双方承担的损失风险就越大,作为收益、风险补偿的利息,其长期利率水平一般明显高于短期利率,较短期的利率总是低于较长期的利率。

5、优惠利率、惩罚利率与一般利率优惠利率是略低于一般贷款利率水平或略高于一般存款利率水平的存贷款利率。国家为了支持某些经济部门、某些行业、某些企业或某些产品的开发与发展,通过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提供低于一般贷款利率水平的优惠利率贷款,支持和扶持一些行业、部门、企业的发展。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活动一般都是采取优惠利率来开展的,以此来贯彻配合政府经济政策的实施。商业银行对信誉好、经营状况良好且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借款人,往往以低于一般贷款利率水平的优惠利率满足其对资金的需要。例如,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银行为了支持重点行业和短线产品的生产,采取优惠低利率的方式发放贷款,有力地支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西方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活动基本上均采用优惠来开展,而商业银行对一些消费性贷款和开发性贷款,往往以优惠利率予以支持,对储蓄存款一般也采用优惠利率。

惩罚性利率是高于一般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即银行对某些违反信贷规定,或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差以及国家限制发展的某些行业等,实行的加息罚息所形成的利率。惩罚性利率一般由银行按政策或信贷合同规定强制性加以运用。如我国银行对违约企业实行的贷款加息罚息制度,就属于制裁性的惩罚利率。

三、利率与回报率的区别

回报率是准确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人持有债券或其他有价证券究竟能得到多少收益的指标。一般来说,对于有价证券而言,回报率是向持有者支付的利息加上以购买价格百分比表示的价格变动率。例如,某人以1000元买入一张面值为1000元、息票利率为10%的附息债券,持有一年之后以1200元价格卖出。对此投资者来说,购买该债券的回报率应为:

2014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利率

 在表3-2中,当利率从10%上升到20%时,由于债券价格的下降,购买时距到期日30年期的债券的资本损失高达49.7%,超过了10%的最初利率(当期收益率)水平,导致其一年期的回报率为-39.7%,回报率成为负值。虽然负回报率在债券没有卖出时只是一种“账面损失”,但其仍是一种损失。而购买时距到期日1年的债券,其回报率与最初的利率(当期收益率)均为10%.通过以上计算和分析,对于债券的利率与回报率之间的区别,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衡量持有期内债券投资效果的回报率,只有在持有期与债券期限一致时才等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2)由于利率的上升与债券价格的下跌相联系,因而利率上升时,即使债券的初始利率很高,但因为债券期限比持有期长将导致资本损失,债券的回报率也可能成为负值。

(3)债券的期限越长、到期日越远,与利率波动相联系的价格波动幅度越大,则当利率上升时,回报率就越低。

(4)由利率的变动导致资本利得或资本损失,从而致使回报率与购买债券时即已知的到期收益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债券持有期短于债券的期限时,则要遭受利率风险,但任何到期日与持有期相一致的债券都不存在利率风险。长期债券的价格和回报率较之短期债券来说更不稳定。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