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5 苹果版本:8.6.95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4/02/14 15:56:13 字体:

  为了帮助广大学员备战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正保会计网校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科目知识点,希望能够提升您的备考效果,祝您学习愉快!

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1.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

审计目标  财务报表认定 
存在  完整性  权利和义务  计价和分摊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付账款是存在的  √             
B:所有应当记录的应付账款均已记录     √          
C: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付账款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实义务        √       
D:应付账款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    
E:应付账款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              √ 

2.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

审计目标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 
ABD  1.实质性分析程序 
A  2.实地检查重要固定资产(如为首次接受审计,应适当扩大检查范围),确定其是否存在,关注是否存在已报废但仍未核销的固定资产 
C  3.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 
ABCD  4.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增加 
ABD  5.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减少 
AB  6.检查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B  7.检查固定资产保险情况,复核保险范围是否足够 
CE  8.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 
D  9.检查累计折旧 
D  10.检查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 

(二)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检查固定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2.对固定资产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1)分类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

(2)计算固定资产修理及维护费用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进行本期各月、本期与以前各期的比较。

3.实地检查重要固定资产(如为首次接受审计,应适当扩大检查范围),确定其是否存在,关注是否存在已报废但仍未核销的固定资产。

注册会计师实地检查的重点是本期新增加的重要固定资产,有时,观察范围也会扩展到以前期间增加的重要固定资产。实施实地检查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以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为起点,进行实地追查,以证明会计记录中所列固定资产确实存在,并了解其目前的使用状况;也应考虑以实地为起点,追查至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以获取实际存在的固定资产均已入账的证据。

4.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

5.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增加。

6.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减少。审计固定资产减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查明业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做适当的会计处理。

7.检查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确定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是否满足资产确认条件;如不满足,该支出是否在该后续支出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8.对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长期借款、应付债券或长期应付款的审计,检查借款费用(借款利息、折溢价摊销、汇兑差额、辅助费用)资本化的计算方法和资本化金额,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9.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

(三)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实质性程序

累计折旧的实质性程序通常包括:

1.获取或编制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其所采用的折旧方法能否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合理分摊其成本,前后期是否一致,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是否合理。

3.复核本期折旧费用的计提和分配。

4.将“累计折旧”账户贷方的本期计提折旧额与相应的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账户的借方相比较,以查明所计提折旧金额是否已全部摊入本期产品成本费用。若存在差异,应追查原因,并考虑是否应建议作适当调整。

5.检查累计折旧的减少是否合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确定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四)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